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成都有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5:5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专家谭继和昨日称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就是不负责

  今日,按照计划成都市将正式公布首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名单。“保护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走一个过场。”昨日,提到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酝酿
到出台,再到今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显得激动而充满热情,“这些先民的智慧结晶正在不断消亡,所以弥足珍贵,更何况现状是消亡过快!成都的新文化不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如果我们不保护这些遗产,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遗产本身,还可能是文化的未来。”

  现状:反思之后进行保护

  从2005年开始,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已经开始酝酿。“‘导火索’是国家正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成都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对自己古老文化的反思与思考。”谭继和说,成都是巴蜀文化艺术的中心,但是现在一些艺术文化、口头遗产、民间绝技都只有几个人甚至一个人会了,“这和成都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不相称!”

  他透露,目前四川省也在评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市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数都申报了省上的项目,而且大多数都通过了评审。

  将来:遗产可以打造成产业

  “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就是各地结合自身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孵化园。”谭继和说,成都市有望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园”,将这些民间绝技和创意相结合,这是弘扬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措施。

  谭继和还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经过继承、发扬,深入到成都的基层社区,那么它们就不会再是“曲高和寡”,而会受到更多的群众喜爱,“这样这些遗产就能真正的复活,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作用:构建城市精神

  有人说,这些东西的消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已经没有了实用价值,不具有保护的价值。谭继和说,如果任这些文化遗产消亡,消失的就绝对不仅仅是遗产本身。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竹麻号子、金钱板,它们都代表了先民的智慧,是劳动的结晶,能作为历史教育、爱国爱乡教育的丰富内容。如果它们消亡了,这些爱的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谭继和说,现在有些文艺、曲艺,尽管丧失了生存的环境、条件,作为艺术,欣赏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对于这些民族艺术之花,任其消亡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

  一些人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成都的“魂”,绝对不能丢掉,谭继和也这样认为。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传递着和谐、吉祥、欢乐、幽默诙谐的信息,能传承这些遗产,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他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就是构建城市的精神,提高市民的素养,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加海内外成都人的自豪感、凝聚力。

  本报记者 张睿 叶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