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鱼米之乡”的饮水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7:36 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罗道海文/图

  核心提示

  ■荆州市水利部门调研显示,江汉平原地表水除长江和几条主要的支流水质较好外,其内河沟渠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大部分是Ⅳ、Ⅴ类水,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

  ■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市的516万农村人口中,有360.18万人还是直接以河渠塘堰和浅层地下水为饮水水源。经微生物检测,这360万人所用水源均未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约占农村总人口的70%,涉及到全市所有的地区。

  ■与此同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水改工程”,并未彻底解决居民的吃水之忧,当时兴建的4000多座水厂如今纷纷倒闭,仅剩下500余座还在运转。

  ■荆州市水利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吃水”难题,先要解决整体规划、行业标准和保护水源三个问题,“荆州至少要投入5.8亿元,而政府没有这么多钱投入进来。”

  ■以水多著称的江汉平原,由长江、汉江冲积而成,境内湖泊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水喝茶,对于生活在水资源富余地的刘学武,此前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而近几年来,他越来越在乎“饮用水”这几个字了。

  住在洪湖市二洪村的刘学武,一家4人,如今几乎都靠买桶装纯净水度日。“平均三天一桶水,每桶五块钱,一年要近七百块。而我们家有八亩水田,除去开支,每年纯收入三千多块钱。”

  “就是说,我们一个家庭要花四分之一的收入,用来解决喝水问题。”坐在记者对面的刘学武一脸无奈——村里水井的水早已不能饮用了。

  以水多著称的江汉平原,由长江、汉江冲积而成,境内湖泊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近十年来,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开始“恨”水,并为“饮用水”犯愁——沟渠塘堰和浅层井水,均处于“不干净”状态,他们需要钻井80米取浅层地下水来饮用,甚至购买桶装纯净水饮用。

  “冬天喝泥巴水,夏秋喝农药水,想放心就买桶装水。”这句话,近些年在江汉平原部分农村地区流传。

  饮水,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负担。

  近水却不敢吃水

  刘爱英婆婆家门前,有水沟、水塘,还有请人钻的压水井,但洗菜后,还不得不用纯净水将所有的菜再清洗一次。

  “水多也是白多了,这些水都不干净,有虫子(血吸虫),全被污染了,就连牛也不喝沟里的水。”刘婆婆说,他们家几年前都开始花钱买桶装水了。

  荆州市农村范围内,不安全用水人群有360.18万人,约占农村总人口的70%,涉及全市所有地区。

  11月22日晌午,江汉平原上空,乌云密布。

  监利县陈赵村4组,69岁的刘爱英忙得不可开交,两个儿子快要回家吃饭了,她得抢在下雨前把饭做好。中午的菜是菜薹和莴苣炖鸡,“还要洗些白菜下火锅”。

  对刘爱英而言,做饭是家常便饭,但洗菜却有些烦琐——她得将菜薹和白菜去掉残叶,拎到家右边的水沟清洗一遍,再转回到家左边的压水井取水接着冲洗。

  “为什么会漂着油呢?”压水井的水,呈淡黄色,还漂着一层油,刘唠叨着返回厨房。

  还是不放心,老人拿起一个塑料盆走进卧室,从桶装纯净水中倒出半盆,将所有的菜再清洗一次。“沟里和井里的水都不干净,不得不这么麻烦。”刘爱英说。

  刘爱英家门前的马路边,有一条长满水草的深沟;右侧则是10多年前县里为解决农田灌溉,新筑的水沟;左侧还有一个自家花钱请人钻的压水井和小水塘。

  “水多也是白多了,这些水都不干净,有虫子(血吸虫),全被污染了,就连牛也不喝沟里的水。”刘爱英说,他们家几年前都开始花钱买桶装水了。

  陈赵村党支部书记陈敦兵说,村里共有2000多人,像刘爱英一样,几乎每家都不会取河沟的水直接饮用,经济条件好的全喝桶装水,条件差的就钻井取浅层地下水喝。

  监利县水改办公室主任陈绪平出示给记者的今年3月的一份饮水安全报告显示,目前全县124.13万农村人口中,有82.29万人仍饮用污染严重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所占比例高达66.3%。

