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贫也不要“白来”的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9:27 新文化报

  

家贫也不要“白来”的钱

  拾金不昧的纪大姐 记者 郭诺 摄

  

  本报讯 (记者 马萍) 面对捡到的1000多元钱不动心,不难;难的是,捡到这些钱找了一上午终于还给了失主。走街串巷卖塑料袋的纪大姐就是这样做的。

  找一上午失主还钱包

   28日8时许,纪大姐卖塑料袋路过长春市建设街和西中华路交会处时,捡到了一个咖啡色钱包。她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各种卡外,还有十多张百元钞票。

  “这卡应该很有用,失主说不定咋着急呢!”纪大姐叨咕着,也顾不上卖塑料袋了,赶紧赶回家。儿子劝妈妈别着急,“实在找不着失主,咱就向报社求助。” 娘俩发现,包里除了现金还有多张卡和两张名片,失主可能是一个姓计的女士。“我和儿子终于找到了线索,很兴奋。可按照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人家都说不认识计女士。”娘俩犯愁了,最后二人发现了计女士的工作地址。纪大姐一看,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就一路打听开了。

  这两天,长春很冷,纪大姐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失主计女士的工作单位。好在确实有这人,但是人不在。“太好了。我留下电话,让她联系我。”纪大姐委托了计女士的同事。

  “直到同事说有人捡到钱包,我才发现钱包丢了。”计女士说,那天早上上班时,她下车太着急了,钱包掉出去也不知道。“纪大姐人太善良了,辛辛苦苦找了我一上午。后来,我跟她说自己去取钱包,她非不让,又骑了很远的自行车给我送到单位来了。”

  家贫也不要“白来”的钱

  

  昨日15时许,记者见到纪大姐时,她正从外面回来,冻得通红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自行车车筐里还放着一堆没卖完的塑料袋。

  说起捡钱包的事,她说:“做人,就求个心安理得吧。我可尝过丢钱的滋味。去年,我辛辛苦苦挣了一个月的400块钱,放兜里被小偷偷了,当时难过死了。我捡到钱时就想,可不能拿这‘白来’的钱。”

  “说实话,我家是困难,丈夫骨股头坏死十来年了,一直没钱做手术,走路都得靠双拐。后来,我就给他租个床子,让他坐着卖,一个月能赚个二三百块钱。我没日没夜地出去跑,也就挣个400块钱,儿子也没工作。但我们一家人都很乐观,我们靠自己的双手致富。”大姐爽朗地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