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治疗性乙肝疫苗 何时走出实验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4:12 杭州日报

  国家科技部10月22日通报,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第三军医大学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上海复旦大学准备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对为慢性乙肝所苦的3000万患者来说,这自然是好消息,然而临床医生却不堪其扰。“有些病人想要停下正在使用的药物,有些病人希望更改当前的治疗方案。”解放军三○二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刘士敬说,“很多病人的心情开始浮躁起来。”

  实际上,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治疗性乙肝疫苗要走出实验室,至少还需要5—10年。值得注意的是,11月16日—18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上,主报告几乎没有提及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终极武器”。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依然是最佳选择。

  相当美好的设想

  此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经批准了三种抗病毒药物,但是它们都无法胜任“清道夫”的角色——将乙肝病毒从患者体内彻底清除。

  科学家将希望重新寄托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力图通过激发患者体内的免疫应答来消除乙肝病毒,便是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基本设想。

  今年6月15日,第三军医大学获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尽管在更早些的动物试验和Ⅰ期临床试验中,该大学的疫苗已被初步证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距临床应用依然很遥远。“即使Ⅱ期临床试验结果不错,还有Ⅲ期临床试验,最乐观的估计也要等上5—10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说。

  其实,比第三军医大学走在更前面的是上海复旦大学,闻玉梅的团队为此已花费了17年。这个被命名为“乙克”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同样被初步证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今年11月初,它已完成对Ⅱ期临床试验最后一例志愿者患者的随访。专家的评估意见,将在明年上半年出具。

  制药巨头知难而退

  虽然进展缓慢,但庄辉还是给予治疗性乙肝疫苗相当大的科学肯定。“它是一个方向,如果把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性疫苗联合应用,有可能清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他说。例如英国牛津大学下属欧森医疗公司研制的HI-8治疗性乙肝疫苗,在今年早些时候被证明可降低部分乙肝患者的病毒水平。

  可是至今没有一家能成功上市,也没有一家能拿出最终的临床试验结果。事实上,很多国际制药巨头如默克、葛兰素史克和凯龙,10年前就斥巨资投入该领域研究,而近些年纷纷“抽身”而去,知难而退。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亚裔肝脏中心执行主任苏启深认为,这些实力雄厚的大药厂之所以放弃数十亿美元的市场,原因是看不到成功的曙光。在他看来,治疗性乙肝疫苗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今天只不过是用一些新技术去攻克某些难关。但是它的理论似乎充满矛盾:你的免疫系统已经向病毒投降了,又怎么刺激它变聪明,去“反扑”这个病毒呢?

  “这个研究的目标界定也很模糊,它是压制病毒复制,还是清除病毒?也许它对病毒水平很低的患者有一些效果,但对于那些患病期很长的高病毒水平患者,很难想像有什么成效”。

  治疗的临界点

  成都的乙肝疫苗会议之所以“忽视”治疗性乙肝疫苗,或许正是不愿让乙肝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产生“一夜脱贫”的幻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庞大的人群依然要日复一日地和病毒搏杀。

  中华医学会在2005年12月10日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突出强调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以前有很多患者不知道抗病毒治疗,他们吃一些保肝药、降酶药,白花了很多钱。”庄辉说,虽然抗病毒药物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但可以有效防止肝硬化和肝癌。

  然而,并不是每个乙肝病毒携带者都必须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很多人的身体里病毒水平很高,但由于免疫系统比较平衡,不会出现肝损伤的情况,不规范服药反而会打破这种平衡。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发生在母婴传播环节上。“现在有很多医院只给母亲注射抗体,而此时新生儿的免疫长城尚未建立。”庄辉说。

  正确的免疫策略

  2002年全国第三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的乙肝病毒流行率为9.09%。这意味着,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达1.2亿,其中慢性乙肝患者为3000万人。

  惊人的数字背后,掩盖了一个小小的进步:和1992年第二次大普查相比,10岁以下儿童的乙肝携带率有明显下降。从1992年开始,我国对新生儿开始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管理。

  第三次流调结果证明了免疫策略的有效性——新生儿疫苗接种率越高的地区,儿童及青少年的乙肝病毒携带率越低。“对于没有感染过病毒的人群,乙肝是一种完全可以用常规疫苗来预防的疾病。”苏启深说,“只要三针,OK一生。”

  和艾滋病一样,乙肝也是血源性传染疾病,母婴、血液、无防护的性交是其主要传播途径,而共餐、共饮、握手,甚至“不把对方咬破”的接吻则不会传播病毒。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是,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是艾滋病病毒的100倍。正是这种强大的传染性,造成了巨大危害:我国每年有33万人死于因乙肝诱发的病变。这个数字,远远超过艾滋病和禽流感的死亡人数。据南方周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