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分析:中国外交视角是唯物务实的第三世界视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4:40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哥伦比亚媒体在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时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全方位”和“多领域”的,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外交也是“多功能”和“多目标”的,不但涵盖世界所有地区,已经参与或正在努力参与国际事务的各个方面,而且寻求实现多种目标。哥伦比亚《一周》周刊最新一期围绕中国外交视角这一主题刊登一篇题为《长征》的文章,要点如下:

  虽然一批在国外接受教育的精英学者加入到中国外交智囊团中,但中国的世界视角仍然是唯物主义的,是务实的,是第三世界的视角。或者说,中国将自己定位为代表第三世界声音的强大的新兴国家,是平衡和推动多极化的重要角色。中国认为,只有在多极化背景下,才有可能实现持久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模式。

  因此,第三世界色彩仍然是中国的思想与行为的主导,这是促成近期一些国际大事发生的动力,特别是同非洲、拉美和南亚国家之间高层互访的加强。

  应该说世界媒体对包括国家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国家主席在内的中国高官频繁访问上述地区的外交行动关注过度,实际上这不过是中国传统的外交重心而已。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

周恩来就经常访问非洲和亚洲国家,随着非洲国家获得独立或去殖民化,这种交往日益密切。

  也许拉美是个例外。首先,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拉美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起才接受了中国的主动外交。在中国的外交理念中,发展同某些国家的关系最终会影响到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国在加强同拉美关系的同时需要考虑同美国的重要关系,当某国同美国过于接近或过于敌对时,中国就会更加谨慎行事。正因为如此,中国加强了同外交政策更加独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受美国控制或与美国对立的程度相对较小。

  这种行事方式是不无道理的,在历史上也有先例可循。中国在联合国代表地位的恢复就建立在这种“全方位”外交的基础上,同非洲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坚定友谊帮助中国赢得了足以打破美国支持下的台湾联盟的支持票。上世纪80年代的外交扩张主要目标是非洲和拉美,今天拉美已经成为中国多极世界战略的一部分。

  全方位的外交在中国已经执行了很多年,所不同的是如今这一外交政策成为国际媒体和专家的关注焦点。中国成为众所瞩目的对象,任何国际领域都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

  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经济或政治背景下的产物,而是长期精心培育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没有所谓的中国在第三世界的“新兴”地位。

  中国同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保持每年或每半年一次的定期外交往来。日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就是这种高层互访模式的一部分。同样,每两年或三年就会对拉美进行高层访问,未来几年内这种访问有可能更加频繁。在中国外交部的日程中,总理或主席对非洲的访问是每年最先确定下来的工作安排之一。

  但是,在强国林立的世界上,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主角。中国的国际日程日益广泛而复杂,中国的大规模外交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同其他大国关系的制约。在这方面,中美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日本、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其次是同印度、巴基斯坦、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再其次是非洲,最后是拉美。

  明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中国已经开始制定2007年的拉美日程。同亚洲,特别是同中国外交关系并不深厚的哥伦比亚能否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取决于对中国外交战略特点的解读能力,以及能否制定一项同样“全方位”和“多目标”的哥伦比亚外交政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7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中国 外交”的相关新闻
中国驻联合国外交官:中国是值得信赖的发展伙伴 (2006-11-28)
中国外交部接待日本中学生 送福娃手机链 (2006-11-28)
斐济国内局势趋紧 外交部提请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2006-11-27)
中国外交部呼吁恢复六方会谈 (2006-11-27)
外交部:300多名侨胞进入中国驻汤加使馆避难 (2006-11-22)
中国对美智库外交尚弱 学者建议官员外出演讲 (200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