  记者在江汉平原调查得知,不仅监利,洪湖市、江陵县等地也是如此。

  洪湖市峰口镇二洪村5组,境内有三条主干渠,但是近10年来,河水再也不能饮用了。

  71岁的涂国平两年前花钱钻了一个压水井,井有30米深,但他听说“要80米才能有干净水”,只得又买来细沙过滤井水,等杂质沉淀后,再烧开后饮用。不过,他和老伴为了“后代的安全”,从不让6岁的孙女喝井水,专门买“5块钱一桶的纯净水”喝。

  “我们家条件稍微好些,还能喝桶装水。”45岁的刘学武说,在他们村里,能喝桶装水的只占50%,对于用桶装水洗菜,从来不敢“奢望”。

  荆州市水利局农水科科长刘振帮介绍,目前,荆州市所辖8个县市区和1个开发区,总人口约640万,其中农村人口516万。去年5月,经全市范围内的农村用水调查,通过专家评审和认定,在全市农村范围内,不安全用水人群竟然有360.18万人,约占农村总人口的70%,涉及到全市所有的地区。

  刘振帮告诉记者,360万农村人饮水不安全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为高氟水区,集中在松滋市等山丘地区,因山体土质的原因,水中氟的含量超标;二是沿长江两岸1公里范围的老百姓,因不允许打井而缺水;三是49万亩的血吸虫疫水区;四是大部分的Ⅳ、Ⅴ类水质的河沟区。

  污染源脏了饮用水

  据介绍,江汉平原地表水除长江和几条主要的支流水质较好外,其内河沟渠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大部分是Ⅳ、Ⅴ类水,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主要表现为耗氧量超标,夏季细菌、大肠杆菌含量超标。而污染主要是农村生活垃圾和农药污染,以及城市工业污染所致。

  “10个农村人,就有7个人没有安全水喝,这说明境内水源遭受巨大污染。”刘振帮说:“最先看到这个数据时,我吓了一跳。”

  为调查江汉平原饮用水现状,记者从监利县城到洪湖市城区,走访了毛市镇、瞿家湾镇、沙口镇、峰口镇、汊河镇。

  在监利县毛市镇卸市村,村民说,如今大河淤成小沟,流水成了死水。在众多的河沟中,水草和垃圾共处,耕牛也成了河沟中的常客。“常常是几米开外就能闻到臭味。”

  监利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对几个乡镇饮用水的化验报告显示,四湖河周沟镇水域水样浑浊度为30,超标10倍;耗氧量为20.9毫克/升,超标4倍;菌落总群为1100个/升,超标11倍;大肠菌群为130个/升(标准为0)。

  记者驱车沿着公路到洪湖境内后,放眼所及,只见湖泊密布,一条条河沟贯通,但水中的水箱养着泥鳅、鳝鱼、螃蟹,一簇簇网箱犹如星星点缀于水面。峰口镇的峰白河,成了鸭、鹅的乐园,水面黝黑,还有一条接一条的废弃木船。“现在没有鱼可以捞了,船和鱼网全都废弃了。”

  荆州市水利部门介绍,江汉平原地表水除长江和几条主要的支流水质较好外,其内河沟渠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大部分是Ⅳ、Ⅴ类水,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主要表现为耗氧量超标,夏季细菌、大肠杆菌含量超标。

  多年从事水利工作的刘振帮,对整个江汉平原的水系非常熟悉。他说:“江汉平原湖网密布,江河水系贯通,整个平原的水网都是连通的,只要上游一处受污染,过不了多久,就会影响到下流。”

  究竟是什么污染了江汉平原水质?

  荆州市水利局、监利县水改办、洪湖市水利局等单位受访官员都认为,主要是农村生活垃圾和农药污染,以及城市工业污染所致。此外,以前农村经常泡红、黄麻(一种植物),也是造成河沟污染的成因。而目前,农村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垃圾处理厂,村民将垃圾沿河沟堆放,一遇大雨就会流入沟中。江汉平原还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地,无论是水稻还是棉花,都需要喷洒农药。

  另据环保部门统计,荆州市约七成的工业废水没有达标排放。

  “地表水污染,也导致地下水遭受污染。”洪湖市水利局农水科科长郑文锦说,江汉平原以前是沼泽地,经多年的沉积,水生植物腐烂后分解,产生一种有毒物质,加之地表污染水的渗透,所以地下80米以上的地下水是不够安全的。

