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借问英雄何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2:42 法制周报-e法网
借问英雄何处

冯伟林伫立在千年学府,感受生命与历史的对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00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又出版了“湖湘才子”冯伟林的另一部散文集《借问英雄何处》,这部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正以豪情满怀的姿态重构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时代。

  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借问英雄何处》一书备受关注。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出版商达成了引进意向,越南出版商捷足先登签订了正式的版权合同。

  该书是作者继2004年由作家出版社推出《谁与历史同行》热销后的又一力作。作为解读千年历史与现实人生的文化精品,全书共分二辑。第一辑是《长河回望》,呈现了一种深深的责任和人文关怀。第二辑《静水深流》像翻开的老照片,那青葱岁月的喜怒哀乐,那份幼稚和反复,历历在目,令人怦然心动。书中还摘录了著名作家、评论家李国文、阎纲、李元洛、李敬泽、孟繁华、贺绍俊、阎真和聂茂等人的推介文章。

  带着期待,2006年11月14日本报记者走进著名散文家冯伟林的办公室,与这位南派“新儒生散文”的领军人物一席长谈……

  不辍的笔耕

  2006年11月14日下午3时左右,本报记者走进了著名散文家冯伟林的办公室。这间1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高至屋顶的书架里面陈列着近千册中外典籍、工具书,墙上悬挂着两幅字画。画是徐悲鸿的《八马图》,画中洋溢着奔放不羁。悬挂的一幅书法是用以自律的《诗书乐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让记者突然记起这位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的作家还有另一重无法忽视的官员身份——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

  冯伟林是湖南知名作家、经济学博士,媒体对他有“新儒生散文家”之称。这位“儒生”还是一位领导干部。在办公室见到他时,他刚刚开完两个会议,又忙着处理一堆文件,但忙碌的身影掩不住其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意气风发的神采。他说:“湖湘文化博大精深,只有那些将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科学文化、现代实践有机相融、因势利导、自强不息的人,才能与时俱进,与历史同行。我期待英雄时代的来临,用自己的方式呼唤真的英雄。”

  冯伟林艰难跋涉,20多年来,从警察、机关干部、省委领导秘书、县委书记,一步步走到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从大学法律系学士、工商管理MBA硕士,一直到经济学博士。在繁冗的公务之余,冯伟林见缝插针,刻苦研读,博闻强志。用同事朋友的话说:“他把别人唱唱跳跳、吃吃喝喝、卿卿我我、搓麻将、走门子的工夫都用到了读书写作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沉坐书房,一支笔,一叠纸,纳人间正气,吐百川情怀。”(《〈谁与历史同行〉后记》)。

  1998年夏秋,洪魔肆虐,百年一遇。其时,冯伟林担任洞庭湖畔的湘北临湘市委副书记。近三个月的日日夜夜里,他始终厮守在堤上。洪灾过后,血吸虫病在他身上潜伏数年后才被发现,后得以治愈。其时,三十四岁的冯伟林用生死体验谱写了长篇《抗洪日记》,记录了洞庭湖抗洪抢险的历史与现实、政策与策略、经验与教训,刊登于《湖南日报》头版。

  才子的英雄情怀

  在湖南古典文学作品中,作家们几乎都表现出一种要为国家强盛、为民族振兴而建功立业的英雄意识。生长于湘楚之地的文人,往往怀抱“志存高远、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他们好以英雄自诩,托命江山社稷,向往建功立业,追求生命辉煌的真实写照。值得深思的是,从古至今,在中国悠久的散文传统中,流芳千古的文字往往并非纯文人的作品,而是官员仕人的文章,譬如唐宋八大家等。当官作文更能切中时弊,更富忧患意识,就更具备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深度。

  正值不惑之年的冯伟林就生长在被称之为“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湖南,生长在“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人才荟萃地、伟人故乡——莲城湘潭,“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脚下的一户普通农家。冯伟林从小在湘江劳作、嬉戏,轻拂的江风、清越的湘音,麓山的红叶,南岳的美景,熏陶出他敏感善思的心性。他曾在伟人求学的湘乡东山学校驻足,也曾在巍巍韶峰壮怀行吟;曾在秀雅的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前默默思索,也曾在橘子洲头前徜徉徘徊。湖湘霜天红叶的洗练之色浸染出了他豪迈的英雄气,冯伟林深知农耕之苦,稼穑之难,社稷之要,锤炼出外秀内刚、涵养天地、勤奋好学、文思敏捷、桑梓情深的秉性,立下了鞠躬尽瘁、振兴民族、报效父老,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提炼和宣传民族精神的心志。

  温暖的内心

  冯伟林重视常人之情、人性之光。在《借问英雄何处》中,他不忘对失去的田园水井的描述、对父母之爱的深沉怀念,对曾经有过的成功、对给予过无数关爱的师长、领导、朋友、同事之真切感激,又有对儿女情长的细腻描绘和对逝去岁月的温馨追忆。一件件往事、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细节,叙事、抒情、真切,生动,像打开的一本黑白相册。

  他写父母之爱——“母亲的爱,给了我们一片乐土,一个燃烧的梦。” (《高山仰止》); “只有父亲每次回家,天上的月亮才圆了……银灿灿的圆月亮慢慢地爬上村口的桂花树了。一家人围坐在屋前坪里听父亲讲天狗吃月的故事。”(《父亲》);他写小城喜雨——“走在小城小雨中,默诵李白、吴獬的诗章,想象大师的才情和人品,思考关于人的历史与我们自己怎样完善自我的问题,我感到了生命的重量。”(《临湘听雨》);他写长沙,写这座古老城市里曾经发生的悲壮故事,写长沙城里曾经有过怎样光彩照人的英雄,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苦痛,还有多少人记住?“刚强的英雄外壳,其实也包藏着一颗柔弱的灵魂;曾经显赫殊荣的尊位,其实也交踞着难以驱赶的寂寞和孤独。”(《亲近长沙》)。

  书生报国的梦想

  冯伟林在《借问英雄何处》中,他呼唤的恰恰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座城市曾经张扬过的精神之根和生命之源:历史曾经是那样的血腥,和平来之不易,繁荣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无数的英烈血洗疆场的声声呐喊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仅要牢记英雄,更要追寻英雄,争做英雄,追寻并争做属于我们时代的自己的英雄,这样的追寻才是美的,这样的生命才是美的。”“生命是无字的作品,作品是有字的生命。我期待英雄时代的来临,用自己的方式呼唤真的英雄。崇高的作家总是通过天才的写作去争取获得一颗不朽的灵魂。”冯伟林如是说。

  在《左宗棠之死》中,冯伟林把生命的意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并作出深度发掘:“人,总会以不同的方式走向生命的尽头。瞬间与永恒也没什么截然界限。有的瞬间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有的永恒凝结在一个短暂的瞬间。”冯伟林说:“书生报国,终生为业。我渴望把时空和历史永远定格,我害怕失去黄兴和那个时代带给我的巨大精神力量,害怕失去那份激情和勇气。”(《书生报国》)。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读到的是一页页发黄的历史,看到的是一幕幕难以忘怀的往事,触摸到的是一颗颗忧国忧民的灵魂,倾听到的是为民请命的呼声,感受到的是今日文化勃兴的喜悦和作者内心涌动不息的激情——“读书人啊,还有万丈雄心吗?拿什么来报效我的祖国!”(《书生报国》)。

  本报记者 罗雨菱/文 摄影记者 伏志勇/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