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沿海岛礁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5:12 杭州日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 王维龙 通讯员张奔)“以前家里来了客人,阿拉随便到海边转转,花几分钟就能弄到一碗螺。近年大批外省人涌入嵊泗拾螺,把马关沿海礁石上的螺都采光了,阿拉平常想弄点吃吃也弄不到了。”舟山市嵊泗县菜园镇马关社区,正在路边理网的小关岙村村民付满华愤愤地说。

  无序滥采,岛礁资源遭破坏

  据了解,泗礁岛马关一带及附近的半边、白节、柴山等岛礁,过去贝类、藻类资源非常丰富。有名的如贻贝、牡蛎、藤壶、佛手、海葵、黄螺、辣螺、马蹄螺,还有羊栖菜、裙带菜、紫菜等。近几年,马关社区涌进两三百名安徽、江西、贵州等省籍的外来人员。他们租住民房,以采贝为生,不分大水小水,不分白天黑夜,见什么采什么。采完了近处的,就合伙租船到远处的荒岛上采;采完了好采的螺、贻贝等,就采牡蛎、藤壶及海藻,岛礁资源遭受较大破坏。

  在小关岙村,住着十余个贵州人。小朱以900元一年的租金,向当地村民租了一间旧平房,与妻子安顿下来,张罗起采螺的买卖。“我来嵊泗已经五六年了,在小关岙的贵州人中算是较早的一个。”据他介绍,原来小关岙的贵州人不多,也就一两个人。因为拾螺收入好,一些同乡跟了来;男人在村里安顿下后,又把妻子带了来,因此近年人数大增。有些人在小关岙租不到房,住到了其他村。

  据了解,不单是马关社区干部群众为外来人员无序滥采问题担心,嵊泗县的其他乡镇、社区也普遍遇到这个问题。

  收入几何,3个月有2万多?

  拾螺有多少收入?小朱说,一般一个人一天可拾七八十元,运气好时一天有100多元。因在马关的贵州同乡多,他和另一贵州人以5000元一年的租金,雇用了一艘8.8千瓦(12马力)的小型渔船,合伙到外岛拾螺。搭船者出海一次,每人交二三十元。

  “他们说的收入保守了。”65岁的小关岙村村民陆根祥不以为然。他说,今年5月,他问过几个贵州拾螺人,当时他们每人已有2万多元收入,“这些人从老家过完春节回来,不过才拾了3个月螺啊!”陆老伯说,对拾螺的高收入,他们一点也不眼红,毕竟这行当赚的是辛苦钱。问题是外来人员拾螺,一点也没有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往往是“大小统吃,捞到是食”,对岛礁资源的破坏实在是太厉害了。

  冒险出海,存在安全隐患

  海上天气变化无常。2004年,在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10多名中国公民拾贝遇难事件,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外来人员在沿海采螺,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嵊泗县马关社区干部许建红说,现在因为泗礁岛上的螺基本被拾光了,很多外省人就雇船到外岛去拾。船主为多赚搭船费,常常超载。有时海上刮大风,拾螺者也冒险偷偷出海,社区防不胜防,“他们每出海一次,我们就提心吊胆一次”。

  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刮台风时,他们都会采取措施,禁止相关人员出海打鱼采螺贝。

  如何管理,法律有“空白”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副主任纪志康告诉记者,近几年,外来人员涌入浙江沿海,进行无序滥采螺贝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比较严重。虽然一直以来,沿海当地渔民也有捡拾螺贝的习惯,但主要是自己食用,数量有限,又注意拾大留小,对资源基本没有影响。舟山实施“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后,一些小岛居民搬走了,房子、土地空置着,外来人员便“乘虚而入”,把采贝挖螺当做主要经济来源,问题就严重了。

  “贝类、藻类等岛礁渔业资源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而且是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无节制的滥采滥挖,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导致岛礁渔业资源衰竭。”纪志康说,但目前,谁可以采挖这些岛礁资源,以及造成破坏会受到什么处罚等问题,国家法律,浙江地方性法规等没有相应规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如何加强管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无序滥采岛礁渔业资源的现象,已引起我省和舟山当地有关方面的关注。

  据了解,嵊山镇所属六个行政村组建了嵊山六方岛礁养殖公司,负责确权范围内岛礁各类贝藻资源的保护工作,重点保护厚壳贻贝、亲贝、产卵期的黄螺资源以及珍类野生贝藻类资源,还聘用渔民担任海上巡逻管理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