  水污染引发连锁效应

  水源遭受污染,带来的是一个连锁效应,不仅对人体带来健康危害,还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因为水污染,我们只能依靠桶装水,这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村民刘学武说:“要是光靠种地,一年四分之一的收入都要用来解决喝水问题,所以村子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今年9、10月份,洪湖市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科的3名工作人员,花费了一个月,对全市农村饮用水进行了一次抽检,主要检测砷含量,共取了1000份水样(多数是压水井水),结果显示有229份超过国家标准。

  工作人员介绍,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去年仙桃一对夫妇因常年饮用砷含量超标的井水而中毒。“长期饮用砷含量超标的井水,会慢性中毒,可能引发人体消化、生殖系统感染,最严重可导致皮肤癌。”

  工作人员说,这次监测,“让我们有关部门不得不绷紧神经,一旦砷中毒,连诊断都很难,更不用说治疗了。”

  一名工作人员担忧地说,洪湖市大同村几年间,被查出癌症患者30多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年人。

  洪湖市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王科长分析,结石病人增加主要是因为饮用水源硬度偏高。他说,目前江汉平原大多数农民的饮用水源是10米左右的浅层地下水,这类水硬度较高,钙、锰离子含量大。

  “因为水污染,我们只能依靠桶装水,这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刘学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普通家庭4人,平均3天一桶水,当地每桶的市价在5元,一年需要700元;而一个家庭一般有8亩水田,除去农业投资,一家一年的纯收入有3000多元。“要是光靠种地,一年四分之一的收入都要用来解决喝水问题,所以村子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刘学武说,他家在二洪村算是比较宽裕了,虽然买了饮水机,但一般不开电源,“能常年喝上桶装水就不错了,能节约一点电费算是一点吧。”

  在监利县毛市镇集市,记者看到几家小卖部都售卖桶装水,且牌子众多,价格在3元到5元不等,“价格太高农民承担不起”。

  记者多处打听发现,江汉平原农村桶装水市场也极其混乱,有的一桶纯净水竟然只卖2元钱,最高不过5元钱,生产厂家一直蔓延到乡村。一位疾控工作人员说,根据生产纯净水的流程,如果说一桶水只有2元,那就是一桶自来水,根本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加工处理。

  水改工程濒临绝境

  上世纪70年代末,荆州水改工程建成4000多座水厂,但目前仅剩500多座还在运转,村一级水厂几乎全部倒闭。

  多位专家分析,倒闭的大多是村级水厂。建设之初,受当时多方面的条件限制,村级水厂的规模都不大,净化、消毒设施也不到位,在实际运作中,加之覆盖的人群有限,自然会经费周转不灵,管理又是由村级负责,有的技术标准也很难跟上,最后必然倒闭。

  上世纪70年代末,荆州曾经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改工程——饮水改困,并为此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水改办”。最多时,全市有4000多座水厂,大小水厂星罗棋布。

  到2003年,农村水改工程交由荆州市水利局管理。但目前,3000多座水厂已倒闭,目前仅剩500多座还在运转,村一级水厂几乎全部倒闭。

  在监利陈赵村,村民告诉记者,以前也是有自来水厂的,但是现在早就关门了。

  毛市镇政府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陈赵村的水厂1998年花费20万元建成,去年却因为农民整体搬迁完全废弃。“建水厂时还不知道有一条公路规划从村边通过。等公路修好后,农民都搬到公路边上居住了,自来水厂只好关闭,村民只能又靠打井吃水。”

  在洪湖潭洲村,村里多方筹资打了三口深井取水,小型水厂仅在每晚送水1个多小时,每家都备有大缸,定时接水。“遇上出门回家,就要找邻居去借水。”

  “洪湖以前也有290座水厂,覆盖人口曾达到36.4万人,现在基本上全部都倒闭了。”洪湖市水利局农水科科长郑文锦说。

  据介绍,江汉平原水资源丰富,但现在除了长江和几条河外,其余的水质并不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除沿江的城镇不缺水,直接取水净化、消毒外,其他的乡镇一般都依靠地下水。

  刘振帮介绍,一个村级水厂要投资30-40万元,仅能供500人饮水,一天的供水还不够100吨,收上来的钱根本不够发工资,更谈不上日常维护。

  “监利的自来水覆盖面积在30%以上。” 监利县水改办公室主任陈绪平介绍,在监利一吨自来水的成本为6角钱,加上电费涨价,从城镇送到农村后自然就会随着涨价,农户接受不了,都用不起自来水。

  3000多座水厂为何一夜之间纷纷倒闭?

