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五常农村信用社“三把火”解决“老大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1:59 黑龙江日报

  石彦林 王巍 本报记者 马少忠

  “为农就是为自己”。一句简单的大白话,张志平对职工讲过几十遍。这是他大半生在农村信用社工作的体会,也是他重振五常农村信用社的理念。实践证明这个理念是对的,也就是5年的时间,五常农村信用社贷款额从5000万元起步,发展到今年的6.8亿元,26个基层信用社大多数转亏为盈,贷款额大幅度上升。这是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它包含着太多五
常农村信用社人的艰辛。

  竞争赢得市场服务提升信誉

  4年前,张志平接手五常市信用社主任时,五常市农村信用社还背着债务包袱,贷款额才1.5亿元。当时有个恶性的怪圈,农民用钱贷不着,信用社有钱不敢贷。刚就任的张志平明确的对信用社职工说,为农就是为自己,想保住饭碗,我们只有拼服务。

  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五常信用社抓服务首先从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张志平亲任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他对计划的可操作性、培训活动内容等都要亲自审定,保证职业道德工作常抓常新。通过教育培训活动,干部职工的道德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普遍提高。

  过硬的基本功,是搞好为农服务的基础。五常信用社系统岗位练兵、业务培训、爱岗敬业竞赛活动、业务技术比赛已经成为员工培训常年制度,年培训达到300多人次。在窗口建设上,开展全岗位规范服务活动,他亲自到媒体向社会公开工作和责任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并带领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各级党政、企业、农户,下发征求意见函、表,聘请社会监督员,召开座谈会等,对反映上来的问题逐件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同时改善了服务设施落后的现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基层信用社配置了自动化办公设施,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辱使命“三把火”解决“老大难”

  “放贷容易收贷难”,这是多年来五常市农村信贷员的口头禅。1996年农行与信用社分离,五常信用联社就历史性地承担起了支农重任。当时,信用社只有5000万元的信贷规模,远远满足不了70万农民的生产需要,而且每年总有相当比例的贷款收不上来,26个乡镇信用社半数以上亏损。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志平决定把“第二把火”放在吸储上。他积极组织各基层分社筹措资金,同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上级关于涉农资金归口信用社的要求,争取可靠的组织保证。并果断决策,采取内部自行加压的办法,将任务双线下达到各个机构和人头,并建立考核机制。这两项措施使存款额不断上升,到2004年全社存款额已达7亿元,今年全社存款额超过10亿元,成为五常市金融界存款增幅最快的企业。

  变“春放秋收”为“唱四季歌”是张志平点燃的“第三把火”。五常的农民大多还记得,2000年秋季张志平主任在市电视台所做的公开承诺:对农民实行“一次核定、一保三年”,“随用随贷,随有随还”的贷款方式。当年11月,他决定沙河子信用社完成当年贷款任务的前提下,兑现政策放贷350万元,支持当地农民搞副业生产,300户农民用贷款发展地栽木耳,使该镇农民在冬闲时节增收70多万元。这一举措方便了群众,促进了农民增收,为收贷工作打牢了基础。

  改变贷款方式,解决收贷难题。过去每年只有几千万元的贷款,年底却还要登门上户去要账。张志平通过查找病根,认定是贷款方法不对路,原来是钱先拨到村里再由村分配给农民,一倒手就使不少农贷改变了性质,有的被村里截用,有的被村干部亲朋挪作它用。张志平提出贷款直接到农户的办法,在放贷高峰季节组织全社工作人员到农户家里,对农户贷款一次核定三年。这几年五常信用社贷款回收率达100%。

  殚精竭虑为农服务再升级

  张志平主张“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好钱用在扶贫上”,农民什么项目缺钱,就向什么项目放贷。

  几年来,五常信用社为支持志广乡发展高产水稻已累计投放贷款4000多万元,造就了一个优质水稻大乡,全乡每户从优质水稻生产上可获得近3000元的收入。张志平还把业务拓展与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民意乡的土地多为丘陵地貌,粮食产量低,上世纪90年代全乡人均收入不过几百元,信用社在这里的业务非常少。经过调研后,他发现这里农民养黄牛基础好,便主动与乡政府联系,贷款扶持民意乡农民养黄牛。不到3年,信用社累计投放贷款900多万元,使全乡8个村,养牛专业屯达到23个,饲养户995户,专业户97个,养牛户人均收入达到三千多元,现在黄牛产业已经成为民意乡的支柱产业。

  深入调查,密切联系群众,张志平以身作则。每年备耕放贷期间他都要深入一线,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和其他员工一样送贷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针对国家免税,补贴政策出台,农民种地积极性提高的实际,张志平召开班子会议,研究推出了农民购买农机具消费贷款,农村中学生、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和政府富余下岗创业贷款等项目,为“三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张志平倡导的“阳光信贷工程”使发放贷款的全过程置于各级党委和农民的监督之下,增强了放贷工作的透明度。五常是农业大市,农民的收入大多来源于粮食生产,五常信用社支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在2004年实现支农贷款总量,增长量和增长幅度“三个超历史”,2005年给予“三农”支持的政策不变,实惠不减,力度加大,在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支持下,全市乡镇出现扩种粮食的好形势,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将分别比上年各增长5%。

  提高队伍素质,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张志平主持制定了存款、信贷、财务等各项工作方案和远期规划16个,并出台了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

  从去年开始,他们为每一位信贷人员按包片村屯户数印制了贷款业务联系卡,把信贷员、固定电话及信用社办理的各项贷款业务印在联系卡上,并绘制了各村屯农户住址图表,摸清农户底数和情况,使信贷员和农户互相熟悉,有需要能及时沟通。还开展了贷款“一证通”工作,为农民贷款开放了一条“绿色通道”。这一切努力受到农民的欢迎,农民借贷还贷积极,今年11月初就已还贷1.5亿元,占贷款额的20%。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带出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五常信用社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五常市先进单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