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专题 > 正文

第八届中国瑶族盘王节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4:19 新浪文化

  2006年12月6日——12月8日

  开幕式:2006年12月6日上午10:00

  地点:连州文化广场

  展现瑶族同胞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

  中国粤湘桂三省区十县市瑶族地区同胞共同参与

  倡导“原生、原创、原型”的文化观,还原瑶族的古老文化

  “盘王节”和第二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联袂展示,相生相长

  主办单位:广东省连州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湖南省江永县人民政府

  协办媒体:清远日报社

  新快报社

  城市画报社

  承办单位:广州瀚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

中央电视台、美联社香港分社、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香港文汇报、新京报、东方早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周末画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商报、深圳晶报、信息时报、
竞报
、清远日报、清远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杂志、大众摄影杂志、PHOTO杂志、艺术世界杂志、摄影之友杂志、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Getty 图片社、大旗网等

  一、定位

  1、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1届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宣言》特别强调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换所存在的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威胁,要消除这种威胁,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团结,使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能够开办一些有活力、在本国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关注民族文化,立足维护和重建传统文化的丰富个性,尊重文化生态及人类地域性文化的持续发展,这是世界之共识。

  “盘王”是凝聚瑶族族群自我认同的旗帜,以“盘王”为象征的信仰、习俗、艺术等是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盘王节”是这一切的集中表现。

  瑶族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的节日。本届“盘王节”将用艺术的方式,将这一切给予再阐释。为了真正体现“文化持有者”的主人地位,主体意识和主位视觉,本届“盘王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拒绝虚假的“搬演”,拒绝歌舞团化的“改编”。以来自本土的原生态经典民间歌舞为基础,用民族风格的原创性经典舞蹈、音乐和其他视觉作品穿连全场。和现代视听觉表达、现代传播等有机化合,形成一种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新结构作品。

  瑶族几千年形成的文化艺术,就是经典,无需用二三流赝品来取代!这不仅是瑶族自己的一种文化自信,更是与建设文化大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当代潮流相吻合的。通过这一基于传统的表演,旨在向世人证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原创力和启示性。它可以随历史的变迁的变异,但不会衰亡和消失,它将通过某种形式“回到原点”,并在“现代”继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2、宗旨

  我们的宗旨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将瑶族民族原生态舞蹈、音乐及其他视觉艺术集中展现,集形体语汇、造型艺术、舞台表演,并辅以现代的装置、灯光、音响效果等综合演绎手段,展现世界上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奇葩。其根定位在瑶族,其形为以盘王为符号的民族文化艺术。该项目将成为广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及树立人文形象的一个艺术精品。

  二、瑶族简介

  1、瑶族符名的由来

  瑶族先民在南北朝以前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统称为“荆蛮”、“尤沙、武陵蛮”。

  瑶的称呼最早出现于唐初姚思廉的《梁书•张缵传》:“零陵、稀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瑶的称谓从南北朝出现起,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关于瑶族名称的由来,《宋史•蛮夷列传》说:“蛮徭者,居山谷河,……不事赋役,谓之徭人。”称瑶人以“不事赋役”得名。

  2、瑶族人口分布

  全国共有瑶族人口为230多万人,分布在我国南方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六个省(区)的130多个县内。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山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其中大部分聚居在广西与湖南、广西交界的大庚岭、骑田岭、越城岭、萌诸岭和都庞岭等五岭脉南北地区,形成“南岭无山不瑶”的分布局面。

  在中国境外,还有60万瑶族人口散居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瑶族是明清之际从广西、云南迁入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迁到欧美各国去的。瑶族是一个国际民族。

  3、民族构成与民俗风情

  瑶族是一个由不同支系的几部分人构成的民族共同体。

  按语言和习俗信仰,瑶族可划成几个支系:操勉语的盘瑶支系;所操语言属苗语族苗语支的布努瑶支系,所操语言属壮侗族侗水语支的茶山瑶支系。瑶族中还有一部分被称为平地瑶的人,因其姓氏、历史传说、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基本保留了盘瑶特点,故可以划为盘瑶支系。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瑶族妇擅长织染、刺绣,服饰花纹图案精美,富于变化。支系称谓大都以服饰而定,如头饰内以板支托者,称顶板瑶;穿靛蓝衣服的称蓝靛瑶。瑶族语言支系复杂,有多种方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瑶族为了纪念先祖,农历10月16日定为“盘王节”,瑶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风神等,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活动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灵。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

  4、连州瑶族

  连州处于五岭南麓,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早在隋唐时期,连州就成了这一区域内最大的瑶族聚居区。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16年)唐代诗豪刘禹锡在连州为刺史时,就写下了《莫徭歌》、《蛮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等诗篇,对唐代连州徭族的外貌服饰、生活、生产情景作了形象的描写。明清时期,为了加强对瑶族的管理,还专门设立了“化瑶局”,设“理瑶同知”职官专门处理瑶族事务。现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湖南蓝山的紫良瑶族乡、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马市一带,都在连州“化瑶局”的管辖范围之内,现连州瑶安、三水两个瑶族民族乡是本地过山瑶的活动中心。瑶安乡的天光山还遗留有清代朝廷免除瑶民税赋的“莫徭碑”,三水乡的挂榜山,就是悬挂瑶族圣典“过山榜文”的地方。

