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别让“制度不全”成为学术腐败的借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9:00 解放日报

  我们现在有一种危险的倾向,一旦出现问题,动辄板子要打在“制度不健全”上。但事实上,任何的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的现行制度尽管有放任造假的空间,但仍然有预防纠正的可能。其实,落实不力,执行不够才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 宾: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

  教授、博导)

  新闻背景:学术丑闻屡屡曝光、学者诚信江河日下。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科研诚信,近一年来,有关部门陆续推出了多项关于惩治科研腐败、完善学术评估、规范科技评价、学风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措施。而就在本月,又一部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也刚刚出台。对于已被名利过多浸淫的中国学术界,制度惩腐会是怎样的一根“救命稻草”?

  主持人:正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造假之事屡有传出。教育部领导坦言,目前学术造假存在严重趋势;美国《科学》杂志也警告说:学术腐败丑闻将动摇中国科学。目前学界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曹树基:和以前相比,近年来造假个案的确大大增加,可以说是多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天的学术科研队伍规模也远非昔日可比。与前代相比,我国的学术可以说绝对是在发展、进步。以我所在的历史专业为例,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从业人员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这点,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实际上,具体摊到每个学科,学术腐败的比例并不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学术腐败问题不严重。我们看到,不少学界重要人物被卷入其中,院士、长江学者、校长者不乏其人。令人遗憾的是,有关方面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往往采取一种不回应的暧昧态度。这样的暧昧,不仅表现在学术反腐的落实不力,也表现在对于网络举报的退避冷漠。如此一来,原本单纯的学术举报在网络喧嚣中,在媒体的炒作放大中,最终变成了泡沫化的大众娱乐,这对中国大学、中国学术的声誉是莫大的伤害。

  主持人:只有“惩前”,才能“毖后”。的确,真正让人们看不懂的:不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学术造假现象层出不穷;而是即便被揭发,欺世盗名者依然能够稳坐庙堂,毫发无伤,受惩者寥寥。有关方面究竟顾虑什么呢?

  曹树基:也许天底下再没什么比造假更简单了。很多的取证工作,举报者们已经做了,剩下的只要拿来核对即可。可以说,追究造假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大概在一两年前,北京大学对英语系副教授黄宗英剽窃案的处理,我想那个应该是开创了国内学界的最好范例。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北大选择成立了一个学术委员会,在查证了网上所举报的事实后,判断“抄袭成立”,由此对当事人果断做出了解聘处理。这样一来,既惩前毖后,又能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保住了大学声誉。但可惜的是,在后来发生的多起学术腐败案中,我们看到不少大学或囿于狭隘的“本校保护主义”,或慑于涉案当事人的位高权重,鲜有跟进。这样一来,很多人就会盘算机会成本:一来是未必能发现,二来即便发现又能如何。假如学术造假会与饭碗、职业生涯、学术生命等等牵系在一起,那么是否造假真的要掂量掂量了。

  现在看来惩罚不力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规模的学术打假已经开展了五六年,但学术腐败仍然“前腐后继”、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违约代价实在太低、太低。其实我们还需要多少制度建设呢?就拿最近某名校曝出的教授论文造假案来说,按照已有的人才引进审查制度,只要能严格执行,完全可以杜绝。我们现在有一种危险的倾向,一旦出现问题,动辄板子要打在“制度不健全”上。但事实上,任何的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的现行制度尽管有放任造假的空间,但仍然有预防纠正的可能。正如科技部副部长尚勇所指出的,“现在看来,落实不力,执行不够才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持人:正是这种暧昧,纵容了学术腐败。究竟是什么在败坏中国学术声誉,是网络举报呢,还是可怕的暧昧态度?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

  曹树基:大学的声誉、整个学界的声誉,假如已经沦为一块公共草地,谁都可以恣意践踏,那是非常可悲的。一味地捂盖子,一味地保护某个人的声誉,那么所丢失的将是国立大学的含金量,所失去的将是公众对学界的信任。我常常悲叹的是,有没有人爱护我们大学的羽毛?在西方,大学的董事会是不允许学校遭受这样的涂黑、侮辱的,也不能容忍学者这样的过失。这样的大学是有主人的,我们呢?季羡林先生曾痛心疾首地说,学术骗子“于今为烈”。我们对学术腐败的容忍,绝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甚至变成全国性的容忍。

  或许有些人会指责说,是如今愈描愈黑的“网络大字报”伤害了中国大学、中国学术的诚信。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试想,假如连网络这个举报平台都没有,那么造假者岂不更加有恃无恐?对网络举报,我们应抱以客观的态度。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有关方面是否应该进行一个负责任的调查并将结果公诸于众呢?如果纯粹是子虚乌有的捏造,那么这种有力回应无疑会让谣言不攻而破、偃旗息鼓。其实,我们的态度就是最好的网络引导力量。假如听之任之,任凭事态扩大,那么原本简单的网络举报就可能演变成铺天盖地的“网络大字报”;但如果我们能够将网络举报视为有价值的线索,采取认真的态度积极回应,那么网络就可以成为监督学术腐败的强大力量。

  由此在我看来,只要用好现有制度、加大惩罚力度,重视网络力量,解决学术腐败还是大有希望的。而且,尽管今天的学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事实上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学者还是大有人在,毕竟主流还是好的。他们可能是大学的骨干,但不是头面人物,也不常出现在媒体上。真正的学问家,我想正是钱钟书先生的那句话: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昭市之显必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