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姜达敖:中国爱心老人的慈善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6:47 扬子晚报

  在宜兴,姜达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这位憨厚敦实、脚下总是穿着一双旧布鞋的普通农村老人,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和脑部肿瘤两次手术带来的病痛,千里迢迢,北上南下,分赴北京、甘肃、陕西、吉林、江苏等地,他把自己20年的工资、奖金和个人积蓄外加子女给他的孝敬,几乎全部用于资助困难群众,资助总额达150万元,受助人数达1300多人,全国各地留下了他雪中送炭的脚印……日前,他荣获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中国爱心工程委员会联合授予的“中国公益事业十大慈善大使”和全国唯一的“中国爱心老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姜达敖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姜达敖出生于宜兴市高塍镇一个贫寒的家庭,由于家境困难,大学中途辍学,对于贫穷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先富起来”的一员,始终胸怀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姜达敖说:“穷人太多,社会就难稳定。伸出手来扶助一个穷人,就为社会增添一份稳定。”

  2001年,宜兴高塍邱新村农民杜水华在做瓦工活时不慎从高空坠落,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同年,27岁的独子突遭车祸身亡,儿媳改嫁,家中只留下体弱多病的妻子、80岁的老娘和一个未满周岁的孙子。姜达敖得知后,带着3600元钱和慰问品来到杜水华床头,含泪牵手抚慰:“水华啊,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千万别往坏处想啊!有共产党在,有人民政府在,有那么多关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打起精神来。”为助杜水华摆脱贫困,姜达敖还帮杜水华办起了一个烟杂商店,无偿拿出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杜水华感激之余,特意把小店命名为“爱心商店”。

  2002年3月,姜达敖在报上得知,曾是南京十大利税大户之一的南京铁合金厂由于种种原因而停产,部分职工陷入困境,省劳模臧永龙为不拖累厂方,甚至不愿去医院看病。老姜立即写了热情洋溢的慰问信,连同5000元慰问金,请报社转交给臧永龙在内的三位特困老工人,还另外拿出1万元交给南京铁合金厂的领导,用于帮助其他困难老职工。此后,他把自己每月600元的养老金一分为三按月寄给这三户特困家庭,至今未曾间断。今年7月,臧永龙病故前对儿子说:“我要去一趟宜兴,看看老姜,再对他说一声谢谢……”

  作为一名先富者,姜达敖有着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质朴情怀

  姜达敖常说:“人要懂得感恩。假如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我姜达敖的今天!社会给了我机遇,我理当回报社会。”

  1991年冬天,姜达敖了解到高塍镇上一些老党员丧失了劳动力,生活难以自理;供销社改制后,一些老职工生活十分困难。姜达敖便与妻子商议,每年冬天,从个人积蓄中拿出2万元,由镇党委分赠各支部,补助生活困难的老党员;每年夏天,出资1万元,补助镇上28位生活困难的老居民;每年“七一”,出资1万元,分赠给各村的老同志……这几年冬天,高塍镇上穿皮大衣的人特别多,有老干部、老党员、老居民,也有值班民警、贫困孤老,这是姜达敖为给他们抵御风寒先后出资23万元特意定做的,共有750件,这些颜色、款式相同的皮大衣,成了高塍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2年初夏,姜达敖在西北一家污水处理厂办事时听说,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有些贫困学生,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杂粮面锅盔,一个锅盔要吃好几个月……他心里酸酸的,立即与该校领导联系,资助了13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每人每年1000元,直到毕业。除了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的13名特困生,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18名优秀特困生也拿到了每人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像这样由姜达敖长期资助的大、中、小学特困生就有89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姜达敖有着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

  在国内慈善捐款的排行榜上,捐款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不乏其人,与他们比起来,姜达敖16年捐赠的150万元似乎并不起眼,然而,这150万元却几乎是老姜近20年来个人收入的全部。姜达敖把钱都用在了资助贫困群众上,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朴,脚上经常是一双旧布鞋,手机用了三四年磨得看不出颜色也舍不得换,午饭常常只是一碗面,喝的是几元钱一瓶的白酒……可他对粗茶淡饭甘之如饴,他常说:“人生在世,白天三顿饭,夜里一张床足矣!”他60寿辰时,子女和亲戚送来了近3万元贺礼,他把这些钱送到了高塍敬老院、慈善部门和镇政府。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还常向家人伸手求援。

  姜达敖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党给我脱贫致富,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党分忧,为民解困,我责无旁贷。”“150万,固然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如果用在众多急需帮助的人身上,也许就能改变成百上千人的命运。”他还写下“打油诗”明志:“助学敬老十六载,春风化雨桃李开。只要能暖寒士心,哪管世人笑我呆!”

  姜达敖最担心的是自己哪天倒下不起,“爱心接力棒”能否代代相传。姜达敖让自己资助的特困大学生跟高塍镇32名中小学特困生、北京希望工程的10名中小学生结对,开展“结对手拉手,爱心代代传”活动,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使爱心的种子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心里生根发芽。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王正富感慨地说:“他不仅用爱心为他人撑起一方希望的天空,而且用爱心塑造了更多的爱心!”

  吴伟刚蒋文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