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6:45 北京日报

  清晨7时,昌平区流村镇韩台村村民韩秀臣和丈夫韩瑞好戴上红袖标,双双出门上班。上班的地点不远,就在离家三百米的村南山场。

  对于夫妇俩而言,这片山场并不陌生——过去几十年里,他们曾在这里砍过柴、打过野兔、放过羊、挖过药材,用韩秀臣的话来说,过去的日子都是从山上“找”来的。2004年底,夫妇俩双双放下羊鞭,当上挣工资的生态林管护员。

  和韩秀臣夫妇一样改变命运的还有4.3万京郊农民,守护全市912万亩集体生态林成为他们崭新的职业。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这一变化,源于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出台。如果不能解决山区农民的吃饭问题,任何保护生态的措施都不会有持久的动力;兼顾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北京在城乡统筹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打开北京市的版图,绵延西部和北部数百公里的是跌宕起伏的群山。西有太行,北是燕山,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2%,达10400平方公里。

  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山区被规划为绿色生态环境带。保护山林,关乎首都的可持续发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就提出禁牧、禁猎、禁薪、禁垦、禁伐等山区“五禁”措施。

  实施“五禁”,山林是保护起来了,同时带来一个实际问题:如何保证山区农民的收入和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如果不能解决当地农民的“吃饭”问题,任何保护措施都不会有持久的动力。如何在保护首都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让他们有积极性参与到事关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山区生态保护中来?

  北京在思索。

  2004年,市委书记刘淇和市领导孙政才、牛有成一行轻车简从七进深山,用一个月时间,长驱两千多公里,踏遍房山、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昌平、平谷七个山区区县。刘淇一行走村镇、访农户,在田间、地头,与干部农民促膝交谈,共同探讨山区新的发展道路。

  在临近河北省的延庆县千家店镇大石窑村,刘淇向72岁的老党员谷秀清聊起封山育林的话题。老谷说,封山育林好,但把林子养起来,俺们农民就少了一大块卖木材的收入,农民上山哺育中幼林、护林,就得解决收入问题。在延庆县珍珠泉乡小川村,支部书记郭兰福提出,封山育林后,农民实际上变成了护林队员,如果把他们当作林业工人,他们不就就业啦。在倾听山区干部农民呼声的过程中,在深入实际调研的过程中,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慢慢变得清晰。

  既要保护山区生态又要让农民吃上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让农民拿工资看林子。

  经过调研,刘淇书记指出,不能再走靠山吃山、破坏环境的老路,可以探索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让农民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取得收益,实现增收。

  王岐山市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

  2004年7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大决策,相关部门迅速出台机制实施办法。

  2004年12月1日,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4.3万农民对全市912万亩山区集体生态林进行管护,承担林木抚育、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及病虫害防治等职责,月人均补偿400元,补偿资金由乡镇财政以“直补”的方式发给。

  一个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牵涉了城乡多个部门的配合参与;它把农民变成了领工资的护林员,同时在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下,创新了农村事务的管理方式

  实施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从来都是靠山“吃”山的农民现在不“吃”山了,当上了领工资的护林员。

  从来只用在城镇地区的管理模式现在延伸到了农村——究其实质,政府请农民看林子,与政府请环卫工人为城市保洁,请园林工人为城市绿化别无二致。

  这是思路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也是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它折射出的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宏大思路。

  2004年11月,生态林管护员的前期报名工作在全市10个郊区县全面展开。

  虽然早有心理预期,当得知下个月就要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的时候,李玉福还是暗暗吃了一惊。

  "没想到会这么快!"

  李玉福是昌平区流村镇韩台村的党支部书记,刘淇书记七进深山调研,其中一站就有韩台。当时,这位村干部隐约感觉市里会有保护山区生态的惠民政策出台,但速度之快仍在他的意料之外。

  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从酝酿到实施,前后仅用了半年时间。这个速度源自于市委、市政府保护山区生态、反哺山区农民的坚强决心,也源自于城乡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周密安排--

  配合生态林补偿机制,市园林绿化局、市农委、市财政局迅速制订配套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和管护标准,明确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市、区(县)财政部门按照8:2的配套比例积极筹集补偿资金,其中昌平区还把资金配套比例调整为1:1--市里补多少,区里配套多少,一分不少全都贴给农民。

  凭着"自愿报名"的原则,2004年12月1日,全市4.3万名生态林管护员正式上岗。市、区(县)、乡镇、村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