  多位专家分析,倒闭的大多是村级水厂。这些村级水厂在建设之初,受当时多方面的条件限制,村级水厂的规模都不大,净化、消毒设施也不到位,加之覆盖的人群有限,在实际运作中,经费周转自然会不灵,管理又是由村级负责,有的技术标准也很难跟上,最后必然倒闭。

  此外,没有好好保护水厂水源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水厂取不到水,要水厂还有何用?”刘振帮说,这3000多座水厂中,也有因水源遭受污染而关闭的。

  解决饮水难地方临困境

  “要彻底解决江汉平原的吃水难题,目前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建设水厂,但依靠国家和省里的拨款远远不够。” 刘振帮说,按中央和地方投资比例计算,解决360多万吃水难题,荆州至少要建360座水厂,地方财政至少将投入5.8亿元。

  地方政府没有这些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进企业的投资,而这又面临两大难题。

  在江汉平原农村,不安全用水人群高达360.18万,而根据国家及省里的规划和配套资金,未来5年,却只能解决175万人的饮用水。这给荆州留下又一个难题。

  “我们需要吃到干净、廉价的自来水。”村民刘学武很激动,他希望农村水价只是成本价,不能说涨就涨,“如果每吨水价超过1.5元,很多人肯定会‘勒紧裤腰带’的。”

  在洪湖,有52.61万农民面临吃水难的困境。“我们想先解决27万人的饮水问题。”郑文锦说,总投资2亿元中,就有40%要向农户收取,平均一户至少要交500元,对农户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负担。同时,偏离城镇且人口稀少的村落,还是只能饮用井水。

  沙市区水利局办公室邢主任说,全区有10.83万人饮用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77.6%。据区政府的规划,到2010年前,先解决全区80%的饮水解困任务,另20%只能留待“十二五”期间解决。

  “要彻底解决江汉平原的吃水难题,目前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建设水厂,扩宽城镇的水网,增加覆盖面。”刘振帮说,“但这都需要资金投入,依靠国家和省里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

  根据几十年的“水改”经验教训,刘振帮总结说,要解决吃水难题,先要解决整体规划、行业标准和保护水源三个问题。

  事实证明,村级水厂因规模太小而倒闭,这意味着将来再新建需要整体规划,“我们的标准是,至少要建‘万人千吨水厂’,否则绝不批准。”他说,针对一个规模水厂,就需要专门的行业标准、企业管理和部门监管。

  据荆州市水利部门的核算,建设一座“万人千吨水厂”和管道扩建,人均需要430元-450元,也就是说这座水厂的投资要450万元,而这样的水厂,国家的标准是人均390元。

  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基本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这个1.6亿人中,国家和省配套资金只能解决荆州的175万人。

  刘振帮显得很无奈,建设一个规模水厂,国家资金占45%,省资金占17.5%,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要占到37.5%。按此计算,如解决360多万吃水难题,荆州至少要建设360座水厂,地方财政至少将投入5.8亿元。

  “地方政府没有这些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进企业的投资。”刘振帮说,引进企业投资又有两大难题要解决——

  小农思想:对老百姓而言,一辈子都是吃的“不要钱的水”,现在突然要出钱买水吃,当然不愿意了,“要提高水的商品意识,用水就要出钱。”他说,另一方面,农民要吃干净水的愿望又非常强烈。

  准工业化:他说:“以前,排污该城建部门管,环境该环保管……多部门的协调导致谁也不管,污染随之加剧。”对水厂建成后的管理问题,他建议启动“水务一体化”,进行综合开发管理。此外,投资是国家和企业所有,对于企业而言,他们的投入是要有回报的,在成本价供给农民时,政府还要拿钱对企业进行经济补贴。

  █链接

  江汉平原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两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总称)的北部。由长江、汉江冲积而成,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降,成群的湖沼洼地多集中在平原东南部。长江在这里蜿蜒曲折,向称九曲回肠之处。汉江出钟祥后,即分汊成放射状三角洲水系,形成以长江为边缘的汉江三角洲平原,是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