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北怎么走过交通“黑暗期”(行在台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2:3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台北怎么走过交通“黑暗期”(行在台湾)
正在行驶的台北捷运列车。台湾过去曾经流传一个笑话:台北的交通状况,有四句话可以形容:坐火车,越坐越“火”;搭汽车,越搭越“气”;骑机车(摩托车),越骑越“急”;步行嘛,越来越“不行”。

  这描述的是台湾早前一段交通“黑暗期”。和很多地区一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汽车产业政策重于公共交通政策,私人机动车辆迅速增加;交通建设与管理上,车辆
行驶权高于路人通行权。在这段成长失控的“误入歧途”期,台北等主要城市交通堵塞不分时间、不分地点,谈起那段日子,不少台北人记忆犹新。

  今天的台北当然有了很多改变,站在街头,想象不出这个道路并不特别宽广繁多的城市,有着260多万人口、近70万辆汽车、近100万辆摩托车的城市——主干道车水马龙,高峰期虽然也会车行缓慢,但通行顺畅,秩序井然。

  台北是怎么走过那段“黑暗期”的呢?堵车自然是车多路少,通常会以修更多的路来解决。然而,台北交通状况的缓解却不是通过大幅拓宽道路实现的。据台北市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从1986年至2002年,该市道路面积的年增长率几乎都在1%以下,台北每辆汽车拥有的道路面积更是大幅减少。

  当时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包括将部分干道设为单行线等,事后证明,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但是作用有限。最终起关键作用的是一系列优先发展大众运输的措施。1987年台北动工修建了包含地铁与城铁的捷运系统,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目前已通车运行的有木栅线、淡水线、新店线、中和线、板南线、小南门线及两条支线,每天运送乘客100万人次左右。

  从1997年起,台北陆续在信义路、仁爱路、松江路、新生南路、南京东路等开辟了7条公车专用道和中山北路的公车优先道,在仁爱路等单行路段只许公车双向运行,上下班高峰期时,有些路段坐公车比开私车更快捷。

  除了公交优先,台北也在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上做了不少努力。首先是“接驳”,所谓“接驳”是指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做好“接驳”,不但便于人们出行,更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台北市政府将公交线路由长线改为区间短线,同时缩短公共汽车站与捷运站的距离,通常几步之遥。为了鼓励人们转乘,还曾推出优惠政策,只要在捷运站特定的刷卡机上刷一下充值卡,一段时间内坐公共汽车就可享受免费或优惠。“接驳”看上去简单,实质上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交通工具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成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形成一个网络,不同交通工具间的协作大于竞争,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系统观念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交通系统是城市的一部分,因此也要与整个城市相配合。节假日或遇大型活动,台北捷运公司都会适当延长运行时间,一则捷运公司增加了客运量,二则便于协助疏散大量人群。每个捷运站也宛如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车站入口摆有各种宣传品免费提供给乘客,还有触屏式计算机供人们查询市政、生活信息。

  交通系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每年春节期间,台湾同样是南来北往的归乡人潮。为了提高车辆通过速度,高速公路会在高峰时段路段免费放行。2300万人口的台湾拥有小轿车600多万辆,可以想象春节期间回家过年的车流,在高速公路上如过江之鲫。面对赚钱的大好机会,高速公路却甘心放弃收费,以道路畅通为先,自然是出于系统效率重于个体效益的理念。

  人本观念也是岛内交通部门一直强调的理念,这充分体现在各种细节上——台北的捷运路线以棕、红、橘、绿、蓝、黄、紫7种不同颜色标志,除了地图显示之外,换乘站还直接标注在地上,换乘时只要沿线而行,就能到达自己想去的站台;站内设有完善的无障碍系统,包括导盲砖、专用验票闸门、电梯及车厢内轮椅专用区……

  行人乱穿马路也曾是台北交通的痼疾之一,人本观念改变了这一状况:在台北大多数人行道旁都设有红绿灯,不管大路小路都设有行人专用时段,红绿灯有倒计时显示和盲人有声服务等设施。通过提供便利的行走环境,促使人们主动遵守信号灯指示。倡导“人为先、车为次”,却规范了人的行为,这听起来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提供便利就是最好的疏导。

  当然,各种各样的交通问题永远存在,对交通的抱怨也永远是城市交响乐中的一章,台北也不能例外,道路无止境,交通管理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永无止境。

本报记者 孙立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