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家出门都会遇“陷阱” 消费欺诈已换“马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0:04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眼下到了年底的消费旺季,不少经营单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搞促销,但一些经营者为了做成生意,不惜让其营销人员采用“欺诈”手法行事,因其换了“马甲”而更具欺骗性。

  假借“普查”骗人开门

  昨天,本报接到多位南京市民的来电,反映的都是卫通公司推销长途电话业务时采取不规范的做法,其中多数投诉者都反映卫通公司销售人员冒充电信公司工作人员骗他们开门。

  据于女士告诉记者说,她属于比较谨慎的人,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对一般上门推销的人概不接待,也就是说连门都不开。但因当时对方说是中国电信搞“普查”的,而且每家每户都要查到,所以自己就开门了。

  开门后进来一个姓张的女孩,她进来后才说她是中国卫通的,跟中国电信是有联系的。然后向自己介绍了一种长途电话卡,每分钟只要0.15元。但自己明明看到宣传材料上介绍说,除了长话费外还要加收市话费,可她却说不要,打长途电话每分钟总共只要0.15元。由于对方称是与电信有联系的,自己也就以为可能是由于这一因素而可以免市话费,因此就填表买了一张100元的卡。当时,那女孩还再三强调说该卡是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可后来自己打了卫通的客服电话查询时,却发现是有有效期的,自己买的卡有效期到明年6月。由于业务员从叫门起就没有说实话,现在自己不知道究竟应该相信谁。

  就此问题,记者向中国卫通南京分公司一位关经理核实时,他说,对购卡的客户来说,长话业务实际上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至于于女士所说的明年6月到期问题,那是公司内部的结算与转账时间,与客户没有关系,于女士可能误解了。至于业务员上门从事营销业务时做法不规范的问题,他们将加强对业务员的教育。李阔幼明

  街头“坑人”录像作证

  本报11月4日刊出《做“免费”美容掏四百元》一文后,引起一些读者的共鸣。这一情形许多人也许见怪不怪,而来自安徽的郭先生却看不下去,愤而用手机拍下那伙人在新街口步行街北口拉客的情景。

  记者在郭先生提供的录像中看到,有多达5名年轻男子守候在这一带的街头,他们专门盯着年轻女子,尤其是那些看上去涉世不深的女孩子,一旦发现目标,他们就上前拦住或跟在后面,如果走了十多米快要走出自己的地盘后对方仍没有就范的话,就拦住去路硬要人家跟他走,一副生拉硬拽、死缠烂打的模样。如果被拦女孩子毫不客气地拒绝,人多时他们就“忍气吞声”另择目标,人少时他们紧盯不放甚至恶语相向。从画面上看,许多女孩子常常被搞得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下不了台。片中甚至出现一名红衣男子拦住两名女孩不让走的可怕场面,而两个女孩手足无措,呈现十分惊恐的表情,弄得在此路过的年轻女性纷纷绕路而行。“作为南京的市中心,出现这样近似于强制性的拉客消费,实在有损南京形象”,郭先生感慨地说。

  巧合的是,就在记者接待完郭先生不久,就接到南京某高校江宁校区的女生冒同学的投诉,她反映新街口国贸大厦19楼某女子美容馆以“免费体验”为名,强迫她们消费。

  当时冒同学和另两名女同学路过大众书局门口时,几个发卡片的人请她们免费体验美容,并说还可以领取纪念品,随后她们被“护送”到楼上,随后被分开并要求关掉手机。最后,她们三人因不愿意购买产品被困在包间里,其中一个同学还吓哭了,但因手机被关不好报警,冒同学只好付了130元钱,还被要求在一份单据上签了名字,然而单据上写什么内容,她也没有看清。记者随后打电话给该美容馆,对方说当事人签字了,说明是同意消费的。因此,记者建议冒同学向南京市消费者协会12315投诉。

  15日,小冒打电话告诉记者,消协刚刚给她打了电话称,他们已经作了调查,但是那家美容馆出示了有她同意消费的签字单据,因此没有强制消费的有力证据,难以为她维权,因此,她只好当作是花钱买教训了。

  记者了解到,这些美容商家抓住了消费的某些“软肋”,让消费者留下签字等看似合理的证据,这也让相关主管部门难以查处。不过,对于这种街头强行拉客的行径,有关人士建议加大打击力度,这也是消除类似问题的撒手锏。梅建明任国勇

  专家解析

  也是支招

  对此,工商部门一位曾从事消费维权的人士表示,这虽是个案,但也是带有普通性的,此前有一家通信运营商也是这样,他们当时甚至克隆电信工作人员的服装,并以后者的名义搞推销。后来因消费者投诉较多,工商部门对其提醒后,他们才进行纠正。对于另一些打着“免费”或“优惠”旗号的促销活动,消费者要学会自我保护,要理性消费,避免或减少冲动消费,以防落入消费陷阱中。如果消费者掌握了充分证据,也可向工商等部门举报,因为这类投诉通常因消费者难以举证而不易查处。

  南京财经大学胡荣华教授则认为,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这个大市场在法治建设、诚信原则和市场机制方面不够成熟,导致一些经营者急功近利,不计后果,有的甚至游走于消费陷阱与商业欺诈的边缘。对于这些经营者来说,通过上述手段固然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使营业额得到提升,但这样做无异于饮鸠止渴。

  但是,这些经营者的出现、存在和活得很“滋润”,也表明我们的商业环境存在问题。除了监管不够有力外,同时也有消费者缺乏理性的因素。解决之道亦不少,如工商部门要严查商业欺诈行为、质监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将查出的不合格商品公之于众等。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商业欺诈的处罚是很重的,有的除了巨额罚款外,甚至还通过准入制度,对一些违规者作出终身禁入的规定。虽然目前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的法治建设正在完善,但在目前阶段,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管用的一招,还是不要轻易为“免费”、“优惠”等小“甜头”所迷惑,遇到看不清弄不懂的事,第一件事就是捂紧钱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