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杭州酝酿收取交通拥堵费引起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22:34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状况,杭州市交警支队负责人日前表示,杭州今年将研究建立中心城区拥堵道路电子收费系统;一旦条件成熟,司机在高峰时段开车进入市区拥堵道路,就要被收取“交通拥堵费”。这一消息,最近成了杭州市民热议的话题。

  市民说:"市民我买车预算的时候没有这个费用啊,现在我们的负担就更重了。"

  市民说:"市民是不是完全是小车造成了目前的拥堵呢?是不是行人、助动车也该收这个费用啊?"

  专家认为,目前交管部门首先应该通过道路建设等办法缓解压力,收取“拥堵费”只能是下策。而且,收取拥堵费也存在很多难点。

  杭州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皇甫佳群说:"杭州是个省会城市,比如说政府部门要组织个会议,那么全省各地赶来的车子是不是也要征收这个费用呢?所以,对这个费用的收取要格外慎重,它不是一个收费的问题,它要考虑到道路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它应该是在条件成熟情况下才能实施的收费。"

  采访中一些私家车车主认为,收取拥堵费之前,首先应该搞好

公共交通。近几年,杭州的交通状况日益恶化,据来自杭州交警支队的统计,杭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其中主城区接近30万辆,而且每年还在以5万辆的速度增加,交通高峰时期城区主要道路的车流量已经饱和。

  新闻链接:是否收取“拥堵费” 全球各大城市作法不一

  事实上,世界各大城市都面临着交通拥堵的状况,也有一些城市采取了收取拥堵费的做法,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正文 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在近600公顷的“控制区域”征收“交通拥挤费”。规定早高峰7:30到9:30,除了公共车辆、高载客率小汽车外,进入收费区的车辆需收费;收费标准为每天3新元。在其他措施的配合下,这里高峰时的交通量下降了45%,平均车速从每小时18公里提高到每小时35公里。英国伦敦从2003年2月开始采取类似措施,道路拥堵状况降低30%。 但同时,这两个城市向市民提供非常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以伦敦为例,12条地铁线共长250多英里,地铁站多达274个。 据了解,目前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来缓解交通压力的城市并不多。香港以前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最后由于市民强烈反对而放弃,交通繁忙的纽约、巴黎、东京、罗马等城市,至今也都没有征收交通拥堵费。

  北京:2010年公共交通将承担出行量的40%

  面临交通拥堵的城市,全国有很多,北京尤其如此。几天前,北京市市长王歧山在参加京港洽谈会时,就专程提前来到香港考察交通问题。日前,

北京交通委发布了《北京“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到2010年公共交通将承担全天出行量的40%。专家表示,北京作为大都市,解决交通拥堵首先应在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上下工夫。正文 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加快城市快速路和南北主干路建设,基本建成14条放射型快速路和3条快速环路构成的快速路网系统,中心城快速路总里程达到280公里,并优化公共汽车线网和场站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关志宏说:" 在世界上发达国家高峰小时人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有的高达60%,我们调查结果北京只有百分之二十几,剩下交通量都要靠私人交通或自行车来解决,显然不利于市民出行,此外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

  此外,作为公共交通体系主骨架,北京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将比十五期末翻一番,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70公里,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关志宏说:"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们一旦开上私家车以后,再让他转换成公共交通是有一定难度,必须从设施,从我们相应政策把他们逐步吸引过来。因此放长看远,必须坚持下去。"

  联播观点:收“拥堵费”是最后的一招

  收取“拥堵费”缓解交通拥堵多少会有些效果,但我们也想提醒有关部门,改善交通的前提是在规划和管理上下功夫,是建设好完善的公交系统,“拥堵费”只是一个迫不得已的、最后的办法。国外一些城市收取“拥堵费”之所以有成效,也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完善的公交系统,大家可以选择公交这种更高效率的方式出行。如果没有完善的交通规划和管理,只寄希望收“拥堵费”改善交通,那是达不到缓解拥堵的目标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