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贫寒“湘仔”家教3年求学东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7:57 沈阳网-沈阳今报

  

贫寒“湘仔”家教3年求学东大
何仁义给同学们讲自己勤工俭学的事迹。
贫寒“湘仔”家教3年求学东大
为了供妹妹读书,何仁义放弃了保研的机会。
贫寒“湘仔”家教3年求学东大
当家教时,家长送给他这部手机。
贫寒“湘仔”家教3年求学东大
何仁义的大学生活,清苦却充实。他是一名贫困大学生,正在读大四。考上大学那年,他带着借来的4500元钱到学校报到交了学费,从此再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

  3年的时间,他靠做家教维持生计,当家人需要的时候,前后给家里寄去8000元救急

  他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自己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决定保送他读本校的研究生,可是他为了赚钱供妹妹上学,放弃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他的名字叫何仁义。他的故事不传奇,但这些故事成了他的许多学生和学弟学妹奋发向上的动力,他被称为东北大学的洪战辉。

  “吃饭了吗?都吃什么了?”2006年11月29日,湖南衡阳樟木乡培元村村头的公共电话亭里,一位老母亲在殷切地询问。

  对她,看电话亭的人很熟悉,甚至这些对话也很熟悉: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只会用这样的对话表达对远在沈阳的儿子的关切。她是何仁义的母亲。

  “吃了。四毛钱辣白菜,六毛钱米饭。”电话里何仁义的回答一如既往。

  三年了,何仁义记不清到食堂吃了多少顿辣白菜加米饭,偶尔会改善一下生活,也就吃上一顿白菜炖豆腐。

  考上大学求遍全村没凑够学费

  何仁义,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来自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的收入主要来自几亩薄地,母亲偶尔出去打打短工,他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妹妹。

  虽然出生在穷苦家庭,何仁义却非常争气,中学念的就是重点,2003年他参加高考,“考完我回家等成绩,心里特别矛盾,想知道成绩又怕知道成绩。如果考上了,我拿什么去念?”

  他接到了东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软件工程专业。“根本就不知道软件是怎么回事,就是看着新鲜,以前我都没碰过电脑。当时最直接的问题是,第一年5200元的学费到哪去找,那相当于我们家几年的收入。”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一段日子,何家没有欢乐,“看着我爸为了学费东家借西家求,低三下四的样子,我就想,我怎么就考上了?要是没考上多好。”

  何仁义跑到县城的银行去贷款,但是没批下来。父亲带着他走遍了全村,最后借来6000元钱。母亲为他买了一个新书包,一个旅行箱。“考上大学是值得庆祝的事,学费又都是乡亲们出的,自然得花钱请客,就硬着头皮摆了两桌。”

  2003年9月,何仁义带着剩下的4500元钱,几件别人穿剩下送给他的衣服,远来沈阳报到,“当时想要是学费不够学校不让读书,就先在沈阳打工挣钱。”

  推销自己不显眼的他总有活干

  在老家银行没办下来的贷款,却在东北大学办下来了。通过助学贷款绿色通道,何仁义直接坐到大学课堂里。

  军训刚过,何仁义便开始了兼职家教生涯,这一干就是三年。

  每个周末,加上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他都穿行在沈阳的大街小巷,多少次摔倒在冰天雪地里,冻伤手脚耳朵,到现在手上还留有冻疮印记。“我原来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听师哥师姐说,做家教最挣钱,每小时就能挣二三十块,而且还不耽误学习,我干两个小时就够一个星期的吃饭了。”

  辽宁工业展览馆,是何仁义到沈阳后最先了解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家教市场。

  刚来这里找活干,何仁义不知道该站在哪,“同学就告诉我在大馆,我一个外地人打听来打听去找到大馆,站了两个小时也没有见到需要找家教的人。我一问路过的人,才知道应该站在桥下面。”

  “我个子不高,知道自己并不显眼,因此一有家长过来找家教,我就主动推销自己。”何仁义对家长说,可以先试讲,如果认为讲得好就用。就这样,何仁义找到了第一个活。

  “第一次家长没挑剔我的口音,后来有家长担心,我就说我是有家教经验的,可以慢慢讲,如果孩子有的地方没听明白,可以反复讲。”何仁义说,“每次到桥下都能找到活干,这是最高兴的事。”

