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未来: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诞生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0:07 云南日报

  11月16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闭幕大会。上午10时45分,在热烈的掌声中,大会通过了白恩培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七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23日,《报告》全文在《云南日报》刊发。当天,在昆明报刊零售市场上,《云南日报》的销售量增了一倍。

  从5月11日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八次全委会作出11月在昆明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
次代表大会的决定后,这份指导我省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就备受关注。

  追寻《报告》起草过程,记者感受到的是报告蕴含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未来”的豪情与谋略;是云南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的坚实步履;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不断前进的信心与决心!

  这是一份充分发扬民主的《报告》:历时180多天,反复征求意见。《报告》起草过程,就是一个顺时势、合民意、聚人心的过程

  2006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寻常的一年。这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七届委员会履职届满之年。认真总结过去,确定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进一步鼓舞斗志、凝聚力量,进一步挖掘潜能、发挥优势,进一步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把云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成为七届省委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万物繁茂的盛夏,到硕果累累的深秋,前后180多个日日夜夜,《报告》的诞生经历了一个顺时势、合民意、聚人心的过程。

  5月11日,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八次全委会后,省委从省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起草组,在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拉开了《报告》起草工作的序幕。 《报告》起草和修改,始终是在省委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省委常委会4次研究讨论了《报告》。

  省委书记白恩培非常重视《报告》的起草工作,对《报告》起草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框架结构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起草过程中,他多次审阅初稿,对如何修改作出了明确指示,一再嘱咐起草组的同志,要深入分析省情和形势,《报告》要做到既贯彻中央精神又体现云南特点。

  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基础。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起草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江泽民文选》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省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重要文件材料,在各州市、各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充分利用“十一五”规划调研成果,学习借鉴外省经验,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调研材料,为起草工作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

  夏天的夜雨,秋日的明月,多少次与起草组办公室长明的灯火相伴。

  学习、讨论、研究、起草;再讨论、再研究、再修改……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起草组的成员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没有上下班的区别,生病了也放不下手中的工作,家里有事也尽不了力,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做好再做好,完善再完善!

  9月份,《报告》初稿形成后,起草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5次会议,对《报告》初稿进行修改。

  10月上旬,起草组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报告》初稿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炼、完善,特别是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部分进行了修改。

  10月13日,省委召开常委会,对《报告》初稿集中讨论。根据省委常委会的意见,起草小组对《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后,送白恩培书记修改审定,形成《报告》征求意见稿。

  从10月18日起,起草组按着四个层次,分别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

  10月18日至24日,书面征求副省级以上在职领导干部意见;10月19日至24日,书面征求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各州市委、省直各部委办厅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专院校党委、八次党代会代表意见;10月26日,省委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征求对报告的修改意见;10月27日,省委召开副省级以上老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报告的修改意见。同时,在10月20日召开的全省党委系统秘书长会议上,征求了各州市委秘书长的意见。

  《报告》征求意见的范围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先后征求了2000多人意见,各方面对《报告》提出了806条修改意见。

  从10月24日开始,起草组集中时间,认真归纳梳理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吸收了369条修改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丰富、补充和完善。

  在增加内容方面,各方面共提出258条意见,涉及《报告》的每一个部分,起草组采纳了97条:在工作总结部分,增加了2001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对比,使用了一些有说服力、直观的数据,删除了一些定性描述的文字,对报告作了较大的改动。在经济建设部分,增加了推进城镇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文字表述分量,对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部分,增加了要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的意识,把生态省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来抓的表述。

  在对工作部署方面,各方面提出89条修改意见,涉及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党的建设等工作,起草组吸收了54条。

  在具体的文字方面,各方面提出459条意见,涉及对《报告》的文字表述及标点符号,起草组吸收了218条。对哪段话该摆在什么位置、哪句话要如何表述等具体文字修改意见,只要有助于把《报告》写好,起草组都尽可能地吸收。

  11月1日至2日,《报告》起草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报告》逐字逐句进行讨论,再次作了修改完善。

