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飙车少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3:14 东方今报

  今年9月23日晚10点20分左右,郑州一个19岁男孩帅帅在飙车中身亡。

  这件事让众多摩友倍感沉痛,由此也引来了人们对飙车族的一些看法。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是不是就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疯狂?

  记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和他们相处,探寻了他们别样的生活。

  【深入·飙车生活】

  因为痴迷 他们不怕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位绝望的母亲

  河南摩托论坛是摩友们经常交流的地方。帅帅出事后,他的母亲在这个论坛上写下了对儿子的思念和对玩车一族的真情告诫:

  “我的儿子帅帅永远离开了爱他、关心他的亲人、朋友……

  19岁2个月零1天8个小时20分钟。

  主啊,能让我的帅帅回来让我去死都行。他的离去已把我的灵魂带走。

  作为母亲,我想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还小,要体谅一下做父母的心情!不要做让父母担心的事!骑车一定要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切记!”

  帅帅是家中的独子,因喜欢摩托,大部分时间都在摩托车俱乐部和大家一起玩车。出事后,悲伤的母亲思儿心切,经常跑到俱乐部,跟曾和帅帅一起玩车的兄弟们一块儿吃饭、聊天,为的就是感受儿子的气息……

  ◎一群疯狂的少年

  河南摩友圈里人,大都有五六年的玩车历史。

  “碳纤维”是玩车较早的一个,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他的这个外号,也和摩托有着较深的渊源。叫“碳纤维”一来是由于他长得黑;二来是因为,“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摩托车上的改装配件轮胎和刹车盘都拿它来做原料。爱屋及乌,这是他喜欢这个名字的原因。

  “最初喜欢摩托车是从十四五岁开始,也是由于男孩天生对车的敏感吧。”1994年,正上初中的“碳纤维”看见别人骑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赛车,听到低沉浑厚的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后,他就被吸引住了,也从此喜欢上了摩托,那会儿他最大的梦想便是拥有一辆摩托赛车。

  1997年上班后,家人拗不过他,花3600元给他买了一辆铃木250cc的小摩托。当时的他,年轻气盛,不戴头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敢在马路上飙车,250cc的小摩托敢开到150公里的时速!“碳纤维”还是高度近视,很多东西看得不是很清楚。他说,当时在马路上开快车时,大方向一瞄,只要不撞到小黑点就敢一路飙到底。

  ◎一次与死神的擦肩

  2002年2月,“碳纤维”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车祸。用他的话说:“几乎看见死神了!”

  当时,“碳纤维”和好友从郑州办完事回中牟老家。路上俩人一直较劲儿用车速挑衅,“碳纤维”的时速在不断上升,开到160公里时油门仍然不减……正飙得兴起,他突然看到前面100多米的路口处有辆手扶拖拉机正横穿路口。

  “碳纤维”回忆说,凭感觉,他认为等车开过去,拖拉机应该已过了路口。然而没想到的是,拖拉机看到摩托车速度这么快,不敢过路口了,直接停下来横在路口。刹车和躲避都已来不及!“砰”的一声,摩托车直接跑到拖拉机底下,拧成了“麻花”,“碳纤维”是跪着滑出去的……

  送到医院诊断后发现,“碳纤维”的锁骨和肋骨各断了一根,右手缝了9针,全身大面积皮下淤血,瞳孔由于受到惊吓,看东西十分模糊,由于一条肋骨被误诊留下了后遗症,至今,他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好。

  ◎一次心跳的体验

  那么,摩友们迷恋的飙车感觉到底怎么样呢?记者也亲身尝试了一把。

  10月29日,汽车公园赛车场。近30辆各式赛摩一字排开,全副武装的赛车手用呼啸的引擎声相互打着招呼,记者一下子就进入了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宝马GS1100、铃木GSXR1000、CB—1300本田……全都是价值5万~8万元的大排量摩托。27岁的张凯说:“近两年,郑州上的大排量的摩托车,几乎都在我们这个圈里。”

  据了解,目前郑州地区有近400人玩摩托,以前由于没有固定的论坛,大家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今年5月,摩友孙斌将自己创办的惠丰摩托论坛改成河南摩托论坛,摩托车爱好者也都会聚到此,很快大家成了好朋友。人们一听到他们的名字,就会觉得不一般。“919”、“维生素”、“开白条”、“帕杰罗”、“龙卷风”、“光头跨子”……这是他们在论坛里的网名,也是相互熟知的圈名。

  “要不要坐上来试试?不真实体验一下,怎么能把稿子写得更有感觉?”摩友们向记者善意地“挑衅”道。

  连过山车都不敢坐的记者犹豫再三,终于不服输地坐上了“龙卷风”的车。

  “我要不要穿防护服保护一下?”记者胆怯地询问,引得大家哄然大笑。“龙卷风”说:“放心吧,我的车技还是很不错的。”

