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川军”高端起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5:5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科学发展观指导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进程篇

  [导读]

  四年一挥间,四川文化“凤凰涅槃”。

  从改革破题到蔚然成势,这只振翅高飞的“凤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为其两翼,文化体制改革则是决定方向和高度的“凤头”。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凤凰”翔天。

  体制改革的进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进程。翔天的“凤凰”,一次次显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范。

  体制改革:“抓手”频发力

  从破题到腾跃,四川文化强省建设始终扣紧两条并重主线———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而两条主线延伸的进程,则是体制机制改革“抓手”发力的进程。

  科学论证、系统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四川的文化体制改革,从解放思想,到创新理念;从改革宏观体制,到创新微观机制……一步步迈入了深水区。

  “电影发行权向市场开放”。一纸文件,打破省电影公司垄断发行格局。

  是固守旧体制,坐以待毙,还是创新理念,闯出新路?重塑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资本观念———省电影公司的破冰之举,从创新理念开始。

  抢占先机,四川西南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全国电影行业首家以资本联结形式组成的实体。“早醒的鸟儿有虫吃”,公司成为文化市场的早期“掘金者”,从此走出一条滚雪球般的扩张之路。2002年,公司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有限公司,2004年票房收入超过6000万元,今年已攀升到9000万元。太平洋电影院线的触角,如今已扩展到重庆、深圳、西安、兰州……

  省委书记张学忠深刻揭示:任何改革,都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突破,文化体制改革尤其如此。

  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把创新观念摆在首要位置。“理念一变,气象万千。”在不断破除思想壁垒的过程中,体制和机制各个层面的束缚一一冲破。

  2003年秋天,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率先在全省报刊业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收入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改革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2005年春夏开始,四川广电集团在中层干部竞聘、主持人面向全国招聘、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分配结构调整等方面迈出改革步伐,四川卫视收视排名从第20位一跃进入全国10强,集团经济效益以两位数增长。

  “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省长张中伟一语概之。改革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内在潜力和发展动力被充分开掘。文化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文化生产力活力迸发。

  文化产业:“变”出新格局

  文化强省,离不开强实的文化产业来支撑。

  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循着这一思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在构建市场体系和培育市场主体两个环节推开。大集团战略稳步推进,文化单位向市场“转身”,民营资本纷纷涌入……产业主体如雨后春笋,搅热一池春水。

  向产业释放资源潜能,资源转变为资本的理想成为现实。这一体现创意的新兴产业,会成为鼓动四川力量最劲的“发动机”。

  “看杂技到朝阳”。上至外国总统,下到本国平民百姓,都频繁光顾“北京朝阳剧场”。

  让朝阳剧场火红京城的,是德阳杂技团。这个曾经只在乡间行走的“草台班子”,如今已一步步构建起一个实力强劲的“杂技王国”。总收入6000多万元、演出总场次2万余场。

  把德阳杂技团带向成功的,是市场。“瞄准旅游市场,不断创新演出内容与形式,大胆革新节目包装”———被德阳杂技团团长周小衡视为成功的要诀。

  在市场中寻到新定位的,不止一个德阳杂技团。培育市场主体,四川在几个层面齐头并进。大集团战略纵深推进,形成坚固产业支撑;文化单位向市场“转身”,不断演绎产业活力;民营资本大量涌流,催生新的发展业态……忽如一夜春风,市场主体不断涌现。

  “在改革中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坚定不移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副书记陶武先强调要找准四川文化发展的着力方位。

  纵深挺进市场,大集团频出大手笔。文化大产业,在不断推出的新项目中扩张着想象。

  2005年11月,四川文化项目推介会,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抛出5个招商项目,现场签订兴建四川联翔印务有限公司等3个总投资1.18亿元的合作项目。2006年,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西部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印务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出版集团投资1.5亿元兴建新华印刷厂,产业触角延伸到印刷业。四川广电集团703工程,第一次在全国采用同步图文传输,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大提升,惠及3400多万人口,而被称为“四川数字媒体源头”,集广播节目制作、播出、输出为一体的新广电中心,今年也在成都市天府大道奠基……

  资本,总是向潜力和优势的产业涌流。春江水暖,热点不仅在大集团的频频发力。热力,也吸引着民营资本。因势利导,推动民营资本和文化资源融合,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借力提速。

  “三国明月醉锦里”。这句话,浓缩文博资源产业化运作的一个经典案例。用2000多万元,在三国文化的支点上,锦里古街“无中生有”,开业7天营业额就高达几百万元。这条古街,开了国内公益性博物馆控股经营性公司的先河:成立锦里民俗休闲街股份公司,由武侯祠博物馆与社会民间投资者各持股40%,博物馆员工持股20%。创意锦里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张丽君说,传统的观念,就是把博物馆当成庙子来守。然而,换用市场眼光,文化资源被点化成资本。

  对四年产业发展进程,可以用三句话精辟概括: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演艺为主,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化产业架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乡、集镇的产业区域布局;以大型国有文化集团为龙头,多种文化经济实体并存的产业发展微观主体框架已经成形。

  文化事业:“养”出新景观

  文化强省,离不开繁荣的文化事业来体现。

  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融注这一精神,四川文化事业发展,在工程塑造形象、网络形成普及等各个梯次,不断演绎新的亮点。

  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繁荣的文化事业,让人如沐春风。“文化灵魂”,最终会演化为精神的力量、文明的力量。

  2003年,省委、省政府拨4000万巨资,建设巴金文学院、沫若艺术院。一批新崛起的文化标志性建筑,成为培育四川文学艺术人才的“摇篮”;而到今年底,一座国内城区中最大的先秦文明遗存保护独立区块也将落成,成为展示古蜀文明的又一景观。

  “十五”期间,我省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以15%的速度递增。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结合,日常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结合,改养“人头”为养“事业”、养“项目”。投入方式的变化,让有限的文化事业投入,发挥出最佳效益。四川科技馆、四川博物馆、中国川剧院……一个个文化标志性建筑涌入视线。

  重点工程建设,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彰显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了新的文化形象。在南充,宛如水晶宫殿的南充大剧院,两年时间引来东方歌舞团、中央芭蕾舞团,成为南充人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在小平故乡,广安图书馆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读者流量达3万人次,约95%是在校学生和未成年人,图书馆已成为青少年汲取知识养分的乐土。

  然而,文化事业的繁荣,不单是建几个博物馆,修几个剧场。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努力构建群众文化网络,把有限的资金,向公共文化建设倾斜,向农村文化建设倾斜,向基层社会文化建设倾斜,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成为繁荣文化事业又一鲜明取向。

  在全川,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扎实推进,文化馆、图书馆“两馆”建设成绩斐然。“送图书下乡”工程、“文化列车”、“送文化下乡”工程、“春熙放歌”、“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入巴山蜀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盼着放电影很久了!”“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这样的话语,常常出现在“送电影下乡”的放映现场。农村电影“2131”工程实施以来,电影成了文化惠及百姓的新路径。

  让所有的人都充分体验、感受文化的活力与魅力,文化就有了最坚实的植根土壤。以人为本的文化,形成新的良性循环———文化服务于人,文化在服务于人中更加繁荣。

  ■本报记者李代勋饶蓓张珏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