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宝鱼“嗑药” 板子打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2:56 法制晚报

  多宝鱼“嗑药” 板子打谁

  新闻提示

  记者调查发现,多宝鱼因为养殖户下药太猛,在本地根本没人吃。而就在多宝鱼产业发生危机的同时,雷霁霖教授刚刚在京领取了因引进和养殖多宝鱼而获得的科学与技术创
新奖。

  雷教授的获奖,与多宝鱼面临的尴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老教授历经12年引进、7年突破养殖技术开创的产业,竟这样被一些养殖户的贪婪、无知,被无序的产业环境折腾得奄奄一息。这其中,折射的问题着实不少:

  当地人都知道用药过猛而不吃多宝鱼,可为什么这样的信息传不到销售地?是因为地方保护还是因为信息不畅?

  多宝鱼是因为抗病能力强才被引进的,但是形成产业后,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而加大养殖密度、投喂生长激素,甚至没病为了防病也要乱投药,生生把抗病能力强的多宝鱼养得抗病能力降低。谁来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

  养殖户根本没必要使用的孔雀石绿,却在多宝鱼身上检测出来了。到底是兽药环节出了问题,还是多宝鱼在流通中节外生枝?谁来为产业上游、下游把把关?

  早在2004年3月,钟南山院士就在广州市人大会议分组讨论会上不无担忧地表示:现在肠癌、妇女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而这些和农药、添加剂、防腐剂、催生剂的过量使用有关。很多养鱼户在整治鱼塘塘底的时候,都在塘底铺上一层“环丙沙星”,除了可以防治鱼病,还可以加速鱼的生长,但这种鱼吃了之后会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破坏作用。由于食品问题越来越突出,男性的精子浓度40年下降了近一半。如果不采取相应解决办法,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

  现实之严峻令人沉重。可为什么我们的“问题食品”,总是非常偶然地“发现一个点,牵连一大片”,有无问题均被株连,最终可能毁掉一个产业?

  从上述各个环节的“无人监管”中,答案已很明确——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公共服务,尚有巨大欠缺。如果不从监管体制下手,就会出了问题连“板子打谁”都搞不清;如果不解决统一执法等手段创新问题,多宝鱼同样不可能平安地“游”向百姓餐桌。

  本报特约评论员 马龙生

  相关报道见A26、A27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