  终于坐到了赛车上,加速,挂挡、松擎,2.8秒左右,赛车就轻松“飞”了起来,达到100多码。再一轰油,记者就感到眼眶里灌满了风,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根本无法再睁眼。速度越来越快,风力越来越大,心脏在剧烈颤抖,几乎要窒息了,记者感到自己在风声里一次次被抛到半空中。

  “多少码了?”记者闭着眼睛大声问道。“才100多码,还没到200码。”“龙卷风”轻松地说。

  “啊!千万别再快了,我要下车!”记者大声央求,并在心里祈祷着。2分钟过去了,车停了下来,感觉就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在旁人的帮助下,记者终于从摩托车上下来,这时记者感觉四肢好像已不属于自己,两条腿像打筛子似的,眩晕恶心的感觉持续了很长时间。

  ◎一个爱摩托车的团体

  “碳纤维”说,经历过2002年那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他的思想受到了很大震动。打这以后,他玩摩托更多的是在倾注一种爱好和感情,张狂的青春年少已慢慢平静。

  资深摩友孟超和吴晓光在和记者聊天时说,喜欢摩托,就要让这个喜欢变得有意义。他们从不飙车,也很反对飙车。“喜欢玩车没有错,但玩车也有很多玩法,不一定非要狂飙一气,不飙不代表不玩车,不飙不代表没个性。”

  他们会经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聊共同的爱好,切磋一下玩车特技,这样一来,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宣泄;他们还经常集体骑着摩托去全国各地旅行,享受旅途中自由的驰骋,欣赏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将各自的见闻及全国各地的风景、美食拍下来,把照片发在河南论坛上,介绍、推荐给大家。2004年8月,13个摩友爱好者还专门去了一次银川,参加国际摩托旅游节的开幕式。一路上,艰辛也好,困难也罢,最终他们精神抖擞地来到银川,他们认为自己也代表了河南的一种积极形象。这件事,一直让他们感觉很自豪。

  从2003年到现在,他们几乎每周都要聚一次,或是找个赛车场,互相切磋一下特技,或是相约去各个景点旅行,一路上欢声笑语,体验在路上的快感,体验和大自然的亲近……

  “我们下一站要去西藏,正在计划中,希望马上可以成行……”

  经历曲折 他们开始懂得生命的含义

  ◎青涩少年:“摩托就像我的孩子,它和我父母一样重要”

  “罗西”是摩托车俱乐部里最小的成员。和记者见面时,他刚从一个网吧出来,有点颓废,但一谈到摩托,立刻神采飞扬:“这两天摩托车拿去喷漆了,实在没事干就来网吧打打游戏,看看有关赛车的视频。”

  记者:你多大了?上学吗?

  罗西(以下简称罗):16岁。刚中专毕业,准备过一段时间就去找个工作。

  记者:玩摩托车多长时间了?

  罗:不长,只有五六个月。喜欢上摩托车已经两年多了。

  记者:主要喜欢它什么?

  罗:感觉摩托车很好看,外观很漂亮。并且我很喜欢摩托车带来的速度和刺激。有一次,我想车都快想疯了,有时想着想着就开始哭,晚上做梦也是车。有一天睡醒了以后张嘴就问:我的车呢?家里人都笑了:你哪有车啊?

  记者:父母支持你买车吗?

  罗:刚开始不支持,说危险。我想要车他们也不给买。我好几天不吃饭,表示抗争。他们出去时我再偷吃点东西。现在的这辆车还是叔叔“先斩后奏”帮我买的,6个月前买的,花了一万四千多元。买完了我爸也没办法。

  记者:你们一般都去哪儿玩车?几个人一块儿?

  罗:三四个吧,人多了出去也不方便。白天爱在俱乐部呆着,聊聊天、擦擦车或去赛车场玩。晚上爱去郑东新区,有时也去农业路、嵩山路附近。说不准,想起去哪儿就去哪儿,一般都找人少车少的地方。

  记者:都什么时候去?

  罗:晚上七八点出门,在人民公园东门卖冻酸奶那儿集合。吃完冻酸奶后,再去吃烧烤、碳锅鸡。10点左右找个地儿去玩车。

  记者:玩多长时间?

  罗:至少3个小时吧,一般都玩到第二天早晨。

  记者:晚上去偏僻的地方,如果路灯不亮怎么办?不危险吗?

  罗:那就开车灯呗,有啥危险的。

  记者:玩一晚上?那不累吗?都怎么玩?

  罗: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就是喜欢车。一般就是聊聊天,开着去郊区跑跑。有的人喜欢玩技术,抬头啊什么的,做动作。有的人就玩计时,看谁跑得快。像我,就喜欢速度。

  记者:一般都能开多快?你最快多少码?

  罗:车跟车不一样。我的是本田CBR250,最快也只能开到180码。再快也开不到。

  记者:不怕危险吗?不怕给路人带来什么危险吗?

  罗:没想过。

  记者:你想要的速度是多少?

