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崔台子营盘疑是明烽火台遗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0:08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刘光昱、栾云鹏)港城文物专家长城考古有了新发现,一直被人们认定是清朝海防设施的山海关崔台子营盘被怀疑是明长城烽火台遗址,被长城专家们苦苦寻找了多年的白辅三号敌台也有望揭开神秘面纱。

  日前,山海关开发区附近一位村民致电秦皇岛长城学会,希望专家能对当地崔台子营盘的巨型土台进行考古验证,那里很可能是一座尚未被发现的明长城烽火台遗址。专家们
此前就有推测,明长城白辅三号敌台很可能就修建在这座土台上。

  昨日上午,记者随秦皇岛长城学会与山海关文物局的专家来到位于山海关开发区第二中学附近的山海关崔台子营盘遗址,发现这座高大的土台有明显的人为修建痕迹。

  据秦皇岛长城学会秘书长郝三进介绍,由于这里地形比较隐蔽,而且受周围建筑物遮挡,始终未被专家发现,据当地百姓相传,这里曾是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建造的山海关海防设施崔台子营盘,当时还有150名驻兵守卫。经专家考证,土台有多道明显夯土层,其建造工艺、轮廓、面积均与长城烽火台相仿,而且,此处距边墙子烽火台5公里、距入海石城1.5公里、距滨海长城1.5公里,与边墙子烽火台和老龙头成犄角之势,交相呼应,具备明长城烽火台特征,很可能是明代山海关海防重要设施遗址。

  专家介绍,清康熙二年修十八续《永平府志》曾记载,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军门张佳卿、真定游击董承祺曾在附近修建白辅三号台、北小辅四号台、大湾五号台、界牌六号台等长城设施,但这些史书上记载的长城敌台,专家们始终未能找到其遗址,也成为了困扰长城专家多年的长城敌台之迷。

  专家推断,这座曾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崔台子营盘的土台很有可能是这里最早的明长城海防设施,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白辅三号台,清代经整修又成为崔台子营盘。

  目前,专家正对各种推断做进一步考证。他们说,无论它是否是明代烽火台遗址,在专家考证期间,都应立即立牌对其进行保护,以防再次遭受破坏,目前,山海关文物稽查大队工作人员已经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以制定保护措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