  三、盘王节缘起

  1、神话传说

  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最隆重的盘王节歌会。在远古时代,瑶山评王和高王作战。评王悬赏招贤,能取高王首级者, 愿将最美丽的三公主嫁与他。不料第二天,一条名叫盘护的彩犬竟衔来高王头颅。评王不失诺言,将心爱的三公主许配彩犬,并封彩犬为盘王。新婚之夜,彩犬竟变成一个魁伟健壮的男子,公主大喜。之后,公主为盘王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不慎被一只羚羊触下悬崖身亡。儿女们闻讯,捕到羚羊,剥羊皮制成长鼓,愤然起舞,以报父仇。以后,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从此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为多数瑶区的节日,又称“还盘王愿”等。到今天,“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目前瑶族不仅仅是分布在中国,在境外,还有60万瑶族人口散居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瑶族是明清之际从广西、云南迁入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迁到欧美各国去的。在交通航运并不发达的古代,瑶族人是通过什么工具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扎根繁衍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又要追溯到一个瑶族无人不知的传说:

  相传元朝大德年间,天大旱,千家峒之外的地方庄稼颗粒无收,县官派人到千家峒催瑶民交粮,千家峒瑶民对催粮官轮流地盛情款待。催粮官一住数月,从峒头吃到峒尾,乐不思归。看到催粮官长时间未归,县官误以为他已被瑶民谋害,上书朝廷。

  大德八年(1304年),官兵杀进千家峒,瑶民寡不敌众,最后只剩下盘、奉、包等12姓瑶逃离千家峒。

  逃离千家峒后,走了七天七夜,来到了大海边,上了一条木筏,在海上转了七七四十九天,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在众人祈求盘王保佑之后方才得以靠岸。上岸后,他们决定分头去找一个与千家峒一样适合居住地方重建家园,盘族老者拿出供奉盘王的金香炉打烂成12块,将随身发号的牛角锯成12节分发给各姓瑶人,并喝血酒盟誓,有朝一日再回千家峒相聚。

  2、中国瑶族盘王节的由来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有瑶胞称之为“盘王会”“庙会”,农历三月三许愿,六月六申愿,秋收之后择吉日还愿。即便到了现在,这一天依然是瑶族人心目中最有分量的一个节日。可见“盘王”是凝聚瑶族族群自我认同的旗帜。以“盘王”为象征的信仰、习俗、艺术等都是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而“盘王节”是这一切的集中表现。

  瑶族盘王节是传承中华瑶族文化与瑶族礼仪的重要活动。为了将盘王节由原来单一的宗教祭祀形式升华演绎成为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交融的积极向上的节庆文化活动,也为了让瑶族人民有一个统一的节庆活动,在1984年8月南宁市召开的瑶族代表座谈会上,来自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的代表一致商定,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瑶族盘王节。

  1988年1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南岭地区,提出了建立南岭瑶族地区经济开发区的构想,当时开发区范围包含湖南的江华、江永,广西的富川、恭城、金秀,广东的连山、连南等7县,后因金秀不属于南岭地区而被列出,增加了广东的连州、乳源,广西的贺县、钟山等4个县市,一共三省区十县市。

  1990年冬,由广西瑶学会发起、贺县(现八步区)主办了南岭地区瑶族代表联席会,会议提出由各县市轮流坐庄,每两年举办一次盘王节。1992年11月,由贺县(现八步区)举办第一届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南岭瑶族盘王节。

  2002年4月,在湖南江永县召开的第六届南岭瑶族盘王节预备会上,经商议,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第七届南岭瑶族盘王节由富川瑶族自治县承办。

  2004年7月,在富川召开了第七届南岭瑶族盘王节预备会,与会的三省区十县市的分管领导和民族局长等代表形成以下共识,认为南岭瑶族盘王节已成为南岭地区盛大的传统佳节和独具风采的文化活动,是南岭地区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和卖点,也是湘南、粤北、桂东三省区边界人民欢叙亲情的聚会和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大潮奔涌的背景下,举办南岭瑶族盘王节更具重要意义。十县市应携手打造、做强做大南岭瑶族盘王节品牌。经商议,决定将第七届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南岭瑶族盘王节更名为第七届中国南岭瑶族盘王节,并认为在今后的盘王节活动中,应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今年,国家有关部门把瑶族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把盘王节做强做大,2006年7,在连州市第八届南岭瑶族盘王节筹备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从第八届开始,把中国南岭瑶族盘王节更名为中国瑶族盘王节。

