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尝鲜宜家 “粉丝”排了1公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6: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昨日上午9点30分,宜家家居成都天府店店长林加文高举锯下的圆木,以这种瑞典人特有的豪放仪式,宣布宜家成都天府店的正式开幕。上午10点,宜家天府店正式开门迎客前,成都消费者竟自动排成上千米长龙有序地候在店外,等候商场分批次放行,进入期待已久的宜家店“尝鲜”。据悉,截至昨晚7时记者发稿时,宜家成都店已接待顾客近两万人。

  剪彩瑞典大使来锯木头

  在宜家天府店入口处搭建的开幕式舞台中央,一根圆形木柱尤引人注目,浅黄色的圆木上还摆着两把硕大的木锯,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现场嘉宾纷纷猜测。

  在现场嘉宾和等候进场的成都市民的阵阵呐喊声中,开幕仪式中最扯眼睛的一个“节目”终于上演了———只见宜家中国区副总裁吉丽安与成都市委常委李昆学一组、瑞典驻中国大使林川与成都店长林加文一组,四人各执锯子的一端用力拉起来猛锯那根大圆木,在四人合力下,圆木虽然很快就被锯成了几段,但几位剪彩嘉宾也累得气喘吁吁。看到这里,“观众”心头原先的那个谜团解开了———原来,圆木和大锯是特意为宜家开业的剪彩仪式准备的,因为宜家是瑞典人开的,而瑞典人传统的开业庆贺习俗就是“锯木头”,类似于中国的“剪红绸”、“放鞭炮”。

  锯完了木头,瑞典驻中国大使林川当场就毫不避嫌地替宜家“吆喝”起生意来。他细说了自己跟宜家家居的缘分。他说,当他还在念大学时,就购买了第一件宜家的产品;成家生子后,他曾疯狂地多次光临宜家,添置家居用品;现在,他已经开始为孙子到宜家采购东西了。他说,目前的宜家已经非常“中国化”,它除了拥有众多的中国员工外还本土采购了众多的中国产品。他笑言,宜家不仅是一个可以买到家居用品的“家”,更是一个可以感受到和谐生活的“家”,宜家店内的瑞典美食非常正宗,好“吃”的成都人都可以来尝尝。

  市民买个舒适买种感觉

  有关人士称,宜家登陆成都显然不仅仅是家居产品的全新革命,更重要的是宜家推崇的舒服生活方式。对此,林加文笑言,宜家产品要实现从小资向大众的转变,希望低价格让成都人都能买得起。

  在卖场现场,成都宜家通过多个样板间,向顾客展示出“三千多元可以布置好一个客厅,两千多元可以布置好一个卧房,并且如果统一合理搭配的话,视觉上也很美观”的样板效果。而记者随机向现场顾客做的一个小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顾客都认同宜家的价格,而且设计又崇尚自然、人性化,很容易引发顾客的购买冲动。顾客叶太太就表示,宜家的产品慢慢看下去都不算贵,几百块钱左右,都可以接受。而另一位女顾客则表示,她对家具方面的价格不是很了解,没有做过太多对比,但这里的东西不用花太多钱,却能满足很多功能,她不觉得贵。显然,宜家带给成都的不仅仅是家居产品,更是一种舒服生活的彰显。

  成都家居业界人士表示,宜家在产品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产品功能性很强,将会影响不少成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赶场

  千个购物车一下抢光光

  按照宜家一贯的开业习俗,此次宜家成都店开业仍未选在节假日,以致绝大多数白领、小资因为上班而没能在第一时间前往“捧场”。即便如此,昨天一大早就已有数千市民候在了宜家门口,如此旺的开业人气在成都新店开张史上十分罕见。更让人吃惊的是,上午10点后,竟出现了排队候场的人需分批次进场的奇观。

  据了解,最早候在店外的消费者是早上8点钟来的,新店产品手册早早就被一抢而空,近千个车位的停车场也被塞得满满当当。虽然宜家一楼入口处已用栅栏设置了六个弯形入场道,总长加起来约有600米,但蜂拥而至的成都市民仍排到了入场道的百米之外。

  同时从市区各个方向驶来的宜家免费班车辆辆满员,每一辆车一到,都会制造一波很大的“人潮”。开业仪式结束的短短20分钟内,二楼入口处堆放的上千个购物推车和购物袋就被一抢而空。

  有人把宜家家居称作“小资通行证”,号称家里如果没有一件宜家家居就算不上“真正的小资”。对于在成都全新亮相的宜家家居,不少成都市民对其产品的设计元素深表认同,坦承宜家产品在成都具有强大吸引力。

  前来开业现场捧场的,有很多都是宜家的忠实“粉丝”。林小姐告诉记者:“我一直就很喜欢宜家的设计风格,但苦于成都以前没有宜家分店,所以只能从杂志上欣赏欣赏而已。”除粉丝外,有很多市民是奔着它的价格而来的,“很多东西都便宜,我就想来买个相因”,市民李先生说。“在滚滚人流中,记者意外发现著名球星黎兵也来了。他不时仔细端详各种商品,神情十分投入。记者文雅实习生周南南摄影谭曦刘亮

  宜家印象

  卖的就是生活方式

  人们往往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品位,而宜家正是能够起到这样作用的其中一个。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宜家吊足了众多“小资情调”的年轻人的胃口。

  在宜家,消费不叫消费,叫体验;家具不叫家具,叫家居。

  你背着宜家的黄色大包,手拿宜家目录,用免费的宜家小铅笔不停圈画,然后取货……你一点点跳进了宜家的“圈套”,宜家贩卖的生活方式正在全世界流行,却让你以为自己在创造生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供应商,宜家独特的经营之道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创建之初,宜家就以“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为目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宜家凭借物美价廉,吸引了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目光。进入中国后,宜家调整了市场定位,目标消费者是那些“想买高档货,又付不起高价的白领”。精准的定位和有力的品牌推广,使“用宜家家具”成了中国白领阶层的流行风。

  在宜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最先设计的是价签。”设计师在设计一种产品之前,就为该产品设定了成本,然后在这个成本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精美、实用。在宜家倡导节俭的企业文化里,“浪费”被认为是“致命的罪过”。这样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宜家人心里。

  综合中国青年报、商界

  宜家启示

  产品策略值得借鉴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零售巨头,一个另类、新潮、率真、个性十足的家居零售商,宜家的成功在于它将自己倡导的生活方式融入产品之中,让DIY(自己动手组装)变成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态度。

  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来自北欧的宜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无疑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

  宜家以其地域文化和传统为基础,立足企业文化,实施全新的品牌战略和产品策略,配合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通过创新的设计不断开拓差异化的市场等等,这些对于我们中国的企业和设计师们在面对市场时如何有效的进行设计目标定位、分析和产品设计并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方式做了很好的参考。 记者文雅实习生周南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