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孙玉平:泰山之美入镜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7:47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讯为了核实孙玉平报送“泰山新闻奖”的材料,山东电视台办公室的桌子上错落叠压着一摞摞获奖证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电视专栏节目奖一等奖、中国电视奖一等奖……省以上奖158项。如此多的成果怎么得的?孙玉平说,泰山功不可没。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五集电视纪录片《泰山》获全国一等奖,同时获优秀摄影奖、
优秀解说词奖、优秀音乐音响奖,成为全省第一部获全国一等奖和获奖最多的电视片。该片载入《泰山志》,被国家图书馆和联合国收藏,作为泰山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依据。

  《泰山》成为孙玉平成功的第一块基石。可有谁知道,当时他500多天没回家。近两年中,孙玉平查阅资料近1000万字,300多次登上泰山,30多次拍风雨,60多次下后石坞,100多次拍日出……终于发掘了“天门飞瀑”、“万人登岱”、“碧霞宝光”、“岱顶雾凇”这“泰山新的四大奇观”,把泰山之极、之特奉献在观众面前。

  后来,孙玉平摄制的《泰山揽胜》传播到20多个国家,再次声名远扬。

  1988年6月17日,省级5家媒体安排专人等了两年没拍到的泰山海市蜃楼,孙玉平在拍别的片时,利用在泰山观察积累的气象知识逮了个正着,在我国也是在全世界第一次用摄像机拍下了30年罕见的海市奇观。

  这年,他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新闻界第一个“省级拔尖人才”。

  后来,他又接了《中华泰山》大片。

  对于《中华泰山》,片子拍完,整个工程才进行了不足一半。在编辑机房里,孙玉平把数以千计的录像带、史册、书籍、地图、索引、卡片……像摆棋子似的摆开,昼夜奋战。有一段时间,他断断续续地干了22个通宵,浑身乏力,最后晕倒在编辑台上。

  《中华泰山》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等30多家媒体发表了10万多字的报道和评论。

  目前,孙玉平正担任大型系列片《闯关东》的总编导。以后还要搞100集《大哉,孔子》,并再拍一次泰山。

  孙玉平说,泰山和新闻事业的融合养育了他——给了他正气,不信邪;给了他豪气,不怯懦;给了他毅力,不退缩;给了他智慧,不浅薄;给了他激情,爬上一个又一个高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