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3岁残疾青年写出150万字小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5:57 华商网-华商报

  

23岁残疾青年写出150万字小说(图)

  抱着自己的小说,张小波非常自豪

  本报记者陈有谋摄

  右手不灵便、从小有语言障碍、脑袋会不由自主地左右晃动、初中毕业,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残疾青年,却靠顽强和毅力完成了150万余字的小说———《精神与物质》。他,就是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乡残疾青年张小波。

  学医失败萌生写作想法

  张小波生于1983年,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其父张自民介绍说,张小波从小有语言障碍,右手不灵便,头老是摆动,但思维正常、反应敏捷。小学、初中,张小波的成绩一直很好,连续几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初三毕业那年,考虑到实际情况,家里让他上了当地一所卫校,以期有个出路。

  在卫校期间,张小波学习非常刻苦,专业成绩也相当不错。然而,实习期间,由于他与患者沟通困难,加之部分患者对他的多动不理解,最后含泪离开了医院,离开了卫校。

  回家后,家人给他找了两间门面房销售机油。“生意不怎么好,勉强能维持生活。”张小波写道,自己从小就喜欢文学作品,正是张海迪、保尔勇于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了他力量和信心,也养成了他从小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将其记录下来的好习惯。学医的失败,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痛苦。从此,小张萌生了写作的想法。

  历时一年写出150万字“巨著”

  2004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构思,张小波开始了长篇小说《精神与物质》的写作。右手不灵便,就用左手;没有空调,就买个小风扇;没有像样的桌子,就把两个小板凳叠起来。条件越是艰苦,越能激发他的写作激情。一年后,《精神与物质》初稿完成,之后又经过近3个月的修改。今年1月,开始重新誊写,11月初誊写结束。

  《精神与物质》共150回150万余字,足足写满了33个16开的笔记本。小说以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一位农家孩子的成长、奋斗历程,内容积极向上,充满热情。其书稿中尽管有错别字或叙述欠精练等问题,但文笔朴实,结构紧凑。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执着追求、奋斗不已的坚强品格,以及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谈到小说《精神与物质》的创作目的,小张写道:《精神与物质》实为社会现实与理想之作。人生就是一段经历,精神与物质共同发展着,人应该奋斗而过!奋斗乃我们的美感,也是惟一的推动力!

  “小说能否发表,对我影响不大。我追求的是过程,不是结果。”张小波颤抖着写道,无论小说能否发表,他勇于正视生活的态度不会改变,顽强不息的精神火焰不会熄灭,创作热情更不会衰减。本报记者陈有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