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市135座小水库除险加固焕发青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2:2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通讯员 束文杰 戴连栋 记者 吕宁丰)厚实水库大坝迎水坡由泥土坝变成水泥护砌的硬质坝;原来杂草丛生大坝两侧栽上了绿油油的草坪;昔日无人看守的水库边盖起了造型雅致的管理用房,实现了全天候24小时有人值班。昨天,记者在江宁区横溪镇龙山水库看到,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不仅使这座已有36年高龄的老水库重新焕发了青春,还为该地区在农田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蓄洪滞洪、调蓄错峰等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安全鉴定为消除小水库隐患把脉会诊

  龙山水库除险加固只是全市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一个缩影,据悉,我市共有小水库238座,占全省小水库总数的28%,居省内各市第一。鉴于这些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施老化、管理养护不到位,一直是我市防汛的重要隐患,广大人民群众对小水库除险加固愿望十分迫切。2005年,水利部门在认真普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135座小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经鉴定,这些小水库普遍存在着大坝标准不足,溢洪道(闸)、涵洞等建筑物老化,管理设施陈旧,防汛道路不畅等问题。我市计划花5年时间完成这些小水库的除险加固,以提高水库水位,改善水库周边景观,增加可利用之水。

  省市加大财政投入助我市新农村建设提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大政府对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加固小水库25座,投资4795万元,其中省级经费1986万元,市级经费1818万元,区县配套991万元。采取这种省、市出大头,区县拿小头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区县进行小水库除险加固的积极性。据了解,在2007年度我市还计划加固35座小水库,总投资6847万元,其资金来源主要仍由省市为主。

  “三水”统筹使小水库周边成为开发热土

  “过去漏掉的水比用的水还多,除险加固后不仅节约了水源,还改变了水库景观,让水库周边成了一片开发的热土。”江宁区水利局庞声凯介绍,2005年度全区有9座小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在整治过程中体现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三水”统筹的理念,不仅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为郊县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据悉,江宁的银杏湖、汤泉湖;溧水县的东屏湖、中山水库;六合区的金牛湖等水库周边,由于水源清澈、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成了投资者进行休闲、旅游、度假开发的“香饽饽”。

  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除险加固的135座小水库都将按照“三水”统筹的模式进行建设,同时,已改造完成的小水库都要本着规范管理、有序利用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可用之水,可爱之水。

  (编辑雨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