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鲁彦周:文学皖军的旗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8:25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一枝樱花一树榴,半楼明月半楼书。这是鲁彦周老人生前为自己所居“樱榴居”题写的书法对联,挂在客厅正中。

  而今,满院樱榴在初冬的寒风细雨中依然挺立,而这位曾以一部《天云山传奇》令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为之一振的传奇文学老人已经离我们而去。

   鲁彦周代表了一个时代。那是一个思想禁锢和思想僵化还相当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觉醒、反思,追求真理与信仰的时代。鲁彦周以作家应有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创作出深刻反思历史、讴歌美好人性的作品,传达出当时所有中国人的集体情感,为转折年代的文艺留下一个经典之作。

  鲁彦周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他更在努力地超越时代、超越自我。此后20多年的作品中,他对自身的反思与改变从未停止过,人性的救赎与复归成为创作的主题。而他以70多岁的高龄动笔写作长篇,三年心血始成书,其中迸发出的惊人信念与能量,更成为文坛的一个传奇。

  转折年代的代表作

  “鲁老是一个作家,我感觉他又不仅是一个作家,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广博的知识面,这些都渗透到他的作品与生活中,他是一位‘大文化人’。”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钱念孙说。

  鲁彦周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步入了文学的殿堂,创作了不少饮誉当时的作品,如话剧《归来》、电影文学剧本《风雪大别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文革”10年,他停笔10年,之后作品又如泉涌出。

  “鲁老的创作高峰期在七八十年代,最集中地体现在《天云山传奇》上,正是这部作品使他成为安徽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是小说创作领域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安徽文学走向全国的代表人物之一。”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宗法说。

  《天云山传奇》是文革结束后第一部文坛回春年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1978年底,鲁老当时在京做电影《柳暗花明》的定稿工作,前后有半年多的时间,常常在晚上坐22路车到天安门广场,那时广场正在开展大辩论,对于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曲折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论。鲁彦周深受感染,他又和文艺界一些人士有较多的来往,大家议论起来都是慷慨激昂。作为一个作家,他觉得应该鼓起勇气,用自己的笔为转折年代的文艺留下点什么。他说:“1979年初,我就动笔写了,仅仅20多天就完成了小说初稿,写得比较快,也比较激动,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没有什么顾忌。为什么?是因为写的时候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激情,这从小说中能够看得出来。”

  小说获得成功后被上影厂搬上银幕,在广大中国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至今很多中老年观众还记得电影中那一幕:身陷囹圄的罗群气息奄奄躺在平板车上,被冯晴岚艰难地推着,一串车辙印意味深长地留在风雪中。那种生命的重,留给人们的记忆是长久不褪的。

  是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停笔10年的遗憾共同迸发出这样一股激情,20年过去,岁月静好,而激情难忘。直至今日,当文学界种种怪现象层出不穷,当重技巧轻精神、重情调轻思想等症候日渐严重时,鲁老仍坚持认为文学还是比较严肃的,他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借助文艺反映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从屈原开始,大诗人、文学家都是这样,这个传统不能放弃。”

  反思与改变从未停止

  如果说当年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因为带着过于意识形态化的色彩,在成就了一些作家后,也可能成为他们自身在创作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那么难能可贵的是,鲁老对自身的反思与改变却从未停止过。

  “这些年来,我觉得我一直在不断地想超越自我,不断地想有所突破,虽然这很艰难,但我决不放弃这种努力。”鲁老曾经这样说。稍稍梳理他此后20多年的作品,或许可以看出这种转变的倾向,一位评论家将之概括为:淡化历史,突出人性。

  鲁老的4部长篇小说《彩虹坪》、《古塔上的风铃》、《阴阳关的阴阳梦》、《双凤楼》表现出内在意蕴的一致性,即人性遭受现实力量的戕害而扭曲异常,而人性的救赎和复归却也是经历心灵伤害之后的必然。去年5月,投资2000万元的央视年度大戏《阴阳关·阴阳梦》在贵州开机,这是继25年前《天云山传奇》搬上银幕后,鲁老的作品第二次被改编。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突出了复杂的人性,但他对人性的观照绝不是空穴来风式的,而是建立在他对封建制度与民族劣根性的把握上,以历史言说人性,以人性诉说历史,对历史和人性进行深刻而持久的反思。

  “鲁老在80年代写过一部长篇《彩虹坪》,反映的是农业战线改革,当时这在全国的文学界也是题材上的一种突破。”王宗法教授说。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省文学会会长唐先田认为,“这实际上体现出的是他的一种感情,他始终站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一边,为他们而痛苦而呼唤,就在今年中秋节,我到医院看望他,他还说到‘文学创作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我想我们在悼念鲁老的时候最该记住的就是这句话”。

  鲁老说他有几部自己比较喜欢的中篇,尽管评论界并没有太多关注,像《山魂》、《乱伦》。《乱伦》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写的是一个老艺术家同情与残疾儿子结婚又遭到婆婆苛刻对待的儿媳,两人产生了感情,双双离家出走,虽然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却彰显了人性的美与力量。鲁老说:“人性这个东西,随时都会存在的,文学离不开这个东西。我们要通过活生生的人,展示生活,体现历史,而不是演绎历史概念。”

  70高龄创作长篇小说

  “老鲁的这种孜孜以求、变法革新、锐意创造、不让后进的竞逐精神,我是赞赏的。就我们这一代的作者而言,也许写不出不朽,但我们设法使自己不掉队、使自己写好些的心是有的。因此,老鲁虽比我略长两岁,但他这样辛勤耕耘、急起直追的写作状态,对我来说相当受到鼓舞。”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在读了鲁老封笔之作《梨花似雪》后写下的一段话。

  以70多岁的高龄动笔写作,且一写就是长篇,这在中国作家中恐怕很少见。鲁老说其实在动笔之前,内心也有矛盾,“生命有限,应当看窗外云卷云舒,看小院中花开花落,何况自己又一身是病,何必再跟自己过不去?”但午夜梦回,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唤醒他的记忆,那是他所熟悉的人,他曾采访过的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还有他人到老年后愈加怀念的童年与故乡。那种涌动的回忆推动着他再次打开电脑,开始了第五部长篇的写作,“我写我所熟悉、爱过和尊敬的人,写他们经历的爱情、苦难和挫折,写他们人性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不写出来,我不甘心。我一直害怕还没写出来身体就不行了,2005年5月把它打印出来后,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将对故乡深深的留恋融于笔端,“这部小说安徽的味道很足,写时自己很感动,也很感慨”。

  他的这部《梨花似雪》,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形容:规模是宏大的,人物是众多的,故事是复杂的,场景是广阔的。他以安徽巢湖湖滨的一个村落中那美丽三姐妹的传奇命运为主轴,而延伸出来的,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

  晚年的鲁彦周积极、达观、通透,不仅表现在他对自我的认知上,还表现在他对社会的认知上,因着丰富的阅历而有着见怪不怪、处变不惊的本领,少的是愤激,多的是从容。如今,斯人已逝,中国文学界失去了一员战将,安徽文学界失去了一面旗帜,而他的精神气度与道德风范将予后辈更多的激励。(记者刘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