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都菇业欠债2亿后垮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3:35 京华时报

  

京都菇业欠债2亿后垮台
京都菇业的大棚基地已是空空荡荡。本报记者 徐胤 摄11月18日下午3点半,赵启平从人民大会堂西门出来,来到记者的镜头前。这位京都菇业集团的董事长显得很习惯于这样的留影,他重新戴好“贵宾”佩花,从身边的女秘书手里要过一本荣誉证书捧在胸前,然后微笑着看向镜头。他刚刚获得了一个协会颁发的“2006最具影响力人物奖”。

  京都菇业一度声名赫赫,赵启平“种蘑菇”的创业故事也曾轰动京城。不过,这个
“2006最具影响力人物奖”,对眼下的他来说,却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一年,他的企业垮掉了,员工解散了,外债欠了两亿余元,在法院输掉了50多场官司,还有好几百名集资人天天追着要账……

  “租个大棚种蘑菇”

  众多的追债人中,有一位是朝阳区的王女士。

  “下岗待岗不用愁,租个大棚种蘑菇……”2000年春天,下岗在家的王女士从广告上听说了京都菇业公司的蘑菇大棚租赁生意,遂到该公司位于通州八里桥的办公地点了解情况。

  “投资人先交钱租公司的蘑菇大棚,再把大棚委托给公司经营管理,然后从公司拿利润……”京都菇业承诺的利润,根据时间以及投资额度的大小从20%到50%不等,这么高的利润让王女士兴奋又“害怕”:“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就怕是骗子。”

  王女士没有马上投资,她数次前往京都菇业,前往公司在顺义赵全营等种植基地进行考察。

  “不是空手套,确实有东西,好几百亩的大棚,里面种满了香菇、灵芝……公司雇了上百工人在现场干活,还有很多投资户,自己背上水和干粮,到基地进行义务劳动……”王女士说,蘑菇基地上红红火火,公司里的投资场面也同样真真切切。她亲眼看到很多投资者,拿着现金、存折跟老总赵启平签合同;她也亲眼看见公司给投资户兑现利润时的情景,“一捆一捆的现金,直接从保险柜里取”。

  王女士持续考察了三年,最终下定决心向京都菇业投资。2003年4月,她拿出了自己的存款,又联合亲朋,凑了30万元,她与赵启平签了合同。

  高额利润回报中断

  随后的一年,京都菇业如约兑现了给王女士的利润承诺。王女士原有的30万本金一年中变成了40万,“当时那种感觉!哎,兴奋呀”。

  2004年8月,京都菇业推出了更为优惠、据说也是最后一次的投资回报政策,新老客户纷纷倾其所有争相投入,王女士也再筹资金,追加投资到100多万元。

  2005年8月15日,是利润兑现的日子。

  王女士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找到了赵启平,不过“赵启平说资金过两天才到,让等一等”。

  王女士说,接下来对方就一拖再拖,“后来赵启平连电话也不接了,人也不露面了……”每次去公司,总能看到其他前来兑现利润而不得的投资人,王女士开始感到大事不妙。“一天到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惶惶不可终日,钱如果都是自己的还好说,可大部分都是亲戚朋友的,现在我怎么跟人家交代?”

  反反复复闹腾了大半年没什么结果。2006年5月,王女士和其他七八个投资户向通州区法院提起诉讼。

  当年6月,通州区法院做出调解,被告方面认账并写下字据,承诺在随后的两个月内还款。但直至今天,王女士等起诉者仍未讨回欠款,“赵启平说他没钱”。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在法院起诉京都菇业和赵启平的官司多达50余起,诉讼总标的额两千余万元,目前均已审结,均是原告胜诉,不过总共才从被告那里追出10多万元。

  通州法院为此查封了京都菇业集团及赵启平的相关资产,目前尚未执行拍卖。

  京都菇业的神话破灭了。

  种蘑菇集资成亿万富翁

  11月17日下午2点半,记者在西单的一个光线暗淡的旧写字楼里见到了赵启平。50来岁的他,灰黑西服灰黑的脸,戴一副银边眼镜,仰在椅子上抽烟,烟灰缸里一堆烟蒂。

  在过去的10年里,赵启平可是个传奇人物。

  按他自述,他是山东诸城桃园乡店子村人,上世纪70年代务过农、当过兵,80年代进入文化馆,搞过文学创作,80年代末“弃文经商”下海,搞食用菌种植,结果“屡战屡败”,赔得一塌糊涂。

  1995年,赵启平闯荡到北京,开始在大兴区租地建大棚种蘑菇,并转租大棚和教授种蘑菇的技术,以此获取利润。

  谈到自己的发家史时,赵启平说当时正赶上国有企业改制工人下岗分流的大背景,很多寻求生路的下岗者来找他租大棚。“可这些人不太愿意干这种累活,他们说了,要不他们投钱,让我给种,只需要按时给他们利润就行了,我说那行啊……”

