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每月必须写一封家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7:30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 |||||||||
据新华社武汉11月28日电武汉科技大学新校区学工团委办公室上月给全校4700多名新生布置了一道“亲情作业”:每月给家里写一封家书。没想到,一封家书竟然“难倒”了不少大学生。 据《长江日报》报道,此前,学校学工团委办公室主任黎伟曾接到一陌生家长的电话:“孩子上学半个学期了,怎么连一封信也没有,是不是在学校出了什么事?”这个电话
“和父母有什么好说的?”20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某班大一女生宿舍,4名女生对记者毫不掩饰她们的态度:不打算给家里写信,因为给家里发短信、打电话是她们与家中的主要联系方式。 一些家长则视孩子的来信为珍宝。生平第一次接到女儿的信件,武科大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小李的爸爸、妈妈把女儿的信放在枕边,每天晚上都看一遍。资环学院大一新生王斌斌写了一封家书后,不久前一天接到爸爸的短信:“不知你添过冬的衣服没有……”而令该校男生小袁感动的是,8年前他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短短的书信至今仍被他们珍藏在抽屉里。 随着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普及,书信似乎面临成为“文物”的危险。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随着独生子女增多以及社会发展,亲情缺失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两代人的关系大部分是“水往下流”,子女觉得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对上代没有什么依恋。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陶梅生认为,虽然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络视频等可以取代家书的部分功用,但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亲情传递、文化传统承袭上,家书不该消亡。 但据调查,如果学校不监督检查,约九成学生“不打算坚持写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