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失管产生“旁观者效应” □ 成 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9:00 解放日报 | |||||||||
北京朝阳工商分局对秀水市场销售假“LV”、“CHANEL”等名牌作出罚款10万元的处罚,秀水市场不服诉至法院。近日,朝阳法院认定秀水市场既未及时上报商户售假行为,亦未及时制止的消极放任态度,可以被看成一种“故意”,判决维持了工商部门的处罚决定。 沸沸扬扬的“红心鸭蛋”风波使不少消费者谈“蛋”色变,包括养殖户等在内的很多人将矛头指向监管部门,质问为何每年都组织多次检查验收,竟然没有查出有使用苏丹红
显然,不是商人们太狡诈,也不是监管者太无能,而是那些监管者太多了,以至于产生了“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本是一种社会现象,即一件紧急事件中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每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观察其他旁观者的反应,进而出现见义不为等冷漠现象。这种效应而今在行政监管中很常见:十个部门管不住一个网吧,六个部门管不住一把青菜,四个部门管不住一条狗……如此种种不作为现象,背后都有多头监管,又都将自己错置为“旁观者”的原因。总指望“恶人”让别人去做,自己既做好人又乐得逍遥。个个都这么想、这么做,那么,再简单、再容易的事儿也会没人管。 行政监管中的“旁观者效应”,究其本质是官员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对本该自己关心的也漠然处之,“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都做不到。有人在正午的街道边听到了蟋蟀叫声,在路旁的灌木丛中果然找到了一只小蟋蟀,朋友认为他“一定有超人的耳朵”,他笑着取出几枚硬币扔在路上,虽然人潮汹涌杂声盈耳,但附近的每个行人都环顾左右,察看是不是自己掉了硬币———听什么、看什么、干什么,完全取决于什么对你是重要的。对于某些监管者来说,做好人、做闲人等却成了他们的关注,所以他们不具备“超人”的监管能力,只能是一个无所作为“旁观者”。 破解行政监管中的“旁观者效应”,让监管者具有“超人”的执法能力,办法其实是像朝阳工商分局对秀水市场那样,落实责任到部门、到个人,该谁管的没管到位,就对其依法罚款、降职……只要将官帽、饭碗与职责捆在一起,渎职丢官、不作为砸饭碗,让其真正变成为“旁观者”,相信什么监管行动、监管智慧、监管创新也就出来了。不信,让与“红心鸭蛋”有涉的有关部门的官员“旁观”,保准各地监管者立马出现在养鸭的、卖蛋的、做蛋的身旁,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鸭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