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称将穷人贫困归咎富人有断章取义之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4: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前日刊文发出疑问,中国富裕人群变得更加富裕是否以最贫困的人群为代价。对此,中国一些经济学家表示,把造成中国的低收入人群的原因归为富裕人群更富裕,在某种程度上有“断章取义”之嫌,中国社会绝大多数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而政府早已充分认识到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现实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世界银行(World Bank)一份报告中的分析数据:中国家庭中最贫困的10%人口(日收入不足一美元,约1.3亿人)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华尔街日报》文中称,世界银行相关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进行的家庭调查。这个调查是对中国社会最贫困的人口在两个不同时点的简单对比,并不意味2001年最贫困的10%人口在2003年的收入都下降了2.5%,也无法说明这种收入下降趋势是在延续,这只是一个独立现象。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一位专家就此表示,《华尔街日报》将贫富对立的观点有“断章取义”之嫌。这位专家说,由于中国的最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和2001年相比,2003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例下降了0.1%,低收入人口下降了0.6%。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也同时提到,世界银行分析也发现:上述最贫困的10%人口中大部分属于暂时性贫困,其贫困状况主要是由突发疾病、失业或者土地征用等引起的。这就意味着,

医疗保险或失业福利等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能够帮助他们脱离贫困。而最贫困人群中仅有20%-30%属于长期贫困,即使这样,这部分人也有一些积蓄。

  中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长张宇燕说,中国绝大多数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人、个别地区或部门所获得的利益相对在下降,但这只是局部问题。

  “即便这个局部问题,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的政府,也已经充分认识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好处的现实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张宇燕认为,人们应该看到,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坚持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全社会深为认同的。

  张宇燕同时表示,看待中国的问题应该采取全面的、整体的观察方式:“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在同时做着四件大事,一是在迅速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二是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借鉴的条件下,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三是从相对封闭的社会走向日益开放的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四是从有着2000多年封建传统的治理结构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社会。四件大事齐抓并进,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众多经济学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从经济学公共选择的角度看,中国政府目前推进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关措施,必将使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其中一些专家指出,从大历史的进程观察,任何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都要经历一个“受益不均”的阶段。(何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