  罗:无止境,能开多快就开多快,想快了更快。目前,我的车还达不到,想以后上班了,自己挣钱买辆排量大的车。

  记者:听说过飙摩托车出事儿的吗?怕不怕?

  罗:听说过。一般有谁出事儿了,大家也互相说,也都告诉自己小心点儿。既然喜欢,也就不考虑太多什么危险不危险的。

  记者:你受过伤吗?怎么保护自己?

  罗:我摔伤过,也是骑摩托车不小心摔的。玩车的人十有八九都有或多或少的摔伤。怎么保护自己?那就给自己买最好的头盔、赛车服。

  记者:总结一下你对车的感情吧。

  罗:我感觉车是活的,有生命的,和我是一体的。摩托就像我的孩子,它和我父母一样重要(笑)。

  ◎成熟摩友:“爱一样东西没有错,关键是要有一个度”

  26岁的“碳纤维”其实名叫杨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摩友。记者刚开始采访他时并不顺利,他说:“现在媒体上有很多负面报道,说什么飙车党只追求刺激,不考虑安全。他们并不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后来记者跟他混熟了,他才接受采访。

  记者:你玩摩托车多长时间了?

  杨军(以下简称杨):10年了。从小就很喜欢,真正接触是16岁。

  记者:家人支持吗?

  杨:刚开始不支持。尤其是我爸,2002年那次出车祸,朋友打电话给我爸妈。他们都赌气说不管我,也不去看我。最后,还是我妈忍不住,专门跑到医院去看我。

  记者:既然家人担心,自己也受到过伤害,为什么不放弃呢?

  杨:可以这样说吧,我的生命中不能离开摩托。虽然车祸后我也犹豫过,但很快又想开了。爱一样东西没有错,关键是要有一个度。现在我的思想也有了质的变化。

  记者:什么变化?

  杨:刚玩车时,也跟现在很多小孩一样,是为了耍酷,找刺激,宣泄自己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历练使得我的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逐渐走向成熟,也学会了考虑家人、朋友的感受。父母看我思想转变了,自己也比较注重安全,慢慢也接受了。

  记者:那是不是就很少飙车了?

  杨:其实我们很不喜欢别人说我们飙车,那是一部分刚玩车的小孩,还没有上道儿,晚上出去飙车,不注意安全。其实大多数摩友还是比较成熟的,现在我们经常去一些封闭的赛车场玩,或者集体出游。

  记者:玩车的花费大吗?

  杨:要看你是否喜欢,是否舍得投资了。有的玩了五六年车,至少也换过10辆车,价格有几千的,也有上万的。买过车后,还要对车进行装饰,买全套的防护装备。

  记者:你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不上班的吗?

  杨:有老师、医生、业务员、邮局工作人员、警察等。大都有正式工作,没工作的很少。

  记者:平时都什么时候在一起聚会?一般去哪里?

  杨:赛车场,或者找个好的景点去自驾游。到一个景点看了多少风景并不重要,我们喜欢的是在路上骑车的感觉。

  记者:你现在的车是多少钱的?

  杨:7万多元买的宝马GS1100。每次开出去,总会引来别人羡慕的眼神,“好车,真不错。”这也是我喜欢摩托车的一个重要原因。你想一下,7万元只能买到一辆普通的、各方面性能一般的汽车。而同样价钱的摩托车,我却可以享受到顶级的品牌,顶级的车辆性能。

  记者:对于摩托车,你还有补充吗?

  杨:摩托车还有很多好处:在街上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时,可以灵活自如地穿过去,节省时间;另外可以节省停车位。摩托车还是有它很合理的地方的,希望政府不要“禁摩”。还有,不管怎么玩车,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记者手记】

  你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 也属于每一个爱你和你爱的人

  一开始摩友们敏感地认为,记者即将写一篇批评报道,比如他们如何寻找刺激、打架滋事、飞车抢夺、出入酒吧……总之,这个社会对他们有偏见。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其实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玩车只是他们的一种很难割舍的爱好,这个爱好是他们一份牵扯心扉的喜欢,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在里面。

  比如文中的“碳纤维”。他在生活中是一位出色的民警,单位领导欣赏他的才华。他说他只是很迷恋那种感觉,“在速度里放松自己,在自然中畅快地呼吸”。然而,他们担心爱车以后连出门的权利都没有,他们最关注“禁摩”的消息,担心这个群体因为一篇报道而被推到风口浪尖。

  “碳纤维”在车祸之后写了一篇文章:车祸发生前,他开车跟在一个朋友后面,看到朋友回望他的目光,他觉得那是挑战,于是加足了油门。车祸发生时,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残废,不知道路人是不是在嘲讽他。车祸发生后,一位朋友来看望他,说:“我看你撞得怎样。”这句话伤害了他,他觉得这是对自己的嘲笑。

  其实他们更懂得生命的含义,他在文章中写道:“在你不断加速的时候,请提醒自己,你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也属于每一个爱你和你爱的人。”记者也以此做结,献给每一个热爱速度的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