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胡锦涛出访越南等四国专题 > 正文

印度浓墨重彩报道胡锦涛访问 称印中人民是兄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23:59 环球时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昨天开始为期3天的印度之行,被迅速评论为“两个亚洲巨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胡锦涛主席的行程除新德里外,还包括印度最大的经贸中心孟买以及位于北方邦的历史文化名城阿格拉。在世界的眼中,中印的接近不再仅仅是两国间的大事,而是整个亚洲的大事,因此世界媒体给予的关注达到很高水平。外电几乎都注意到,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次访印,也是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印,因此“非常具有历史意义”,此次访问的重点内容是“给这两个亚洲巨人的外交关系和贸易联系
注入新的动力”。还有些媒体虽然仍不断重复中印间的领土纠纷和政治上“若隐若现的不信任”,但也不得不承认“近年来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变得暖了好多”。

  印度媒体:“印中人民是兄弟”

  上周,印度媒体热炒中印边界分歧,一阵喧嚣之后,变得日渐理性与平和。最近几日,随着胡锦涛主席访印日期的临近,当地媒体开始全面回顾中印关系,并以积极而友好的态度来看待中印关系未来的发展。20日,当地媒体对胡锦涛的来访进行浓墨重彩的报道,其全面而集中的程度在最近几年外国元首来访的报道中实属罕见。

  《印度快报》和《印度教徒报》出了彩色专刊,对中印关系做了全景式回顾和展望。《印度快报》所出专刊共有8版,大标题是“印中人民是兄弟”。这句口号几十年前曾经在中印两国回响,那时候,中印人民亲如一家,并肩战斗;如今这个口号再次响起,标志着中印关系再次进入一个友好合作的新时代。《印度快报》的专刊还刊登了印度知名学者和商界精英对中印关系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他们预计,两国贸易额在未来10年可以达到500亿美元,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为在未来20年,中印这对崛起的巨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

  《印度教徒报》的专刊共有4个版,大标题是“中国—印度,新时代的出现”。专刊指出,中印携手可以开创一个更加繁荣的未来,不仅对两国而言,对世界也是如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专刊重点报道了青藏铁路,称该铁路是一条“金色之路”,对于中国西部的发展,特别是对西藏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最后,专刊还别有深意地说,“中印之间的篱笆已经消失”,称关闭了44年的中印边贸通道乃堆拉山口今年重新开通,这个“篱笆”的拆除,不仅意味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还意味着两国政治互信的加强。

  印度其他主流媒体也对胡锦涛主席来访做了重点报道。《印度斯坦时报》在头版发表题为《亚洲巨人将谈贸易互信》的新闻分析,认为胡锦涛此次访问是今年“中印友好年”的最高潮,将使两国关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说,此次来访,两国领导人将相互使对方相信,中印互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文章重点预测了此次中印峰会的议程。文章说,胡锦涛来访,首要议程是谈经贸合作。两国将磋商扩大贸易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讨论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者地区贸易协定。但该文章认为,现在两国只是就有关事项初步谈一谈,至于达成最后协定还为时尚早。

  一些媒体也谈包括边界争端在内的问题,不过态度比较平和,称边界问题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解决,但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个问题,并尽力和平解决该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假以时日,该问题最终会圆满解决。

  世界媒体:中印合作才有“亚洲世纪”

  路透社20日的报道称,当胡锦涛星期一抵达新德里之际,亚洲的巨人印度和中国希望把两国“谨慎小心的友谊”转变为“互相信任的关系”,还说“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把边界战争的痛苦回忆抛到了脑后,在贸易额激增和商业联系日渐紧密的背景下打造了新的关系”。路透社认为,两国对对方都有一些担心。对中国而言,担心和不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印度与美国的日益接近、印度传统上对“西藏流亡者”的支持以及印度在印度洋上不断增长的海军实力。对于印度来说,担心和不安全感主要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关系,此外印度认为中国企图以敏感设施和投资包围印度,以及中国在边界争端上不愿做出让步。路透社还引用复旦大学学者沈丁立的分析认为,胡锦涛的访问为恢复自信的中国和印度提供了一个彼此面对的机会,这让双方意识到,通过合作能取得的利益超过了对抗。

