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石榴不语心有数捧出一腔红宝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5:29 深圳特区报

  石榴不语心有数捧出一腔红宝珠

  陕西画家苗墨中国美术馆办画展

  年逾花甲的苗墨在自己的画展上落泪了,这位痴爱翰墨,半个世纪从事国画研究、创作不间断的陕西画家,今天终于将凝聚自己大半生心血的个人画展办到了中国美术馆这一
国家级美术殿堂。

  深圳给了我灵感

  长安自古多人杰。

  苗墨是在有深厚文化传统的长安艺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杰出艺术家。他自幼爱好绘画,在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美术教育之后,于1962年进入陕西美术家协会国画研究室学员班进修三年,受到他的老师——长安画派奠基人之一的赵望云先生的亲切教导,并得到石鲁、何海霞、方济众诸位先生的指点,使他对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技巧和创造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苗墨现为陕西省国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他早年从事山水画创作,后因身体原因致力于花鸟画创作研究。其作品《天堑变通途》、《南泥湾春晓》、《榴红图》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为期10天的展览之后,还将赴香港、广州、青岛、郑州、西安进行全国巡展。

  2004年苗墨应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之邀在深举办了个人画展。深圳之行给苗墨留下深刻印象,“深圳的画家很有出息、也很用功。深圳还有不少我钦佩的行家,如王子武先生。”

  虽然在深圳呆的时间不长,但苗墨认为这座年轻的滨海城市为他提供了不少灵感,“在仙湖植物园我见到了一棵铁树,大碗粗的树干,十分遒劲,在它面前人显得如此单薄渺小;还有一些沙漠植物,形态各有趣味,都令我感动。还有深圳的市花杜鹃。在深圳的时候我对它们都有过构思,但没来得及创作,有时间我要把它们画出来。”

  画作质朴浑厚大气

  今天上午苗墨作品研讨会同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来自我国美术界的著名理论家劭大箴、李松、刘龙庭、赵立忠、陈醉等在会上对苗墨的山水、花鸟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劭大箴认为,质朴、浑厚、大气是苗墨花鸟画的显著特色。他的作品不仅尺幅大,而且有大的气度和力量。受西北地区民族、民间艺术熏陶和感染,他深刻领会和感受到古代艺术雄浑的气魄和质朴的精神,他试图把这种精神融在以笔墨情趣见长的文人画传统之中。笔墨语言的丰富和洗练是苗墨花鸟画的另一特色。他很重视作品的构图和布局美,关注画面的统一与变化。不论山水或花鸟,他精心营造主次分明的画面,既突出主体,给人鲜明的印象,又注意多样的变化,以求语言的丰富。

  “看完苗墨先生的画展,感觉到长安画派在赵望云、石鲁先生之后,在当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充分感受到了长安画派坚实的生活根基和顽强的生命力。”李松认为,苗墨继承了长安画派前辈画家很多的创作经验,但又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貌。他的笔墨非常润泽,不管画的猕猴桃还是桃子,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再看还跟新画一样。他对水的运用对当代花鸟画是一大突破与贡献。

  刘龙庭表示,花鸟画比山水、人物画更能考验一个画家的人品、学问、修养、才情。现在很多画家追求“功夫在画外”,三分画七分跑。其实中国画坛更需要苗墨这样默默耕耘、勤勤恳恳的画家,画家应该下更多的功夫在画画上。

  “苗墨的画给人的感觉是既很老练又很年轻,”翟墨说,苗墨画的树干枯、浇、墨运用的很到位,很老练。比如他画的石榴树疙疙瘩瘩的质感非常刚劲,石榴果外面石榴皮的厚度也画出来。而石榴籽那种甜润的透明的水分画出来了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汁液融注其中。还有他画的桃子、葡萄、月季花都特别润泽,好像一掐水就出来了。从这方面讲他的画很年轻,不像是老人画的。他的画给人以生机勃勃、昂扬、健康、向上的感觉。

  要当画家不当“话家”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苗墨崇尚简朴,追求一种恬淡、雅逸的精神境界。其作品墨韵磅礴,雄浑婉约,气象生动。无论雄伟通幽的大山,还是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水气充盈的水墨花鸟,均极具风骨。体味他的作品,就像在感受一种清正耿介的人品和卓尔脱俗的画品。

  “我的性格不善应酬,也不会炒作自己。我早年跟赵望云先生学习,赵先生曾经告诫我说:不要空谈。要当画家,不要当‘话家’。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我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做的事就是不断练习,不断钻研。”

  “我喜欢一切外表普通,但有感染力的东西。我把任何对象都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哪怕它本身很卑微。我曾经种过一盆枸杞子,开着很小的花,很长时间才结一次果,做盆景的人根本不会把它作为对象。但我一直种着,别人来买,我还舍不得。我觉得它外表不华丽,但它不卑不亢地生存着,等待着,本质很感人。我最爱的是果实而不是花,爱那些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苗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借花鸟写人,写他的理想,写他对自然、对生命的一片热情。他在一幅画中的题字“石榴不语心有数,捧出一腔红宝珠”,恰是他艺术理想和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