  四、瑶族人过盘王节

  瑶族人过“盘王节”大有名堂。

  过去,“盘王节”的形式由多个村寨联合举办的“大还愿”,更多的是单家独户进行“还愿”。一年小祭,时间一天一夜;六年中祭,时间三天三夜;十二年大祭,时间七天七夜。

  中祭和大祭要请巫师苟客唱盘王歌,喃祭词,众人跳羊角、长鼓舞,伴吹芦笙、长号,狗头旗引路,抬盘王塑像游村寨,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震天动地。紧接着放树花炮、三眼铳,砍神牛。围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庙会前,会首负责筹备“神牛”祭品,发请帖请祭师、鼓队。各家各户预备酒肉宴请亲朋好友。祭师提前两天到达清扫庙宇,给盘王加冠着衣,装扮一新。全村男女沐浴更衣,头面一新,扎花灯,备彩旗,喜迎盛会。

  祭仪开始,由祭师吹响牛角,左手摇铃,右手舞铜剑,念念有词,发五角文书,请来各路天神共祝盘王。

  片刻,三眼铳齐鸣,花炮炸响,祭师疾唱,屠宰手着红袍执长刀,把披红挂彩的大水牯牛迅速牵到庙前,大刀向牛颈砍去,谓之砍神牛还愿。

  当即百余旗手列队,各家各户抢先前来敬奉盘王。祭师唱起梅山歌,斟上12碗酒,请12位瑶师,唱完洒酒于地。

  祭师领众人,还千灯百烛愿,领鼓队迎圣穿龙。

  接着,各会首献盘王到另一村的门楼前,依道教法事进行。走过4村门楼,福佑村民后,送盘王回庙(回圣安位)。

  节日间有的地方请戏班唱七天七夜的戏,有的地方当晚在门楼前燃放花筒火炮、吹芦笙、跳长鼓舞、颂盘王恩德,瑶族人民表达对盘王的敬仰和崇拜,祈求保佑平安,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五、本届盘王节看点大

  1、主题创意:原生

  第八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开幕式与闭幕式将于12月6日在连州市文化广场举行,重头戏是大型广场表演——其关键词是“原”——原生、原创、原型、文化还原。“原”,点出主题并组成这组节目的基本审美意象。

  1)所谓“原生”,即原生于本土,流传千年的“原生态”作品。

  2)所谓“原创”,即民间原创,强调和尊重“文化持有者”的主人地位和主创“版权”,拒绝任何歌舞团化的“改编”,但将视演出场地需要对演出规模的作一定程度的原样放大。

  3)所谓“原型”,通俗讲就是“原模原样”。表演者和模特需“原模”,主要由村民组成,未受歌舞团模式污染,不化妆;服装需“原样”,是当地实有民族服饰,没做另外“加工”;乐器和其他道具亦原样,需是当地土产的,不要任何替代物;音响需“原声”,即会场音响一律以民族原声为主旋律,包括背景音乐、各地代表队表演产生的音响等;语言需“原话”,即以瑶语为主,配普通话和英语翻译。节目主持人杜绝形容词,只解说有信息量的内容,且最好由各地瑶胞自己讲,用自己的方言讲,主持人只起穿连作用。

  4)所谓“文化还原”,不仅仅是体现在广场表演中,它还延伸、贯穿于本项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准备阶段,表演现场,以及事后。前期准备阶段相当于一次对瑶族民族文化遗产的发现和认证,需要多学科专家的介入。他们的工作是深入民间,和村民一起“摸家底”,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参加开幕式。表面看这只是一次民间艺术的单项“选拔”,但它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意识,都将产生良好示范作用。在表演现场,恢弘的场面,群体的气氛将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感受到时代的脉动。

  为体现这一思想,本开幕式和闭幕式从整体结构、舞蹈、音乐、服饰、音响、视觉装置、灯光设计等方面,都需牢牢把握一个原则:将最本元的文化精神与最经典的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力图为人们带来特殊的视听震撼,大手笔地体现艺术综合性。

  2、开幕式看点:盘王大祭典,梅山图,过九州

  本届 “盘王节”开幕式上,主要以瑶族“盘王节”传说为蓝本,由一个多达908人的演员阵营来重现瑶民海上遇难——乞求盘王保佑——成功上岸后感谢盘王的经过,最大限度地做到原汁原味,让看客们对这一段瑶民的辛酸历史和奋斗触手可及。

  开幕式的两大亮点包括由48位瑶族先生公主持的隆重的盘王祭祀大典,及由350位瑶族同胞在先生公带领下围绕着有瑶族瑰宝之称的《梅山图》载歌载舞进行的“过九州”仪式。

  瑶族瑰宝:《录薄图》

  绘制于清乾隆九年(1745年)的《录薄图》,是瑶族的无价之宝。全图分五卷,总长531米,彩绘在宽0.35米的土白棉布上,以人物为主,大约有1000余位形貌各异的神和人,其中有道佛儒三教先师、帝王将相、民间信仰的各路神仙以及瑶人农耕布织、渔猎劳作的画面,是一幅反映瑶族信仰和历史的珍贵画卷。

  3、闭幕式看点:瑶族民间绝艺大汇演,大型歌舞《连州歌》

  本届盘王节闭幕式,从保护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出发点,组织各县民间绝艺、绝活、绝技表演。包括歌舞(如长鼓舞套路、对歌、牛角号对吹等)、手工艺(如织绣工艺、雕刻等)、绝技(如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活(如某种特殊烹调技艺、土特产制作加工等)、游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