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江发源地——各拉丹冬生态见闻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03:05 中国西藏新闻网

  刘诗平

  各拉丹冬,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记者日前随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在各拉丹冬地区考察时,见到当地的牧民及所牧牛羊较以前大为增加;野生动物则随之减少,并且其生物链和栖息地在一定程度上已受到影响;草甸的破碎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个在行政上属西藏自治区管理、资源等则在青海省名
下的特殊地区,其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11月13日,记者来到各拉丹冬山脚下的西藏安多县吉日乡的藏族牧民尕玛仁珠家,他们夫妻俩正为近来棕熊不断出没而苦恼。尕玛仁珠说,近来棕熊不断骚扰牧民的家,并袭击羊群。有的牧民家的房子已被棕熊彻底捣毁。

  记者在各拉丹冬主峰下的岗加曲巴看到,即使是在海拔接近5280米的高度,也有牧民的房子,并且就在冰川脚下,门前则是成群的牦牛在悠闲地觅食。记者看到,在各拉丹冬山周边已有大量牧民定居,很多地方都已经用铁丝网将草地圈了起来。

  随行的动物专家认为,这里的牧民增多、牛羊成群,且在海拔5200多米的地方都有人住,从而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缩小。棕熊食物减少,食物链遭到破坏,因此常来骚扰牧民的家和捕食羊只。

  参加过1990年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的专家告诉记者,当时各拉丹冬只有个别牧户放牧,它受人类活动干扰小,保存着较好的自然状态,植被演替、土壤发育等自然过程保持着纯自然发育,很少受人为活动影响。而今,记者看到,仅各拉丹冬东北边的一条山谷里,就住着十来户牧民。长江源头的牧民增加,无疑对长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会带来重大影响。

  14日,记者随科考队员、植物学家卢学峰博士等对各拉丹冬周边草甸和植物考察时,看到一些地方的草甸破碎化现象增多。卢学峰告诉记者,高原草甸的破碎化严格说来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气候变干、降雨量减少所致,但草甸破碎化的一个发展方向即是沙砾化。随处可见的鼠兔与鼢鼠洞,以及满地乱跑的鼠兔与鼢鼠,同样是导致高原草场严重退化的重要因素。

  15日,记者来到各拉丹冬主峰下的岗加曲巴,单程步行6公里,爬上了5400多米冰川末端的冰塔林。与15年前相较,冰塔林的尾端已经退缩了不少。事实上,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各拉丹冬的冰川总体说来,大部分都在退缩。

  记者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来到各拉丹冬,一个最大的不同是:这里海拔虽然在5000米左右,但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牧民的牧场。同时,一条大马路从青藏公路雁石坪往南处,一直通到了各拉丹冬冰川的脚下,不时有一些从格尔木来的车辆带着游客前来旅游。

  各拉丹冬的冰川与雪山依然美丽,长江源头的天空依旧湛蓝,偶然见到的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身影也依旧矫健。但是,作为长江源的各拉丹冬地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