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清帝东巡御路事先都得重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1:20 沈阳网-沈阳晚报

  

清帝东巡御路事先都得重修
历史照片选自“一宫两陵”志赵敬卫翻拍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撰出版的权威志书沈阳“一宫两陵”,首次敲定清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10次东巡盛京拜谒祖陵的年代、日期,揭开清帝东巡史料未曾记载的秘闻。11月28日,记者从中筛选二三事,揭示这段鲜为人知的珍闻史实———

  两陵披甲“叩阍”案《沈阳昭陵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福陵、昭陵曾发生一次
震动朝野的披甲“叩阍”案,以往各史料对此从未详细记载。《清朝野史大观》卷三解释“叩阍”:古代,凡有人受到冤狱,而各部门均不能公平而断,受冤者或其家属甘愿冒死直接向皇帝叩诉冤屈。

  康熙年间,福陵、昭陵各有80名披甲(守陵骑兵),负责保护山陵,责任重大。披甲每人每月饷银二两,从18岁开始任职,终生只能当披甲,没有任何升迁机会,披甲们对此心怀不满。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初四、初五,康熙皇帝分别到福陵、昭陵谒陵时,两陵披甲们集体向康熙皇帝“叩阍”,请求升迁之路。康熙皇帝对披甲们深表同情,遂在圣旨中写道:“此等守陵兵丁,居住年久,终生并无升转,殊为可悯”,并决定打破惯例,给披甲们增加一条升迁之路,即每隔一个时期,便从披甲中选拔若干“骁健、俊拔之人”,或在福陵、昭陵提拔,或去京师充当领催、骁骑校。两陵披甲“叩阍”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年后,两陵披甲们又因住房困难,请求工部建造房舍。经盛京将军奏请康熙皇帝后,康熙皇帝再次予以关照,钦命盛京户部出资“四千八百两”,分给两陵披甲每人银10两,“自己盖房”,并由“钦天监选出房场”。其中,昭陵房场选择在陵前东侧,盖房40间,定名“东营房”。乾隆严惩懈怠官《沈阳福陵志》记载,因当年的盛京礼部侍郎牢骚满腹、玩忽职守,当即被乾隆皇帝罢官发配充军。

  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东巡盛京拜谒祖陵,连续在福陵、昭陵举行谒陵礼和大飨礼。乾隆皇帝发现隆恩殿内祭器摆放潦乱,祭品很不洁净,还出现了与清朝典制相悖现象。乾隆皇帝认为,亲自祭陵尚且如此,日常大小祭祀草率程度更可想而知了。乾隆皇帝在盛京故宫崇政殿举行早朝时,把主管祭祀的盛京礼部侍郎世臣召至面前,严厉指出福陵、昭陵祭祀草率与违制事实,并将其发配黑龙江充军。

  随后,在查抄世臣官邸时,搜到一本《世臣诗集》,其中有许多心怀忧怨的诗句。乾隆帝认为,世臣之所以疏于公务,与他纵情诗酒、心怀忧怨有关。像世臣这样的官员在盛京绝非一人,必须借此杀一儆百。翌日,乾隆帝在盛京故宫迪光殿召见盛京主要官员,拿出世臣《诗集》告诫众官员,盛京是大清发祥地、丰沛故里,世臣作为“世仆”不应忘本。乾隆帝草拟一道圣旨,要求盛京各部衙门供在大堂,不时拜读,以示警惕,“令触目惊心,永垂炯鉴”。承德知县受惩罚

  《沈阳福陵志》记载,清代沈阳曾叫过“承德县”。清朝历代皇帝东巡所走的“御路”,必须事先整旧如新、路面平坦、黄沙铺道、随时洒扫,并且道路取直、减少弯道。对于未按标准筑路的承修官,要予以严惩。

  清朝嘉庆十年(1805年)八月,嘉庆帝东巡盛京祭陵。皇驾到达之前,盛京将军富俊亲自逐段查看“御路”。当他查看到昭陵以东上岗子村附近瓦子峪至昭陵段“御路”时,发现弯道甚多,遂将主修官承德知县伊诚召来,责令其赶紧重修取直“御路”。但是,伊诚阳奉阴违并不遵照办理。因为,修建“御路”用工多少由国库报销钱粮,道路弯曲可延长工程时间和道路里程,从而多报销钱粮,知县伊诚从中渔利。

  几天后,盛京副都统宜兴巡视“御路”,发现这段“御路”仍未改修,便向盛京将军富俊报告,并派八旗兵连夜赶修。

  是年八月二十,嘉庆帝从新宾永陵祭祀后,到达福陵马官桥大营驻跸。翌日,嘉庆帝前往昭陵祭祀,经过瓦子峪时,果然见该段“御路”弯曲迂绕,心中不悦。当天,嘉庆帝在瓦子峪驻跸时,特意传旨盛京地方官员,说瓦子峪之路“迂绕四里有余”,承办官为“报销”所致。绕道开修新路必然占用“旗民田亩”。盛京将军富俊已奏该段“御路”“取直取近”,但实际仍然迂绕。

  这些,无不是“盛京满汉各官彼此不和,互相推诿”所致。嘉庆帝决定,这段“御路”“不准开销”。扣除富俊将军应赏银两;副都统宜兴“督办道路尚属认真,将应得赏银减半赏给”;承德知县伊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当差。本报高级记者邱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