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西官员:房价猛涨不能全怪地方政府和开发商(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7:42 国际在线

  住房建设的费用也大幅度上升。第一项是土地使用权费,从2002年7月开始,政府强化了土地的计划管理,发出了土地供给偏紧的信号,全国商品房用地出让全部实行“招、拍、挂”,同时停止一年向农民征地。这些措施都是正确的,但客观上也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权的价格。有的地方政府把解决财政困难的主意打到土地身上,采取“饥饿式”供地办法,人为地促使地价涨幅更大。此外,建材价格、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房地产业实行的生产型税收政策加重;房地产业升级换代,采用节能新措施,等等,都是全国住房建设普遍增加的生
产费用,也就不可避免地提高了住房的销售价格。

  从住房的供求关系看,城市化的加速、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投资渠道狭窄、国外“热钱”进入房地产市场淘金、房价上涨预期引发的“羊群效应”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全国城镇住房供不应求,导致房价上升。仅前两个因素相加,每年全国城镇需要新增住房至少要达7.5亿平方米。此外,城镇危旧房改造,还需要相应新增住房,而去年全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只有6.61亿平方米,明显供不应求。

  按照价值规律,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高于其价值,房市就象人的身体一样,出现一种“虚火”症状。

  “辩证”才能“施治”

  房价普遍大幅度上涨是“经济病态”,它不但有可能制造严重的泡沫经济,加大金融系统的风险,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必须加以治疗。但这种治疗必须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由于货币价值下降导致的房价上涨,必须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根据物价上涨的幅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货币收入水平。

  对于住房建设成本的上升造成的房价普涨,必须千方百计降低住房建设的生产费用。这是治本之策。

  第一个措施就是控制土地成本,扭转人民群众对建房用地成本必然越来越高的政策预期。我国人多地少,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必要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但要看到,城市化实际上是节约土地的最有效的途径。住房建设人均占地,大中城市比小城镇少,小城镇比乡村少,农村是城市的2至3倍。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建设用地会多一点,但同时能够在农村空出更多的建房用地。目前,在山区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人口向城镇转移后的空壳村庄,这些空壳庄村通过整治可以变回耕地。欧洲城市化后也曾经开展过国土整治运动,增加了不少耕地。因此,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城市建房的合理用地应该确保;同时,应加强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以消除紧张气氛。

  第二个措施是减轻住房的税负。当然,对别墅类的高档住宅,因其占去了较多的土地资源,多承担一点税收是应该的。

  目前,土地成本和税费相加已占建房成本的50%至60%,这两项控制住了,就控制了建房成本的大头。

  第三是改变住房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规定,也可以降低建房成本。比如,目前实行20米以上高度的楼房必须安装电梯的强制性规范,就会使建房成本以至房价明显提高。实际上,多层住宅不安装电梯,只要房价能够便宜一点,即使住宅超过七、八层甚至九层,照样受到一些年轻人的青睐。这样,建房用地可以节省百分之十几甚至三十,建房成本也可以相应地降下来。

  有的同志把人民群众要求住房面积大一点、环境好一点、档次高一点说成是超前消费。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住房是一种终端产品及大宗消费品,目前供不应求。从主流、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消费需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我们应该通过促进生产,增加供应来满足,而不是害怕这种消费需求,更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强行抑制这种消费需求。即使是别墅类的消费也不要完全禁止。因为把正当的消费需求抑制住了,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写诗的功夫在诗外”,比如下决心把股市整顿好,促使股市的健康发展,使人民群众的余钱剩米多有一条投资渠道,以分流房市的资金。这样的疏导,比“堵”的行政手段可能更有效,而且是一举两得,房市自然降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解决经济问题时,多用经济手段,少用、慎用行政手段,即使采用经济手段,也要考虑它的副作用,“是药三分毒”。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