  利用专项管护资金,各基层林业站为护林员们配备了打火棍、工作服、红袖标、胸卡等专业"行头",还为管护小组长配备了对讲机。

  当时正值森林防火期,市园林绿化局出动了100余人的培训队伍,用市、区(县)、乡镇、村层层培训的方式,让护林员们知晓自己的管护责任,掌握冬季森林防火的基本要求。

  "当时培训得很细,甚至教你怎么跟进山的城里人打招呼。"李玉福回忆道。

  如今在韩台村,每月对护林员进行一次培训已经形成一种制度。并且除了镇林业站的工作人员,经过市、区林业部门的联系,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生、北京市农科院的教授们也参与到培训者的队伍中来。对于李玉福来说,这又是一个"没想到"。

  当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使得首都发展长远利益与农民切身现实利益相统一之后,农民在保护生态上所迸发出来的力量令人惊叹;保护山区生态,主体是山区农民

  深秋季节,走进群山环抱的韩台村,只见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红叶烂漫,宛如画卷一般。

  "从前这山上都是秃的"。韩秀臣说,这二年,眼看着山上的小树就像拔节一样,一节一节蹿了出来。

  韩秀臣是韩台村100名生态林管护员之一,戴上红袖标之前,她的身份是名"羊倌"。

  靠山吃山。和很多山区村一样,韩台村山高坡陡,谷深地薄,村民们多以放牧和种植果树为生。韩秀臣家原先养了69只山羊,全家老小的生活费用全从羊身上出。可山羊有一点不好:啃树叶吃青草,连树皮草根也不放过,久而久之,山就被啃"秃"了。夏天,一场大雨过后,山石"哗啦啦"地往下滚,看着都吓人。

  2004年底,听说市里出台看山的政策,韩秀臣和丈夫一合计,把羊全卖了,两人双双当上了护林员。春天,夫妇俩和全村护林员一起,扛着树苗上山造林。不到两年时间,村东北的4000亩荒山上栽满了黄栌、侧柏、红枫和火炬;原先被山羊啃秃的山桃、山杏也全都长起来了。

  眼下正是森林防火的季节,韩秀臣提着打火棍整天在管辖的200亩山场内巡逻,生怕有人扔烟头、燎地边。尽管冷硬的山风吹得人脸通红,可她轻易不敢停下来歇脚,"一个月拿着350块钱的工资,不好好干,对不起良心呢"。

  和韩秀臣一样,当上拿工资的生态林管护员之后,山区农民不"吃"山了,得以休养生息的大山焕发出蓬勃生机。

  在门头沟区斋堂镇火村,漫山遍野的煤窟窿再也看不到了。

  火村出产无烟煤。自上世纪80年代起,挖煤就是村民的主要营生,全村有大小8个煤窑,男女劳动力都在煤窑上班。近年来,为保护生态,大小煤窑皆被关闭,但私挖乱采的行为却屡禁不止。去年,火村把昔日的矿工吸纳为生态林管护员,使其生活有基本保障,私挖乱采行为也得到有效遏制。

  现在,火村人不挖煤了,而是在满地煤矸石的废煤床上回填好土,栽下了1100多亩红杏。春天满川杏花飘香,成为当地一大胜景。目前,火村的植被覆盖率已经从过去的不到30%一跃增至90%多。

  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不仅让昔日的翠绿山场逃脱了被"吃"的厄运,还使得本市山区的新造林地得到了有效管护。

  昌平区流村镇高口林业站站长贺长来告诉记者,这两年高口地区新造林地的成活率从前几年的40%-50%攀升到90%;并且两年间没有发生过一起火情!

  保护山区生态,山区农民才是真正的主体。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让昔日的"吃"山人转化为今日的养山人、护山人,禁牧、禁猎、禁薪、禁垦、禁伐等生态保护措施得以全面落实。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山区的生产方式变了,山区农民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也跟着变了,农民逐渐向富裕、高素质的新农民嬗变

  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后,农民的生活有啥变化?记者与韩台村的干部、村民进行了一次座谈。

  "啥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手头有钱了。"说这话时,73岁的韩瑞明老人满脸是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韩瑞明和老伴韩殿凤都已经年逾古稀,可两位老人的身体都算硬朗。2004年底,两人一起当上了生态林管护员,一个月的纯收入加起来有700块钱。本来说好孩子年底给两位老人孝敬一台电视机,去年领到上半年的工资后,韩瑞明立刻上城里搬回家一台25英寸的彩电,"呵呵,也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

