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浦镇车辆厂自主创新驱动新一轮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07:09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发展的驱动力要向自主创新转变’,我们制造企业倍受鼓舞,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南京浦镇车辆厂厂长楼齐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主创新正逐步成为浦厂发展强大的驱动力。浦厂要通过自主创新,不断研制自主产权的地铁车辆产品,同时积极关注包括适合在新城区使用的低地板轨道车辆等其他城轨车辆产品,努力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

  浦厂建于上世纪初,1999年成为我国首批城市轨道车辆生产定点企业;通过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地铁车辆制造技术,迄今已经合作完成50列304辆城轨车辆生产。同时,浦厂自主技术的城轨车辆正在研制中,力争早日推向市场。

  “学徒”六年,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追求“自立”之路

  楼齐良说,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主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因为不论原始创新或者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核心是拥有自主技术,形成自主品牌。1999年以前,浦厂的产品以铁路车辆为主,是自主创新的初级阶段,见证了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进程;1999年,浦厂成为国内首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定点企业,由此进入了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建立高起点的技术平台,成为浦厂在这一新兴的领域内迅速崛起的主旋律。

  2000年,浦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展开合作,开始了拜师学技术的过程。阿尔斯通提供技术,浦厂来制造,双方携手,先后在上海明珠线、南京地铁一号线及上海地铁一号线延伸线等项目中中标。目前已经有50列304辆浦厂制造的城轨车辆运行在各地的地铁线路中,还有上海地铁二号线西延线18亿元订单在手中,浦厂已成为目前国内生产交付A型地铁列车最多的企业。

  2005年,浦厂又和庞巴迪公司合作,共同为中国青藏铁路生产出285台AM96转向架构架,进一步构建起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接轨的技术和管理平台;今年企业又获得200km/h轨道检查车的研制权,到年底,首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轨检车将在浦厂诞生。

  6年的学习和消化,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运作,浦厂始终瞄准一个目标:通过学习消化国际一流地铁车辆制造技术,打造先进的制造平台;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主产品和自主品牌;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目前,企业已形成了自主生产管理体系、物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平台以及自主工业化体系。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上,浦厂逐步摆脱“打工”的身影,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自主创新的征途中渐入佳境。

  “出师”条件具备,自主技术的地铁列车将在两年内推向市场

  “在科技高度集成的今天,效率和速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完全靠原始创新,什么都自己干,显然不符合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外引进,用市场来换技术,尽管能学到部分技术,但设计等核心技术是学不到的。作为一个现代企业,要想早‘出师’,与世界接轨,同台竞技,唯有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这一崭新途径。通过集成创新,形成自主产品平台和自主品牌,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楼齐良说,通过这几年与国际巨头的合作,浦厂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制造技术,但是车辆的设计技术仍然控制在这些大公司手上,如果浦厂满足于此,那将永远受制于人;浦厂要主导车辆的制造,只有在掌握设计技术之后,通过集成创新,让世界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通过集成创新的方式,浦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列车的设计已完成,两年内有望推向市场。

  “在良好政策环境和各方面的支持下,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第一步掌握了制造技术,形成自主技术平台;通过集成创新,我们将形成自主的技术和产品平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走向国际,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

  立足南京,做大做强做优城轨产业

  据了解,9月份在南京高新区破土新建的“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城轨车辆生产新区,总投资4亿多元,一期工程项目用地600亩,预留400亩作为今后发展用地。全部建成后的新公司将形成年产360辆城轨车辆、500辆新型转向架的生产能力;新公司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

  楼齐良说,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承载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浦厂要通过做大做强做优城轨产业,挺进城际列车市场,打造国内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南京日报记者王馨通讯员郑志平王绍礼(编辑晨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