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就业恐慌 北大女硕士万元买衣应聘 同学排队借着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03:07 东方今报

  北京消息 为给招聘公司留下完美印象,北大研究生张靓(化名)花巨资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装,整套应聘服装花费超万元。张靓买到合适“装备”的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就有同学上门借衣,短短7天,共有20多名同学借衣服。为此,张靓特意排出了一个“应聘服装外借时间表”。记者从北京西单、王府井、崇文门等商业区了解到,许多毕业生都来此购买了400元至3000元的职业“行头”。W 北晨

  今评天下

  万元买衣应聘 照样是“就业盲”!

  应该承认,“人靠衣服马靠鞍”有一定道理,但人又不能仅靠衣服,如果花万元买套“装备”就能找到好工作,那我现在就去买它个十套八套,哪怕贷款我也认了,问题是,管用吗?

  在我看来,大学生花万元购买求职“装备”,恰恰反映了他们对就业的无知和恐慌。他们整天听到的只有师兄师姐们的求职艰辛,眼见的只有校领导不厌其烦的催促。但是,师兄师姐们没告诉他们就业难在何处;学校没给他们及时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成为“就业盲”,采取“病态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自智联招聘网的调查显示,企业首先看重应届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其次是专业,而对简历、衣着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明确要求。大学生舍本逐末地去制作豪华简历、花万元购置求职“装备”,可能带给招聘单位的印象只是:这个毕业生缺乏自信,华而不实。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良禽”,对自己起码是有信心的,他不会盲目地见招聘会就进,而是有选择地“择木而栖”;他不会轻易把自己包装成别人眼中的“花瓶”,因为他知道“金子”的光芒不会被掩盖;他不会以“零工资”的价钱把自己卖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价值。我也相信,一个真正为学生着想、为教育着想、为国家着想的学校,应该知道毕业生最需要什么,该怎样去帮扶他们。

  可是,我们的毕业生什么时候才能醒悟呢?高校什么时候才能负起责任呢?阿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