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谈“艾”色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8:00 南海网-海南日报

  本报海口11月26日讯 (记者张苏民)12月1日是“艾滋病日”。今天上午10点半,在从海口新港开出的前往海安的轮渡船舱内,省红十字会的两名志愿者在给船舱里的乘客们播放艾滋病光碟、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有奖问答游戏环节时,乘客更是十分踊跃回答问题。

  这让已经从事了3年艾滋病宣传活动的志愿者张玉婷很感动:以前做艾滋病宣传,大多数人躲躲藏藏,甚至报以冷眼的现象不见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谈“艾”色变。

  “给我一朵红丝带”

  今年省红十字会志愿者第一次尝试将艾滋病知识宣传带到轮渡上,于11月18日、26日分两次进行,效果令志愿者们相当满意。

  在发放宣传资料时,一名男士主动向志愿者询问:“有没有红丝带?我想要3朵,家里每人一朵。”志愿者张玉婷心里当时就被触动了一下,立刻把3朵用红丝带做成的小花递给这位男士,心里觉得很高兴,心想大家连“红丝带”都知道了,宣传还真有效果。

  在观众抢答问题时,有位年轻的妈妈一字一句地教自己的孩子答案来抢答。还有3个已年过半百的老奶奶,虽然刚开始时有点害羞,但在志愿者和周围乘客的鼓励下,也积极抢答问题。

  人们渐渐不再冷漠

  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三的张玉婷还清楚地记得,去年省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在海汽快车上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时,曾经遭遇到种种的不愉快:有的人宁愿睡觉、看报纸,也不愿听志愿者的讲解,也不看在车上播放的宣传光碟,甚至有的人报以冷眼,还有人对志愿者喝斥:“别烦我!”

  而今年组织的这两次轮渡宣传,虽然也有遇到爱理不理的人,但在志愿者的耐心讲解下,一般都给予配合,填写问卷调查或是自己阅读宣传单。有的人听不懂普通话,就由懂海南话的志愿者进行翻译。

  张玉婷自己分析了几条原因告诉记者,这是由于经多年宣传,人们意识到艾滋病离自己并不遥远,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可怕,情绪上没有那么抵触了,再加上通过有奖问答等有趣味性的形式,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所以配合的人越来越多,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

  日常生活不会传播艾滋病

  通过宣传和问卷调查,省红十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发现,对于艾滋病到底是什么、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问题,大多数人都能答对。然而,对于“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吃饭握手是否会传播艾滋病”,人们却仍有误解和疑惑。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说明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已经有一定效果。通过这两次的轮渡宣传,每趟船都有200多名乘客,还没发现对艾滋病完全一无所知的人,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从人们对这几个问题的误解来看,艾滋病宣传仍需要更大范围的普及,特别是对于农村、流动人口以及年轻的一代,包括中小学生,都需要提早进行宣传教育,及早预防。

  名词解释

  红丝带

  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艾滋病患者受到歧视,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从此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纷纷以红丝带命名。

  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和支持,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人们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网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