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盖茨临危受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0:04 南方人物周刊

  仅凭不叫拉姆斯菲尔德他就得分了

  -于英红

  11月8日下午,布什宣布前中情局局长罗伯特·盖茨将取代拉姆斯菲尔德出任美国新国防部长。

  消息传开,军队中对拉姆斯菲尔德强烈不满的现役军人拍手称快。民主党议员谢尔顿的话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思:“ 拉氏辞职给了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机会,我们有了在伊拉克和反恐战争中执行新政策的机会。”

  《华盛顿邮报》对此评论说,这位最桀骜不驯的“老鹰”去职后,美国国防政策将由对抗转向务实。

  谨慎务实的情报专家

  《纽约时报》说盖茨意志坚定但言谈柔和,是一位“谨慎的选手”,而拉氏则是“鲁莽的领导”。《经济学人》打趣 说,盖茨从一个公认的妖怪手中接过权柄是件好事,仅凭他不叫拉姆斯菲尔德他就得分了。

  自2000年入主五角大楼以来,拉氏不幸跻身美国最受争议的国防部长之列。他和副总统切尼及副国防部长沃尔福 威茨构成了坚固的“鹰派金三角”,迷信美国的军事力量。“9·11”后他曾得到短暂的欢迎,但是伊战爆发后,这位对伊 政策的总工程师屡遭非议。

  更糟糕的是,军界“倒拉”运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期选举中,美国四大军报《空军时报》、《海军时报》、《 海军陆战队时报》、《陆军时报》联手“造反”,发表文章要求拉氏下台,搅得他四面楚歌。

  而盖茨为人低调,处事练达。在华盛顿,他是罕见的民主、共和两党都赞不绝口的人物。《华盛顿邮报》称这主要和 他的背景有关。

  1943年9月25日,盖茨出生于堪萨斯州威奇托。他的父亲托马斯·盖茨曾从一名汽车部件批发商做到了艾森豪 威尔总统任内的国防部长。出于对父亲的仰慕,他参加了堪萨斯州的童子军,一度成为会长。

  1966年,盖茨从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这时中情局看中了他。但时值越战,中情局还未享受征兵法豁免 权。他不得不去空军服两年兵役,到1969年他才成为中情局全职的情报分析师。期间他进入乔治敦大学攻读俄罗斯历史学 博士学位给自己充电,几年下来他俨然是一位苏联历史专家了。

  1974年临近毕业,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在纳新。当时冷战正酣,盖茨以苏联对中国政策为主题的博士论文深受考官 赏识,于是他离开中情局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1979年又回到中情局,深受当时局长凯希赏识并得到重用。

  1987年,里根总统提名他接任中情局局长,但因有参议员质疑他对伊朗门丑闻知情不报而未获任命。1991年 老布什总统再度提名,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中情局局长。

  回归鲍威尔原则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确立“鲍威尔军事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美国只能把战争作为最后的手段,不到最后关头决 不使用兵力。他认为,决策者在发兵前应该自问:关键的国家利益是否受到威胁?是否具有明确、现实的目标?是否坦率地分 析风险和代价?是否尝试所有非军事手段?

  在拉姆斯菲尔德时代,该原则被“10—30—30”的闪电军事策略替代。拉氏设想,美国用10天部署战斗、3 0天结束战争、30天休整兵力。这样美军一年可以进行五次战争。然而从三年半前推翻萨达姆暴政到现在,老萨被判死刑了 ,美军却继续在伊忍受煎熬。

  如今盖茨的思路和鲍威尔原则如出一辙。他说,没有确切情报绝不应先发制人实施军事打击,否则等发现做错了,会 非常危险。

  2004年,他对布什政府悍然发兵表示了谨慎的震惊。面对伊拉克危机,这位资深情报分析专家更青睐当年将苏联 驱逐出阿富汗那套方案,在伊拉克培植本土亲美势力,再配合美方精湛的情报资源就可以遥控伊拉克。

  目前,盖茨正在参加一个由前国务卿贝克领导、民主共和两党参加的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到年底会出台一份伊拉克 对策研究报告。

  对伊朗,盖茨认为对抗只能刺激对方更加嚣张,早在2004年盖茨曾就伊朗问题给白宫写过一份题为《伊朗:是采 取新方法的时候了》的报告,呼吁白宫放下身段和德黑兰直接对话,多用胡萝卜少用大棒才是上策。

  对于邪恶轴心名单上的朝鲜,盖茨说,朝鲜并不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危险,至少近50年来它没有侵略过任何国家,而 伊拉克却侵袭过邻国,还企图用核武袭击整个地区。

  布什说,“国防部长必须是有远见的人,他在危险尚处在地平线上时就能发觉它,并为应对这些危险做好准备,盖茨 是能应对这些挑战的合适人选。”但是,盖茨能否如布什所期望的那样为美国带来新视角,这些尚不可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