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鸿山遗址博物馆呼之欲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09:11 无锡日报

  单红

  互动区,参观者可以在仿真考古挖掘现场一试身手;一件件馆藏文物,有血有肉带着故事与你见面……作为我市“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八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鸿山遗址博物馆建设的设计工作已全面启动。昨天,在遗址博物馆“总设计师”陆建松的介绍中——

  为期两天的中国(无锡)鸿山遗址学术研讨会昨天落下帷幕。两天时间内,来自全国各地近10多位文博专家围绕鸿山遗址奏响学术争鸣。陆建松,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成为研讨会最大的“受益者”。身为鸿山遗址博物馆的“总设计师”,这场学术研讨会为他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昨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鸿山遗址博物馆以吴越文化背景展览、鸿山遗址出土文物为两大展陈内容,时间跨度上锁定泰伯奔吴至越国灭吴这一段。作为鸿山遗址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鸿山遗址博物馆展览设计力求“学术性、故事性、互动性”相结合。

  展览:博物馆之“魂”

  展览,是博物馆之“魂”。与一般商展不同,鸿山遗址博物馆所展示的任何一件物品,必须要有学术支撑。陆建松的设计理念中,鸿山遗址博物馆不仅要成为研究吴越文化的平台,更要成为平民百姓乐意光顾的所在。

  “每一件展品,都有自己的故事。考古专家们提供的研究资料,让展陈文物变得有血有肉起来。而部分复原展品的依据,也靠这些学术资料。同样,这些资料,也有助于参观者了解吴越文化的发展进程。”陆建松告诉记者:与鸿山遗址博物馆设计相关的学术、展品的资料收集、整理、梳理工作将由专人负责进行,一个月后完成。

  设计前,学术支撑先行;设计时,要走大众路线。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鸿山遗址博物馆展览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文物陈列,也不单纯依靠大量文字、图片堆砌做展板。设计时动用“故事理念”,让参观者“感性进、理性出”,达到遗址博物馆展览设计的最高境界。“吴越文化本身故事性很强,如吴越争霸以及一些美好的爱情故事,都是很好的元素”。在陆建松的设计思路中,鸿山遗址博物馆不能过于“学术气”,让老百姓首先“看得懂”,进而觉得“好看”,这样才算成功设计。

  互动:博物馆之“新”

  在国外以及国内一些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中,“在遗址上建馆”成为主流。但遗址博物馆的风格设计却大同小异,面对这种现状,力求体现“独特个性、鲜明主题”的鸿山遗址博物馆该如何创新出彩?

  “引进互动设计理念,让参观者不仅仅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亲身体验考古乐趣,更直观地了解博物馆展览的精髓所在。”陆建松告诉记者,与欧洲国家遗址博物馆展览设计简单陈列艺术品的做法不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遗址博物馆展览设计在保护历史原真性的同时,更注重于互动设计,这样能更好地起到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作用。如果一群小学生能在互动区的考古挖掘现场一试身手,与神秘的考古来一次“零距离”接触,这样的遗址博物馆,显然比行走在各个展板间观看大量文字材料更感性、更好看,也更有“回头客”。除打造互动区外,陆建松在设计时还拟引进多媒体,声、光、电,3D动画技术等等先进手段,向人们展示灿烂多姿的吴地文明。

  古朴:博物馆之“形”

  作为鸿山遗址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鸿山遗址博物馆不仅仅是单一的遗址博物馆,必须融入遗址公园的整体风格中。而在文博圈,一道难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当保护遗址文物原真性与保护周边环境原真性成为共识时,如何能将这一方案做得更为完美?

  鸿山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上,便将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公园与遗址本体保护有效结合起来。鸿山遗址博物馆,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力求与周围环境相吻合。在陆建松的设计方案中,遗址博物馆的层高不超过12米,体量与外墙立面的色彩也将符合周围环境的要求,博物馆外部造型以古朴为特色,在形态上融入鸿山遗址公园的整体风格中。

  曾成功设计过金沙博物馆的陆建松,有信心在无锡打造一个遗址博物馆的范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