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那些人 那些事 见证上公山攻坚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9:54 云南日报

  人物→“工地110”

  35岁的中铁十六局掌鸠河项目部经理常志军,有着挺拔的身材,刚毅的国字脸。如果旁人不说,还真难相信这位年轻人已是国内为数不多取得“C级国际项目管理专家”资格的隧洞工程专家之一,他同时是国家一级项目经理,但在上公山,他的绰号叫做“工地110”。

  2002年3月,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四标段上场以来,常志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程建设中,使得掌鸠河四标段成为全线首家贯通洞段。去年,他更在意大利CMC公司TBM掘进机多次受阻的情况下,全面接手了这最为艰难的一段——上公山隧洞剩余洞段。

  “他几乎没有陪爱人和孩子度过一个节假日,为了能及时解决上公山隧洞施工中的难题,他每天自己开车奔波于各个洞口,经常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哪里的情况‘最急、最紧、最难’,他就会出现在哪里,我们都称他为‘工地110’。”工友们告诉记者,今年“十一”黄金周是攻坚的非常时期,而常经理硬是在洞口守了7天。

  心情→满心愧疚

  在工作人员眼中,项目部的党工委副书记王民田是让人说起故事就“鼻中酸酸”的人,一位50多岁的人,仍同那些年轻人一样吃住在工地。在洞内,他通常边指挥作业,边给工人们讲笑话,打气鼓劲,活跃工地气氛。在工地上,他总是微笑,而在面对妻子时,他却满心愧疚。原来,他的爱人患癌症已经好几年了,为了工程的进度,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好好照顾过妻子。

  现场工程师李育成也是这样的人,25岁的小伙子前阵子刚刚才结婚,不过“蜜日”却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妻子来到这里的几天时间,小伙却大部分在隧洞里奋战,根本无暇理睬新婚的妻子。在这里,像李育成这样的年轻人还很多,不过,他们有着对自己工作的诠释:把年轻和汗水奉献给这个精品工程,让掌鸠河的清泉早日流淌进昆明市的千家万户。

  感受→工程艰辛

  “尽管在接手以前,我们已经有了施工难度大的心理准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生产中,异常恶劣的地质条件还是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像涌水、塌方、流沙等一些不可预见的地质现象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我们的施工,最严重的一次在很短的时间里流沙就填满了60米已开挖洞段,最大涌水量达到了200升/秒。”蒋桂森说。

  蒋桂森,中铁十六局掌鸠河项目计财部长,江苏徐州人。来到上公山工地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严”字。严酷的作战条件、严峻的各种考验、严格的纪律再加严密的部署。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这支最多时候达到700人的铁军终于在“严字当头”下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

  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中铁十六局一切以工程进度为中心,加大人员、设备、资金的投入,加强管理,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严格举措,施工真是达到了“争分夺秒”的状态。而开挖进度最高时达到过单口13米/天,在上公山严酷地质条件下,施工进度稳步推进。

  张雅棋 (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