  辛苦家教家长奖励他一部手机

  那一年,他教的一个孩子数学成绩从60多分提高到120分,家长一高兴,送了他一部手机,“说是以后找我也方便。”

  这部功能非常单一的手机,此后一直陪在何仁义的身边。

  三年的家教生涯,何仁义付出了许多,但还是坚持了下来。2003年冬天滑冰课上,他不小心左手摔伤,造成肌肉组织红肿,不能动弹,放学后他还要骑着自行车赶到和平区光荣街附近给学生上课。左手不能动,他只好用右手独臂扶着自行车车把,在寒风中骑行。

  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晚上做完家教回到寝室就快到11点要熄灯了,他常常饿着肚子,因为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有一天下大雨,我冒雨跑了半个小时回寝室,第二天就病倒起不来了。”

  就这样艰苦的打工,在大学里三年,何仁义挣了两万块钱。

  孝子反哺寄钱回家求父亲看病日子过得平淡,何仁义每天穿梭在教室、寝室、学生家之间。

  “家里挣钱太不容易了,一次我妈出去干活,铁末子崩到眼睛里,现在几乎看不见了。”2004月9月,何仁义的母亲打电话告诉他:“奶奶病逝了。”何仁义听后,把做家教一年攒下的3000元钱邮了回去,“这样丧葬费就不用求人借了。”

  2005年春节,何仁义给刚刚考上省重点高中的妹妹邮回3000元作为学费和生活费,“妹妹争气,我供她上学。”

  2006年3月,何仁义的父亲忽然咳嗽得吐了血,不得不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到一半带的1000元钱就花光了。

  父亲害怕得了不好的病,不想继续检查。何仁义劝父亲:“不检查不行,检查才能知道到底得了什么病,我这还有2000元。”在何仁义的劝说下,父亲用他邮来的2000元钱看病,结果被确诊为肺癌。

  班长徐国君和东北大学勤工助学委员会主席齐祥龙得知何仁义父亲得了肺癌,号召全校同学捐款。

  同学们设了五六个捐款点,一周时间全校同学捐款36000元。那段时间,何仁义很自卑,不敢出门,生怕有人在背后指着说,“那就是何仁义。”

  很长一段时间,何仁义才缓过劲来。这36000元钱汇到父亲的手上时,这个50岁的汉子,哭得像个孩子。

  “今年9月,我爸走了,走得很安详。”何仁义说。

  感恩的心要设立自己的奖学金

  昨天,记者在何仁义的寝室看到他学习用的电脑。同寝室同学徐国君告诉记者,“何仁义的电脑是他自己挣钱从已经毕业的师哥那买的二手货,我们学软件的必须得有一台。”

  何仁义每年都会获得曾宪梓优秀大学生奖学金,三年有一万多元,都交了学费。

  记者:你在东北大学读书感到怎么样?

  何仁义:幸福。如果以后有能力,我也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想为贫困生设立奖学金。

  记者:边打工边学习累吗?

  何仁义:虽然很累,但生活很充实。虽然经济条件贫困,但精神还是很富有的。

  接受采访时,何仁义始终面带微笑。

  今年10月份, I B M大连分公司等四家企业相继给何仁义打来电话,准备等他毕业后聘用他,他最终选择了深圳华为,“毕业后在那搞软件研发,月薪能超过5000元。”

  放弃保研早点工作供妹妹上学

  何仁义的辅导员孙乐老师说:“他特别要强,什么事都能自己解决,念大学不但生活费自己解决,还往家里寄钱,并且学习成绩很好。有时候他一天做4份家教,常常赶不上吃饭。”

  何仁义的学习成绩年级排第28名,按照规定可以保送本校研究生。虽然他很想读研究生,但考虑到经济条件和求学的妹妹,还是决定先参加工作。

  他的故事感染了他的同学和老师,他多次给学校的大一新生做报告,被同学们称为东大的洪战辉。

  “我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典型,也不传奇;我到现在还欠着学校的学费,家里也有外债,我做的其实不够好……”何仁义眼睛看着窗外,憨厚地说。

  首席记者隋冠卓记者王丹实习生徐奥哲文孙盼盼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