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锦灰堆 究竟是堆什么“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5:12 杭州日报

  

锦灰堆究竟是堆什么“灰”
□文/记者 翁赵力 通讯员 南华

  “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通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这是古人对“锦灰堆”艺术的形象描述。如今书画界只能在中国书画史中觅到其正规踪迹的特色画种“锦灰堆”,日前竟在宁波镇海一收藏爱好者马培华的家中惊现。

  村落农家发现宝物

  画主人马培华告诉记者,此画是他在位于镇海蟹浦镇的宁波名门望族——郑氏十七房附近的村落农家发现的,画上没有落款。起先觉得此画好奇,便收藏了,后经咨询镇海区收藏协会,才知这是已成绝艺的宝贝。

  记者看到,这是一幅高65厘米、宽40厘米的宣纸画,上有红、黄、蓝、灰、咖啡等10多种色彩,仅各种字体就有颜体、楷体、隶书、大篆、小篆、魏碑、馆阁体等20多种,好像打翻了字纸篓、废纸碎片散落一地的瞬间被定格在画面上,难怪“锦灰堆”古时又被称为“打翻字纸篓”和“拾破画”等,真是画如其名,形象生动。

  经文保专家初步鉴定,该画为郑达甫真迹,存世60年以上。在这幅画上,画着残缺的碑拓、焦黄的书卷、虫蛀的古画、凌乱的文物等。其中有一残缺扇面,扇面上画着5名活泼可爱的儿童,骑着马灯,手拿竹子做的鞭子,唱着“马灯调”,跳着“马灯舞”孩童神态栩栩如生。这是郑达甫吸收民间习俗而创作的,毫无临摹痕迹,可见此人对宁波的民风乡情了熟于胸;画面右下角还绘有一位坐在花格棂窗下脸带艳姿、却并不高兴地弹着琵琶的残缺仕女,实际上这是一名卖唱姑娘。据说,郑达甫一次去苏州,亲眼看到了唱评弹的这名女子,在创作时,就把她绘入画面以示怀念。

  名画作者身世坎坷

  据新编《镇海县志》“人物传”记载,“锦灰堆”作者郑达甫(1891~1956年),是镇海十七房郑氏人,他“家贫少孤,在家乡小学任教,性喜绘画,尤擅临摹”。20余岁时到慈溪一店铺司账,后来到了上海,靠卖画为生,为人代笔“锦灰堆”,总署他人“杨渭泉”之名,估计他对落款署名十分看淡,或者干脆不署名。

  据悉,后来战乱一起,郑达甫失去了绘画生意的客源,回家后不得已只好以打柴、卖烧饼讨生活,此时他仍坚持画画。解放后,他总署“杨渭泉”之名的隐秘被人捅破,其所绘“锦灰堆”被邀参加全国第二届美展。郑达甫也随即被上海市文史馆聘为馆员,受到人们的尊敬。

  据了解,郑达甫性喜以画馈赠亲友,至今,郑氏十七房80多岁的郑老先生还记得当时郑达甫曾送画给他,只是他忘记把画塞哪里了。

  游戏味太重成绝响

  据悉,“锦灰堆”艺术属于国画艺术工笔类的特色画种,相传始于元代初年。当时浙江湖州一位叫钱选的画家一次醉酒后兴起,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下酒菜吃剩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成一幅横卷。一旁的友人见了,个个称奇,争相索求,钱选不假思索,挥笔题款“锦灰堆”。

  “锦灰堆”艺术看似杂乱无章,信手拈来,其实也有章可循,它的另一画名“拾破画”形象生动地一语道破了天机。起初“拾破画”限10种糗子(古时对画的素材称呼)荟萃而成,将被火熏、虫蛀、水渍、撕裂的破卷残书等糗子汇集成画,故谓“拾破画”。因元时供古人作画的糗子大多是破卷残书,难以出新,且一些达官贵人认为其不登大雅之堂,故使这种特色国画在风行几代后,日趋萎缩。

  到了清乾隆年间,“锦灰堆”再次盛行,并从清末盛传至民初,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鼎盛,新添了具有考古价值、立体感很强的“博古”(远古朝代的地下出土文物)等新糗子,使“拾破画”提升到“二十破”,最多突破20种。

  解放后,“锦灰堆”艺术由于游戏味太重而渐受冷落,日趋萎缩,终成绝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