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育发展基金会不收管理费 张保庆称不能谋私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2:1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丽萍 谢湘

  4月21日,教育部门口。一位看上去年事已高、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太太和门卫反复交涉,要求见张保庆副部长。看她的穿着打扮,门卫以为是上访人员,请她去信访处。老人不肯,又将电话打到教育发展基金会,称“必须要面见张副部长”。

  不巧,张保庆正出差在外,工作人员立即把老人接进来。交谈后才知道,老太太是青岛人,已经75岁,这次专程来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5000元人民币和价值40万元的房产,用于帮助有志气的穷学生上学。老人并不富裕,每月只有600元的退休金。老太太认为张保庆是能为老百姓做事的人,值得信任,所以想把捐款亲手交给张保庆。

  想见张保庆的不止这位青岛老人,很多媒体也想见见这位以“直言”而著称的前教育部副部长,采访他退休以后的生活,但都被婉言谢绝了。可11月20日下午,这位曾经几次为贫困生落泪的“高官”却主动把几家媒体的记者请到自己的办公室,目的只有一个,介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运行情况,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他所倾情的帮困助学事业中来。

  退休后计划写小说的张保庆,至今还没有动笔。自3月30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宣布成立以来,担任理事长的张保庆“主要忙的都是基金会的事儿”。

  8个月收到20多万份申请材料

  一件深蓝色的夹克,一双鞋底已经磨出毛边的旧布鞋,穿得像退休工人的张保庆刚一落座就直奔主题,向记者们报告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账单:截至目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募到捐赠款2.64亿元,今年已经资助贫困学生超过1.3万人。

  对于一个成立时间只有8个月的基金会来说,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但是,张保庆仍然很急迫,想尽快筹集到更多的捐款,使基金会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钱少了干不成事!”

  张保庆谈到了另外一个数字,“20万”,这是基金会目前收到的申请材料的总数。这20万份申请信中所讲述的一个个故事,让张保庆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都倍感责任重大。

  “弟弟因为我辍学了。每每想到父母和弟弟为我做出的牺牲,我总是受着良心的责难。我是个罪人啊!是我连累了他们。每次想到辍学外出打工减轻家里负担,可又不舍得学校,不舍得书本。我就这样自私地上学上到了今天。”

  内蒙古大学学生郭红霞在写给基金会的信里,倾诉了自己对父母亲人都无法言说的心里话。这个来自内蒙古固阳县的农家女孩儿,虽然上了大学,而且是全区最好的大学,可“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大学一年的学费就要7000元,为了供女儿读书,快50岁的父亲去当小工背沙子,背一袋挣一元。弟弟上到初一就辍学了,因为妈妈说,家里供不起两个学生,既然姐姐学习好,就让姐姐上。

  固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能像郭红霞这样读到大学的孩子并不多。郭红霞说,开始上学的时候村子里有十几个孩子结伴同行,可走到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当年的伙伴都陆陆续续因为经济原因退学了。

  郭红霞在信里还讲了一件让她每次想起都会落泪的事。家乡有一户人家,供了两个大学生,四处借债,最后还是供不起,父亲最后选择了上吊自杀。乡亲们说,“供一个大学生拉垮一个家,供两个大学生拉死一家人”。

  在中学时代的支教老师沈锋的推荐下,郭红霞得到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知道这个消息时,背负着沉重心理负担的女孩一时泣不成声。之后,郭红霞做了一个决定,毕业工作以后,将会每月从工资里抽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9,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张保庆”的相关新闻
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为贫困生筹款5亿 (2006-11-26)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不能按市场经济办教育 (2006-06-13)
张保庆:我国高水平博士生不多导师有问题 (2006-06-13)
张保庆誓言要办最好基金会资助贫困大学生 (2006-03-31)
张保庆:因率真批评而尽显个性风采 (2006-03-10)
张保庆“解甲归田” (200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