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大道上的一棵不老苍松——乡亲们眼中的姜达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9:34 无锡日报

  本报记者许元强闵德强

  高塍镇虽小,却出过许多大名人。

  从古代的状元、宰相、文学家,到当代文化科技教育界的精英。那么姜达敖是个什么人物呢?

  记者在宜兴市高塍镇和他身边的乡亲们进行了近距离交流。我们惊讶地发现,姜达敖这个名字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高塍人为出了一个姜达敖感到无比自豪,乡亲们共同的评价是:“姜达敖是通向和谐社会大道上的一棵不老苍松。”他教给我们一个“爱”字赵琴芬是一名退休女教师,她的丈夫和姜达敖老人是中学同学。她第一次听到老人的事迹,是在一次校友聚会上,当时就被深深地感动了,并成了“爱心队伍”中的一名义工。为了协助老人,先后跟着三上北京、两赴连云港,十多次到南京,亲眼见证了老姜这些年来点点滴滴的行为,并为老人记录和整理了许多宝贵资料。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今年8月上旬,姜达敖在去吉林资助一所孤儿学校返回时,在飞机上突发眩晕症,差点儿丢了性命。在与死神极为接近之际,老人放不下那些正在受他资助的人们。恍惚中,他急忙把存折密码告诉同行的一位电视台记者,要他帮助取钱兑现承诺。回来后经医院检查,右脑血管轻度梗塞。然而3天后,他又活跃在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中了。回忆起这些往事,赵琴芬说:“在死亡面前,这位老人心里惦记的不是自己的亲人,也不是想到要留下什么行善积德的佳话,而是唯恐‘欠’下为弱势群体的‘打工债’来不及偿还。我教了一辈子书,可是他教会了我一个‘爱’字。”教会人们一个“爱”字,姜达敖靠的是“身教”。几万公里的路程奔波,全部收入积蓄的奉献、1300多个受助人命运的改变,这就是一本“教科书”。老人生活非常俭朴,平时一双布鞋一碗面,喝的是几元钱一瓶的白酒,一碟花生米就能下酒。他常说:“人生在世,最多就是白天三顿饭,夜里一张床,钱财更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老人不赌博不泡澡堂,歌舞厅夜总会的门从来都没进过,在有些人看来还有些“小气”,但在帮助有困难的人时,他一掷千金从不心疼。有人笑他傻,有人说他想出名,老人总是笑笑回答说:“我今年60多岁了,就算能够当个官,出个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我只是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社会充满更多的阳光。”他改变人们的“财富观”高塍镇党委书记宗国平对姜达敖充满敬佩之情,他的一句话语很深刻:

  “姜达敖不仅资助了1300个贫困者,而且改变了更多人的财富观。”宗书记告诉我们,姜达敖最喜欢一句名人名言:

  “带着财富死去是人生最大的耻辱”。

  他还总是不厌其烦唠叨: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富的过大悬殊将影响到社会稳定,等等。

  在每次镇里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姜达敖老人总是想方设法到会场,呼吁大家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贫困群体。在一次镇区老街拆迁现场会上,他首先上台向拆迁中的困难户捐出一万元钱,然后恳切地向在场的一批“老板”们说:“我们拿出这些钱来帮困,并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但可以改变许多人的命运,这是造福群众的大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先富的人帮助贫困的人,这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啊”。在场的“老板”们觉得他说得非常有理,个个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高塍镇一些企业家感叹道:“是姜达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富人啊!”分管工业的副镇长鲁建伦高兴地说牞在姜达敖的带动下,高塍的扶贫济困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在公益活动面前说“风凉话”的人越来越少了,慷慨解囊的人越来越多了;铺张浪费的人越来越少了,扶贫助困的人越来越多了。受老人的感染,每逢节假日,当地不少企业主动带着钱物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在今年“万人帮万户”、“慈善一日捐”活动中,高塍镇在短短半月内就募集资金80多万元。

  王腊华是姜达敖的妻子,也是欧亚华都集团的董事长。她说,姜达敖总是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看他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更多的应该看他创造了多少精神财富。这些年来,她从起初不太理解老公的行善义举,逐步转变为一个热情支持者。每当姜达敖缺乏资金时,她总会默默递给他;老姜远赴他乡看望资助对象时,有时她亲自陪同前往。后来她还在公司内募集资金近8万元,成立了用于扶持弱势群体的“华都爱心基金”。王腊华说:“他的举动感动了我。我其实担心的是他的身体,都这么大年纪的一个人,全身都是病,还天天奔波在外,比年轻人还要忙碌辛苦。

  可是他开玩笑说,每做一件好事,心情就开朗愉快,所以自己感觉一天比一天好,病好像也没有了,或许还能增寿呢。我的心里感到非常欣慰。”镇上一些年长的乡亲告诉我们,姜达敖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自小饱受饥寒之苦。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脱贫致富以后,首先想到的是扶困济危回报社会,让更多人脱离贫困过上幸福小康生活。对“贫”、“富”二字有着切身体会的姜达敖曾经这样说过:“伸手扶一个穷人,社会添一份稳定。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富人都伸出爱心之手,中国的贫富差别就可以大大缩小了,和谐社会的建成就更快了啊!”他栽下无数“爱心苗”在高塍,我们看到了从祖国各地寄给姜达敖的一封封感谢信,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贺卡。阅读这些“宝贝”,是老人最舒心的时光,他会感到无比的享受。然而,姜达敖老人还有一桩“天大”的心事,常常叫他睡不踏实。他曾推心置腹地对乡亲们说“我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我最担心的是哪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正在资助的和承诺资助的那么多人怎么办?还会有人来接下去资助他们吗?”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他有理由担心。

  他觉得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不是一时半辰就能建成的,而是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努力。因此,他要铸造一根爱心“接力棒”,还要在大地栽下无数“爱心苗”,期待祖国有朝一日开遍“爱心之花”。

  “爱心”要从小培育,姜达敖有意识地同高塍小学结成了“忘年交”。高塍小学张伯君老师十分感动地告诉记者,每年姜达敖都要与学校10多位贫困学子结成帮扶对子,还定期和这些孩子召开座谈会,经常教导他们:“你们不仅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还要从尊敬父母、乐于助人等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具备良好的情操,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在老人感召下,学校利用网络、电台、课堂等平台,号召人人学会“爱人”、“感恩”、“回报”。

  张伯君说:“老人的事迹不仅帮助了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改变他们的人生道路,更是在下一代人的心目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延续传播和发扬光大。”令人振奋的是,老人的“爱心接力棒”已经开始传递,“爱心之花”正在平原山乡含苞欲放:儿子把乒乓球俱乐部比赛的收入15万元,先后捐给了吉林省的贫困学生和牧民,还每年给牧民发放售奶补贴,鼓励他们扩大生产;公司一位员工主动与贫困学生结对,每年资助2000元,直到高中毕业;受助大学生张铎毕业后,也在不断资助北京郊区的希望工程……姜达敖不老。这棵苍松高高屹立在通向和谐社会的大道上,伸展臂膀,迎风指路,召唤着大地的春天、人们的爱心。

  待到“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