  赵启平说,他本人掌握着种蘑菇技术,这生意成本低收益率高,以至于他能在开始时给投资者50%乃至70%的利润承诺。因为回报高,来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他感觉找到了发财门路,于是他狠下本钱在各种媒体上做广告:“下岗待岗不用愁,租个大棚种蘑菇……你当老板我打工……”

  赵启平发了,他靠种蘑菇集资集成了亿万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原来的京都菇业开发中心改装成了京都菇业集团,他又先后以集团及个人名义开了十几个公司,字面总注册资金高达5.07亿元。此外,集团还在顺义区赵全营和通州永乐店设有总占地460余亩的两大食用菌生产基地。

  有了钱,赵启平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他的名字不断现于报端,他本人开始频频在电视上露脸,他的创业事迹在诸多媒体上登载。

  赵启平成名了。“京都蘑菇王”、“中国十大特色乡镇企业家”……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落魄企业家藏踪躲债

  赵启平的辉煌持续到了2005年。

  当年8月,是该给投资人集中兑现利润的时候了,应付款2000多万元,但他只凑出了100多万。

  因为资金链断了,他的集团以及那十几个虚虚实实的子公司随后就一个个停业关门。

  今年11月18日下午,记者找到了京都菇业在通州永乐店的蘑菇种植基地。这是一个50亩地的大院,中间一片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大棚,里面空荡荡;一条闲置的蘑菇深加工生产线,车间里不见人影。

  “当年多火呀,100多个工人,干得热火朝天……现在完了,没钱了,全停了。”基地的一位管先生说,因工资发不出来,工人都走光了,现在只有两三个人看场子。

  因拿不出钱还债,2006年5月20日,通州法院以拒绝履行生效判决将赵启平司法拘留。就此,这位习惯了鲜花掌声的董事长在拘留所一待就是50多天。从拘留所出来,他又更换手机、隐匿行踪,以逃避投资人及公司员工一轮又一轮的讨债。

  “恐怕一辈子都翻不过身来,嗨———”赵启平长叹一口气,身子又仰回到椅子里抽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赵启平的手机三五分钟就要响一次,但他大都是拿起看看号码,又撂回桌上。他说,京都菇业的投资者总共有470多户,每户又分含数人,涉及总人数在千人以上,提起诉讼的只是其中的少数。“这么多人天天给我打电话要钱,我接得起吗?”

  资金链中断集团垮掉

  如此被人追讨,京都菇业欠了多少债呢?按赵启平的说法,到2005年8月,他的集资总数连本带利约为2.4亿元。也就是,他有两个多亿需要还。

  那么,京都菇业的巨额集资去了哪里?资金链为什么会断呢?

  “事儿坏就坏在他乱铺摊子,乱投钱。”投资人的一位维权代表程先生说,赵启平拿着集资款不但先后搞了十几个公司,而且在2004年8月他一次吸纳资金数千万后,将这笔钱以个人名义投在了山东诸城建造“障日山庄”。

  “没有特别雄厚的资金能搞旅游吗?那么多钱投进去了,可一时收不回来呀,这不就完蛋了吗?”程先生认为,“障日山庄”的错误投资直接导致了赵启平的垮台,“后来他跟我们这些客户交代,他为这个山庄前后投了6000多万”。

  对此,赵启平称“障日山庄”是以京都菇业集团的名义投资的。不过工商注册材料显示,“障日山庄”所属的障日山农业科技公司的股东是赵启平和他的儿子赵鹏。

  赵启平并不认为“障日山庄”是败笔。“搞企业,一开始靠这种民间的集资还行,但要付出那么高的利润,肯定是不能长久的……”赵说,他早就意识到了这种民间集资的巨大风险,农业种植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固定资产,再加上他个人的社交能力问题,以至于迟迟未能引进银行贷款和大额社会融资,从而最终导致京都菇业的后续资金断流,企业崩盘。

  部分投资人希望“改制”

  据说,赵启平能从拘留所出来,还是众投资人做的保。

  “把他抓起来,判他的刑,那没用,大伙的钱拿不回来呀。”投资人程先生说。

  据了解,在维权过程中,投资人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诉讼,一派不主张。程先生是“不起诉”一派的代表。

  “不起诉”的一派,在想方设法为赵启平和他的京都菇业寻找出路。他们建议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投资人参与企业当股东,并免于追究京都菇业的巨额违约赔偿金,投资本金由公司分期偿还……

  赵启平自然赞成“改制”。但要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必须要有新的资金的注入。“找钱”,于是就成了他目前的全部工作。他说,过去的一年里,他曾经和很多融资中间人谈过,但至今一笔都未谈成。

  赵启平说,一旦投资人们失去耐心而破罐子破摔的话,他的处境就难了。他说新年之前,最迟也得是在春节之前,他必须弄到钱,否则就危险了。

记者:本报记者 邢学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