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问候,每个人都会。矛盾的是,人人渴望问候却又吝啬付出——都市人说声“你好”有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每天,面带微笑,无数次问候或道别,可是收到的回应却屈指可数。昨天,在南京西路上的某茶餐厅门口,年轻的服务员有些委屈地表示,其实自己很期待客人的温暖回应。

  昨天是第33个世界问候日。这个初衷为呼吁世界和平而设立的日子,如今已发展成为普通人之间互致问候、促进人类相亲相爱的纪念日。不过记者采访后发现,在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面对面的问候却日益生疏。

  茶餐厅这位服务员告诉记者,除了在门口迎宾时常常被人当作“透明”之外,在餐厅内上菜时,也很少有客人回以微笑或“谢谢”。而就在记者采访时,有一位市民来打听餐厅的主打菜,之后没有说“谢谢”便扬长而去。“这种情况每天都很多”,这位服务员对记者说,自己从事餐饮服务已经四年,换了几家餐馆,遇到的情形大同小异。

  对于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种无人理会的尴尬似乎并不少见。巴士公司的司机钱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公司四五年前在员工中推行“你好”、“谢谢”、“再见”这样的礼貌用语以来,他就养成了向乘客问候的习惯,可是很少有乘客给予回应,“我也只好当自己是自言自语”。市文明办新近完成的一项关于上海市民公共道德建设现状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受访的出租车司机普遍反映,当他们向乘客致意时,乘客基本上没有反应。“也许乘客觉得,他们付钱就是一种回应吧。”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邻里之间,问候也变得越来越稀少。赵小姐在鲁班路龙华东路附近的一个新式小区里住了四年,她告诉记者,邻居们每天乘同一部电梯上上下下,可是相互问候的少而又少。与之相呼应的是,同样是在文明办这项关于市民公共道德建设现状的调查中,逾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淡已经成为社区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现代化的新建小区,邻里之间不相识或者不往来已经成为主流。

  一个矛盾的现象是,人人渴望问候,可是却又如此吝啬自己的付出。市文明办的这项调查还显示,虽然90%以上的人认为“请”、“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必不可少,可是在公共领域将其贯彻于实践却还没有成为习惯。这也许正印证了社会学家的观点:当都市过去的“熟人社会”发展为现代的“陌生人社会”时,很多人还没有学会如何和陌生人和谐相处。

  其实,问候,每个人都会。从现在起,不要吝啬你的问候和笑脸;多一声问候,社会就会多一份融洽与和谐。

  本报记者邵岭

  世界问候日

  “世界问候日”开始于1973年11月21日。为促进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当时正值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来自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兄弟两人,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日”的重要意义,扩大“世界问候日”的影响,第一个“世界问候日”由此诞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