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爱心超市”为何进退两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7:07 扬子晚报

  眼看家中的米袋快要见底了,11月28日,宿迁市幸福街道低保户李先道照例来到位于街道福利院一侧的“爱心超市”,打算领取20斤大米。然而这次,他失望了。爱心超市因为资金紧张,已有两个月没有向街道困难户开放了。李先道的爱人最近患病住院,每月的低保金早早花光,不得已他向街道申领了一张“爱心超市购物卡”。

  幸福街道爱心超市是宿迁市首家济难助困慈善超市,成立于3年前。3年来,尽管成
员一再变动,但每月持有爱心卡的困难户保持在60户上下,救济人口达200多人,仅米、面就先后被领走了近4万斤。

  那么,为何一度红火的爱心超市突然会陷入“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呢?原来,爱心超市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上级民政拨付,二是社会捐助。而这两个来源都是不固定的。首先社会来源一块是视辖区企事业单位的捐赠多少而定的。效益好的单位,刚开始的时候还主动捐款捐物,但时间一长就不太热心了;效益差的单位去了也化不来“缘”。而民政来源一块局限于救济金与救济粮,一般一年中仅有春荒与过冬两次集中拨付较有保障,其余时间则需要向上级零星争取。

  爱心超市两个月没有开放,缘于库存商品已售完,而购买新商品的资金还没有着落。负责超市日常管理的凤凰居委会的李主任说,持爱心购物卡的社区困难户几乎天天来打听超市什么时候能开放,他们好去选些家中急用的粮食及生活用品。对于超市能否坚持开下去,很多人议论纷纷。之前,负责筹款的杨科长也是把能跑的企事业单位全跑了,可募捐的效果不大。“目前,唯一的办法还是只能等上级拨款。”他说,尽管我们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爱心超市呈现出“一头尖”即来源小而支出大的现象,但“爱心超市”没有停下来的理由,因为那些遭遇紧急难处的居民离不开它,“爱心超市”是现有民政优抚政策的有益补充,是民政事业的好帮手,但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让企业做善事可以少交税——从而使它有花开不败的稳定后援。本报记者陈莹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