  73岁当上护林员,这事在韩台村一点也不新鲜。村委会主任韩瑞稳介绍说,全村100名生态林管护员中一多半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从前,村里的年轻人全奔山外打工了,剩下这部分村民闲在家里没啥活可干。可自打有了看山的政策,好多在外面打工的村民觉得在山里也有奔头,又都回来了,现在全村100多号劳动力就业率是100%。去年,村里的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

  山区的生产方式变了,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也跟着变了。

  在韩秀臣家里记者看到,三间大瓦房用蓝色的涂料粉刷一新,屋里新抹了水泥地面,刚做了吊顶,组合沙发、冰箱、彩电、饮水机等崭新的家具家电摆满了一屋子。

  "这两年生活好了,咱也把住的条件改善改善。"韩秀臣说。

  其实,韩秀臣装修房子的原因并不止于此。村里打算明年搞民俗旅游,她跟村民代表去别的民俗村参观了好几次,早就活动了心眼,想头一批干,所以先动手拾掇房子。

  韩瑞稳告诉记者,从前村里是穷懒散,冬闲的时候大老爷们缩着手蹲在墙根底下闲侃山,现在这景看不到了。大伙儿都成了领工资的"上班族",每天按点上下班,各有各的管片儿,每天还有专人督察,谁也不敢偷半点懒。现在,大伙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强了,别说外面的人,就是亲生父母在山上扔个烟头也不依不饶的。

  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还提升了农民的专业技能。掌握了生态林管护技术的山区农民将来还有望成为林业工人。

  现在,延庆县千家店镇大石窑村生态林管护员张秀梅已经能辨别20多种害虫。

  病虫害监测是生态林管护员的职责之一,但要发现虫害首先得认识害虫。今年,美国白蛾入侵北京,为了及时监测所管辖的山场有无虫害,张秀梅对照着宣传小册子,对认识这小虫子可没少下工夫。

  中幼林抚育、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及病虫害防治是生态林管护员承担的四项主要职责,看似简单,其实样样都是技术活儿。

  生态林补偿机制建立后,市园林绿化局制订了《山区生态林管护员培训方案》,并聘请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10多名专家组织编写了《北京市山区生态林管护员培训教材》。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一支150人的基层教师队伍,累计培训18.9万人次,平均每位管护人员一年至少接受3次培训。

  "今后生态林管护将成为农民的新技能,通过培训,部分技术骨干可以转变成专业的林业工人。"市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旨在培养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正在昌平、延庆等山区县展开试点。

  按照林业部门的培训计划,到2008年要使1万名生态林管护员达到园林绿化、林业技术工人初级水平,1000名管护员达到园林绿化、林业技术工人中级水平。

  生态林补偿机制破解了山区生态保护的难题;借鉴生态林补偿机制,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正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其它领域推广

  生态林补偿机制实施近两年,效果究竟如何?

  数字无言,一目了然:

  2004年底至2006年上半年,本市共兑现生态林补偿资金3.16亿元,使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多元。

  全市4.3万农民当上生态林管护员,每个参加生态林管护的家庭年均增加收入4700多元。

  2005年,本市121万亩生态林得到有效抚育。

  2005年秋到今年春天的森林防火期--生态林补偿机制实施后的首个防火期--期间,本市只发生森林火警8起、一般森林火灾1起,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85.71%。

  ……

  借鉴生态林补偿机制,目前这种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正在本市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城市管理的其他领域推广:

  市市政管委在全市推行建立村级保洁队伍,不仅为农村地区提供了2.3万个就业岗位,还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无人管理的难题。

  市水务局在全市组建了一支1万余人的农村管水员队伍,对水源保护地进行巡查保护,市财政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昌平区和顺义区分别组建了一支1505人和365人的城管保障协管员队伍,协助城管大队打击黑车、防控违章建设。

  昌平区还成立了一支由2200余农民组成的土地矿产资源保护队伍,对包括砂坑、保护耕地、林地、荒草地、水库河道、滩涂在内的40万亩土地进行巡逻保护。区财政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补贴。自去年6月份以来,全区已制止各类盗采砂石行为5300余起,盗挖砂石现象基本被遏止。

  ……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以思路和制度上的创新,使保护生态环境与山区农民就业增收不再成为相悖的两面。这其中所蕴涵的启示意义耐人寻味。政府致力推动的任何一项工作,城市任何一项发展目标,只要当它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只要把首都建设的长远利益和群众的切身现实利益相统一起来,就能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落实起来就会有持久的动力。无论是保护山区生态,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人民群众都是实践主体,有了他们的积极参与,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RJ20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