  几上几下,反复推敲。11月12日,白恩培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代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七届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已经是经历过9次大的修改完善。(小标题)这是一份起点高定位准的《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鼓舞人心;规划未来,求真务实,振奋人心;部署工作,措施扎实,深得人心 《报告》起草之初,白恩培书记就明确指出,《报告》是指导全省今后五年的纲领性文件,在总结工作时,要力求把成绩写实,以起到振奋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对基本经验的概括,力求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和对未来发展的长远指导意义。在部署工作时,要讲清楚思路,明确任务和政策措施,突出针对性、操作性。 《报告》起草过程中,起草组的同志们认真总结回顾了七届省委5年来的工作,深入分析省情特点,从讲政治、讲科学、以人为本的高度思考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以“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准确定位云南今后的发展方向;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关键点入手,找准问题,明确任务。

  ——在总结过去5年的成绩和经验时,《报告》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民主政治、精神文明、改革开放、党的建设6个方面,肯定了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5年,是全省上下团结干事谋发展、战胜各种困难阔步前进的5年,是我省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的5年。回顾5年的实践,归纳了6条最重要也是最具有云南特色的经验,这些经验使全省开拓创新、不断前进的宝贵财富。这,只用了通篇四分之一的篇幅。

  ——在分析形势、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时,《报告》强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云南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已经具备了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一系列必须正视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富裕云南、文明云南、开放云南、和谐云南的奋斗目标。

  ——在讲经济发展时,《报告》从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区域协调发展、特色经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全方位开放、深化改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8个方面部署工作。强调了解决云南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必须立足实际,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挥优势和挖掘潜能,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在讲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时,《报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部署了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社会事业发展、民族关系、和谐文化、民主法制、社会管理6个方面的工作。

  ——在讲党的建设时,《报告》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结合云南实际,从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强调围绕“四个着眼于”,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而为加快云南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审查、讨论《报告》时,代表们常用四个字来形容:实、新、全、亲。

  实——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回顾过去实事求是,总结经验切合云南实际,提出目标切实可行,保障措施扎实有力。文字表达平实,体现了七届省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新——通篇充满了创新精神。发展理念新:提出必须立足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思路新:提出要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大机遇,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两大关键,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两大动力,突破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两大制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两大进程;发展目标新:提出了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奋斗目标。

  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进行了全面部署,成为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亲——特别关注民生冷暖。大量篇幅触及百姓极为关注的各种民生问题,提出要认真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要依法及时稳妥处理征地拆迁、企业改革、移民安置、就医求学、涉法诉讼等问题,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等等,透着浓浓的亲民爱民之情。

  很多代表,在参加党代会之前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有目的地带着建议来参加会议。在听了《报告》后表示,自己想到的问题,报告都提到了,而且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只要我们认真抓落实,就能实现。(小标题)这是一份特点鲜明的《报告》: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征程、提出新的要求、做出新的部署,具有云南特色,符合云南实际

  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一些代表们指出,这份承前启后的《报告》,必将进一步推动云南经济社会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红线”。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为主线,深入分析省情形势,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征程、提出新的要求、做出新的部署,做到了既贯彻中央精神又体现云南特点,是一个集中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智慧的好报告。 《报告》鲜明地提出建设富裕云南、文明云南、开放云南、和谐云南的主题。

  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云南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开放,是加快云南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效途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富裕云南、文明云南、开放云南、和谐云南密切相关,是完整、不可分割的发展目标。这个主题,是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丰富和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报告》具有云南特色,符合云南实际。 《报告》既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又结合云南工作实际提出了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比如:针对解放思想的障碍,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针对发展不充分、质量不高的问题,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强调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针对经济外向程度低,强调要推进全方位开放,拓宽发展空间。这些工作措施,针对性、操作性强,符合我省实际,只要狠抓落实,就能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提供保证。

  ……

  党代会期间,白恩培、秦光荣、李纪恒等同志以及报告起草组工作人员分赴各个代表团、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提出的83条修改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进行了分类整理,采纳了47条,对报告又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

  11月23日与大家见面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符合云南实际,富有创造性,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是指导我省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回首《报告》的起草过程,是一个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一个深化省情认识、科学规划未来的过程;是一个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的过程。 《报告》坚持了省委的集体领导,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方面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必将指导全省4450多万各族群众,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而努力奋斗!

  谭晶纯(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