  法新社称,此次访问将加强这两个亚洲巨人的政治和经济联系,拆掉两国44年前因边界战争而搭起的篱笆。法新社还说,上周,印度外交部长慕克吉在与外交官谈话时清楚地表明,印度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他说:“我们如何处理这个关系将对这一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和平与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印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说,印度和中国将在胡锦涛访问之际宣布建立一条热线,“可能是外交部长级别的”,以加深两国的互信。他们还将签署一个10年的协议,以“增加中印两国间的投资”。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说,在经历数十年的“不信任、互相怀疑和敌对”之后,这两个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关系正在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并正在鼓励双方全面推进关系。两国的贸易额有望于明年达到200亿美元,而在上世纪90年代,贸易额仅在2.5亿美元上下徘徊。

  亚太地区的媒体比较关注中印接近对亚洲的意义。《澳大利亚人报》援引中国官员的话说,只有中、印发展起来了,我们才能说亚洲时代已经到来,中印实现合作,亚洲的稳定、团结和繁荣才有希望。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如果两国能在短期内消除合作障碍,达到彼此互信,那不仅意味着“亚洲世纪”的到来,而且将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中印需要找到“新载体”

  正在中国访问的印度议员比姆·辛格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虽然胡锦涛主席这次访问印度探讨的主要是双边关系的问题,却受到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充分说明了两国当今在世界上的分量,也说明了两国关系对于世界的意义。辛格说,自从冷战结束后,世界就一直处于一个单极的状态,从最近几年来伊拉克等地的地区动荡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实力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给世界的和平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世界各国之间需要一种实力上的平衡,印度和中国都具有这个能力。辛格说,不少人认为印度和美国之间有更大的合作潜能,事实上,中国和印度的合作潜能可能更大。尽管中国和印度之间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是中国和印度是邻居,就连夫妻都会争吵,邻居争吵就更不用大惊小怪了。他认为,现在的印度和中国领导人都是出色的政治家,两国以前的分歧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化解的。

  西班牙《外交政策》认为,目前,中印双边贸易已恢复了活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两国的贸易堪称典范。就像当年玄奘对佛教表现出的极大兴趣。中印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建立新战略关系后——让政治和贸易以外的交流变成一种必需。近年来,谈论中国在印度已成为“时尚”。几十年来一直忽略中国的印度开始“贪婪地获取”有关北方邻居的一切信息。印媒体纷纷派记者常驻北京,印学术界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中国也对进一步了解印度表现出极大兴趣,尽管远不如印度给予中国的关注。然而已在中国许多城市开分店的印度餐饮业“印度小厨”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对印度文化产品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印度瑜伽学校和电视剧也在华走红。尽管中印文化联系日渐加强,但双方的差距仍然很大,两国没有摆脱长期存在的互相猜疑。为建立一种比地缘战略更加稳固持久的关系,中印需要找到新载体,一个类似古代佛教在两国之间所起到的纽带作用的新载体。▲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任 彦 本报驻比利时特派记者 李永群本报记者 李宏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62,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胡锦涛 印度”的相关新闻
图文:胡锦涛会见印度人民院反对党领袖阿德瓦尼 (2006-11-23)
图文:胡锦涛在新德里印度科学宫发表演讲 (2006-11-23)
胡锦涛在印度科学宫发表演讲(全文) (2006-11-22)
胡锦涛分别会见印度人民党和左派政党领导人 (2006-11-22)
视频:胡锦涛在印度演讲称中国在南亚不求私利 (2006-11-22)
胡锦涛集体会见印度左派政党领导人 (200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