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农民工做点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0:1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为农民工做点事(图)

  新市民的孩子在我市中小学校快乐的生活和学习。记者王平摄像全国所有大中城市一样,在西安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全是较为落后的农村;他们大多数都不能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有的还干不到一个月;他们或摆着小摊,或打着零工,或做着保姆,绝大多数集中在建筑装饰工程、餐饮商贸服务、机械加工、运输搬运等技
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大约70万人,如果加上有能力开办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经商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他们已经成为西安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力求能从各个方面———

  ●讨工资有政府来撑腰

  2003年12月,位于我市朱雀门内的西安油脂大厦从未有过的嘈杂,由劳动保障、监察、建设、交通、工商、民政、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和法院及有关区政府组成的西安市清理解决拖欠民工工资联合接待处置小组就设在这里,专门接待被拖欠了工资的农民工投诉。

  记得记者当时前去采访,一位因为连续接待投诉声音已经明显沙哑的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地讲述了接待中的无奈:“好多人来了不仅没有合同,拿不出拖欠工资的证明,甚至连基本情况都说不清,问他‘在哪儿干活?’,回答‘在工地上。’问他‘单位在哪儿?’回答‘在南郊呢。’问他‘给谁干?’回答‘给老板么。’”

  这样的投诉大大增加了受理难度。

  那一年,尽管全市一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1.2亿元,但是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明显意识到,只有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并让农民工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才能最终维护他们的权益。

  接下来的几年中,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对各类用工进行规范,同时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建筑工地、企业、街道、社区和务工人员中间,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引导进城务工人员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就在今年的10月25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建委还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我市行政区域内各建筑施工工地,必须在醒目处设置“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须知”和“务工人员须知”告示牌,将劳动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至少一月发一次,单位不能以任何借口克扣工资,以及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的投诉电话等劳动用工常识,明示给在工地上的进城务工人员。

  2003年以来,全市共清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1.84亿元,涉及农民工14.4万人。截至去年底,2003年以前发生的拖欠已基本清完;2003年以后发生的拖欠,一经发现,有关部门也及时查处解决。

  尽管如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正在研究出台《西安市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暂行规定》,从源头上预防新的拖欠发生。

  ●找工作免费职介帮你忙

  今年3月,上海腾凌服饰有限公司来到位于大麦市街的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这家日资企业需要招用30多名缝纫工。用工信息发布后,来自商洛、周至、蓝田等地的200多名农民工竞相报名。

  为了方便大家考试,市职介中心设法从职工家中借来几台缝纫机,现场对报名者进行考试。录用结束后,又专门派人将受聘员工送往上海,监督企业与大家签订劳动合同后,方才放心离开。

  为了满足进城农民工的需求,市职介中心还在2003年初成立了外来务工服务部,同年11月又在劳动南路开设了专门服务场所为广大进城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前培训等服务工作。2004年6月,我市还取消了西安市外来人员就业证,进城农民工凭本人暂住证或身份证就可在市职介中心免费登记求职和接受职业指导。

  每年元旦春节前后,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还组织为外出和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春风行动”,提供求职登记、推荐介绍、职业指导、求职信息,开展引导性培训、政策咨询服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工作,西安市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已被列为我市重点项目,市上拿出6600万元建设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同时从2005年开始在新城、碑林、莲湖、未央、雁塔5区新建5个面向农村劳动力服务的专业劳动力市场。

  据统计,仅今年以来,我市就对进城和外出务工的人员进行职业指导10万余人次,为1万余名务工人员免费介绍了工作岗位。

  ●政府出钱大家学本事

  2006年10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长安区滦镇上王村的广场上进行。碗碟、菜刀、擀面杖,这些灶头家什就是考卷;烙锅盔、蒸面皮、摊煎饼,这些日常食物就是考题。长安区386位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竞考国家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这也是我省面向农民进行的首次专项职业能力考试。

  正是因为设身处地地考虑农民生活实际,将考场搬到了家门口,才使得这些农民如此积极地参加这项考试,而且参加考试不仅不掏钱,政府还给自愿参加此项考试的农民进行补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刘向庆总结说,这叫政府出钱,农民考试,国家发证。

  其实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将考场搬到了农民家门口只是我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缩影。今年9月,我市还举办了全国首次农民工技能大赛,报名费、参赛费、培训费一律免收,成绩优秀不仅给予物质奖励,还能拿到相应的资质证书。为了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我市提出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及实施细则。按照这个细则,2006年我市将对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4.9万人,并对那些将农村劳动者培训后技能合格的培训机构,给予经费补贴,每人最高可以补贴600元,从政策上促进农村劳动力提高技能。

  ●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由于这一工作情况复杂,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以解决。我市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从事高危险工作等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从当前进城务工人员最紧迫的需求出发,优先考虑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后,我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同时,督促进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企业及其他高风险企业等重点用人单位办理参保手续,使进城务工人员发生工伤后能够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目前,全市已有1.2万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

  2006年10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规定农民工可以根据不同的就业情况参加医疗保险,特别是规定了农民工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畴。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结合实际对省上的实施意见进行细化,积极准备启动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医疗保险。

  今年实施的《陕西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企业招用的一年以下的农民工,也要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不再区分城镇和农村户口,均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获悉,目前,我市依照相关法规对有稳定职业,在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及时督促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

  ●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权利

  2006年9月1日,是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这一天,对老家在陕南旬阳县麻坪镇寨湾村的李严小朋友来说,是个非常兴奋的日子,他要到雁塔区吉祥路小学上学了,这意味着他和所有的西安小朋友一样,可以接受城市教育了。

  据统计,当天,像李严一样在雁塔区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18080人。雁塔区共为其免去借读费947.119万元,加上为其中的贫困生减免的其他费用共计近千万元。

  其实,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不只是雁塔区。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孙清云书记主持市政府工作的时候,就曾多次指示市教育局认真研究积极解决这一问题,要确保每一个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都能顺利就学。

  2005年3月,市教育局曾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进行过认真调研,并联合市编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七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公办小学、初中是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渠道。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我市各公办小学、初中在容量许可的条件下,要无条件接收学区内有暂住证明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确因容量限制接收有困难的学校,由所在区县教育部门协调解决,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不得失学。

  今年9月,市教育局再次下发紧急通知强调:公办学校是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义务教育)的主要渠道,必须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予以接收,对于持有“四证”暂时遇到因学校满额不能顺利入学的,可由区县教育局协调,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到其他学校入学,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改变的不仅是称呼

  2006年8月21日,雁塔区区委、区政府发出通知:“即日起,凡是对‘新市民’以前的称呼,如‘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农民工’等,统一规范称谓为‘新市民’。各街道、各部门要把‘新市民’自觉纳入管理和服务范围,积极为他们创造平等友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切实解决好他们在生活、工作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让新市民共享雁塔区的发展成果。”

  11月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到雁塔区就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调研时,肯定了雁塔区开展的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教育实践活动,认为比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他强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使所有在西安务工的人员享受到西安发展的成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人来西安发展和创业,不断推进和谐西安建设。

  从“农民工”到“新市民”,从我市为进城务工人员所做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看到,这其中,改变的已不仅仅是称呼!记者李茗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侯智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