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展会场一上午接待两万应聘大学生(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3日02:01 新京报 | |||||||||||
昨日,一应聘者紧锁眉头看着招聘要求。当日上午,2006年冬季国展人才招聘会开幕。本报记者王贵彬摄 本报讯(记者 左林 实习生 孙纯霞)昨日两场大型人才招聘会同时召开,北展、国展
「北展会场」 一上午接待两万应聘者 昨日,为期两天的2006全国人才交流大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参会单位千余家,拟招聘人数3万名。其中,中科院、交通部的直属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中管企业由于可以提供北京户口,成为最受瞩目的单位。 昨日上午9时许,北展门口等待入场的求职者排起了“长蛇”。中石化集团下属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一上午就接收简历500余份。此次该公司共提供25个内勤职位,其中大部分要求应聘者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对于应届生,我们的要求至少是研究生。”该公司招聘人员称。 “其实我们文科生的出路基本不在招聘会上,但还是不想错过。”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何姓同学与七八位同学结伴赶到北展,她整个上午只投出一份简历,接下来,几位同学还将一起赶往国展的招聘会。 据了解,北展会场一上午接待了两万余应聘者。 「国展会场」 展台等候线无人理睬 昨日在国展举行的是2006年冬季国展人才招聘大会,参会单位450余家,提供职位5500余个。截至昨日下午两点半,该会场共接待求职者2.5万余人。 国展会场内,每个展台前方的地面上都贴有一条黄色等候线。招聘会主办方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的高宇航介绍,此举是出于保护求职者隐私的目的,“有的求职者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个人信息。”但记者看到,拥挤的会场里,几乎无人注意到等候线的存在,求职者将各个单位的展台团团围住,互相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我们目前并不想强制大家在等候线外排队,也没有安排专人提醒。”高宇航承认,注意到等候线或主动到线外等候的人很少。 ■相关新闻 “求职领域歧视无处不在” 四高校人员进驻国展招聘会展开反就业歧视行动 本报讯(记者张太凌)2006年冬季国展人才招聘会昨日上午开幕,与不少招聘单位一样,展厅内的222A至225A展台前围着不少应聘者,但这个特殊展位并不是招聘员工,而是中国政法大学会同北大、清华、人大共4所高校打造的反就业歧视宣传阵地。 昨晨6时许,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冯晓(化名)直奔国展招聘会场。会合了10余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大、清华和人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后,奔走在展会现场,为反就业歧视而呐喊呼吁。 “我们是利益最相关者。”冯晓认为,之所以投身反就业歧视,与自己此前的经历有关。大四毕业时,他因为没有北京户籍而失去报名北京市公务员的资格。“这种地域歧视,缺乏基本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优秀人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吕好博士、副教授解志勇博士等学者,也现身于昨日的反就业歧视“战场”,他们和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了义务咨询队伍。 一上午,解志勇博士共接受了十余求职者的咨询,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名20多岁小伙子的倾诉,其专业过硬,却因年龄太小而不被信任。“这是一种反向歧视。”解志勇说,目前在求职领域内,歧视无处不在。 解志勇说,由于就业歧视还未达到影响人一生的程度,所以目前求职者对于歧视只能是无奈接受,甚至于麻木,长此以往歧视将根深蒂固。 | |||||||||||