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在为贫困地区“赠送”废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6:28 沈阳网-沈阳日报

  

谁在为贫困地区“赠送”废品
我国大型公益项目--“希望书库”工作委员会上海办事处,近日在上海2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一次为西部山区学生捐书活动。这次活动收到5万本赠书,令人遗憾的是,活动举办者发现,其中有1.5万本书是用过的作业本、笔记本、教辅书等“废书”。无使用价值的弃物、吃剩下的药品、破旧衣衫,甚至穿过的内衣……记者采访发现,类似这种捐赠“废品”的情况在各地时有发生。个中原因,引人深思。

  每四本赠书中有一本“废书”

  “希望书库”工作委员会上海办事处副主任夏瑛介绍,该办事处建立于2005年10月。截至今年10月,已收到市民、学生捐赠的图书18万册。各界捐书越来越踊跃的同时,问题开始出现:赠书中有不少是已经使用过的练习簿、笔记本等,还有一些贫困地区学生无法使用的不配套的教辅用书。

  虽然“希望书库”在每个捐赠点设立了捐书要求提示--适合小学至初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如文学、科普、学习辅导书,捐书要求8成新以上,不能有破损和书写的痕迹等。但募集上来的“废书”依然不少。粗略统计,每四本赠书中就有一本是“废书”。“我们深知,绝大多数捐赠者怀有真诚的助人为乐的美好心愿,但捐赠品中‘滥竽充数’的现象常见。”办事处负责人说,如果把这些已经用过的笔记本、作业本送到贫困地区学生手中,不仅没有帮助,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必须要请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堆积如山的书本中把它们挑出来。无心之举

  南京市慈善总会宣传联络部主任胡玲华从事慈善工作10来年,遇到过类似的难题。她说:“在慈善募捐活动中,有些市民捐赠了使用过的内衣、袜子,还有市民捐赠一些没有用完的药品,不少物品可能存在卫生、安全等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出现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慈善捐助变味,使人们的捐赠成为“无心之举”。比如,在一些学校、单位捐书、捐物活动中,常常设有明确、硬性的数量指标,甚至会将其纳入个人考核。因此,彼此间的“面子”心理潜滋暗长,觉得“别人捐了,我如果不捐或捐得少”,就“脸上无光”,如此种种,使得捐助成了较强的“任务”。活动太过急功近利,就无法让捐赠人感受到奉献的快乐。

  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有些捐赠者习惯于将闲置、无用的物品作为捐赠物品,而不是先和受赠方取得沟通,得知需求再行捐赠;捐赠者与受赠方缺乏交流的中间渠道,从而无法确定对方需要什么,“赠非所需”的情况在所难免。不惟捐物更需“捐心”

  “这是一本有关科技的书籍,希望你能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欢迎你和我联系。”日前,天津新华中学的学生霍雨佳在学校为甘肃的一个地区捐赠图书的活动中捐出30多本书,并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类似的留言,她说:“捐一本书,更捐一片心”。

  “希望书库”工作委员会上海办事处副主任夏瑛告诉记者,“希望书库”在上海的募捐活动中发生过不少感人事迹。“有一次在东方明珠塔下举行捐书活动,一位退休老人特地从上海市郊打车过来,为的就是捐两麻袋书。”有的人事先会主动打电话询问手边的书是否符合贫困地区学生的需求,然后再把书送过来。

  天津新华中学德育处主任吉顺民认为,如果在捐赠活动中单纯以数量和指标作为要求,很容易使此类活动流于形式,也无法体现捐助的意义。如果学校将受助对象的具体需求,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学生,捐赠活动就会更有针对性,学生也会从内心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并在捐助活动中使精神得以升华。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捐助书籍和物品,需要考虑受助对象的心理,只有诚心捐助,才能让受助对象在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感到心灵的温暖。(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