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六十五岁的CRI(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7:20 国际在线

  正如王老先生回忆的那样,尽管国际台人力缺乏,技术条件落后,当时的工作人员却能体味出无尽的乐趣。已76岁的高级记者席升茂回忆说:“我(上世纪50年代)来(工作)的时候,就在二楼楼梯拐弯的地方放了一个柜式的录音机,挺大的,语言组一天到晚不停地轮流到那做节目。晚上有时候没有电,停电就点蜡烛;院里有一个发电机,它(只)给录音的地方供电。(停电时)就把那个机器开开,嘟嘟嘟响。”

  艰苦的环境,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中国对外广播事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景。

  到1965年,国际台的播出语种、播音时间等指标,都已跃居世界前列,一些大功率的发射台也相继建立。到70年代中期,国际台对外开播语种已经达到43种,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启动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国际广播电台也走上了一条开放、发展的道路,影响力日益扩大。德国《收听》杂志把我们的德语广播节目,称为“来自遥远中国的清新之风”,并称之为“人们喜爱的电台”。北美无线电俱乐部协会把国际台评为“世界最大的电台”。

  开放,就需要交更多的朋友。为了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中国与外部世界,并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1980年起,国际台开始陆续在国外建立记者站。汪作舟,国际台高级编辑,年届七十的他曾是国际台第一批常驻国外的记者中的一位。“应该说从建立记者站第一天起,我们投入工作,深入现场,克服各种困难,我们的节目在时效方面应该说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有大量例子可以说明。阿富汗和平协议在日内瓦签字(一事,我参与了报道),那次节目播出距离协议签字之间也就是20多分钟。”

  一批又一批记者被派驻国外。刘素云曾在耶路撒冷担任常驻记者,在巴以冲突的爆炸声中发回大量报道。

  “2000年10月巴以冲突刚爆发,集中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我们就带着一面国旗去了加沙。(我们)当时就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巴勒斯坦人被枪弹打得倒在地上,鲜血从腿上流出来。(因为)中弹倒下的人就离我们几米远,(所以)一下子给我那样一种感觉,就是说生和死离我们也是很近的,有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其实在(后来)那几年里,这种真枪实弹就看得太多了。”

  现在,我们在世界各地拥有29个记者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